馮侖:看清趨勢,才能布局未來

前些天,馮叔在華本企業家聯誼會上回答朋友們的提問時,分享了對地產行業發展階段的理解,對房地產未來發展的判斷,以及對下半年經濟的一些看法。

問:您如何判斷房地產的發展趨勢?

馮叔:其實對企業家來說,最難的就是看未來。因為今天的決策決定了你未來是好是壞,企業是生是死。每個人心裡的未來都不一樣,所做的決策,定的方向,最後的結果也就不一樣。實際上哪怕同一個行業,大家看到的企業都有不同的未來。到底誰對誰錯,是沒有絕對標準的。

一般想這些事的時候,我是不太看左右前後的。我就看歷史。

最近我差不多去了五六十次國外,一直看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在這十幾二十年中的經歷,我基本上是以這個做參照來判斷的。比如 GDP 到多少時人家做了什麼,然後對比國內 GDP 水平,該做什麼,那我就做什麼。通常人均 GDP 在兩千到八千美元時,住宅成長最快,是賺大錢的時候。二戰後從美國到歐洲、日本韓國都是這樣經歷過的,所以今天你要想找轉型的方向,就去人均 GDP 三千美元開始往上的地方,像金邊、曼谷,閉著眼睛買地做住宅都肯定沒問題。這是規律,全球範圍大概都沒跑出這個圈來。

人均 GDP 到一萬美金了,住宅要怎麼做?住宅以外的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醫療健康、物流倉儲、公共物業,這幾大類又是一套什麼邏輯?怎麼做,哪個先做,哪個後做,用哪種投資方法?我就要想辦法把這些事弄明白了,然後根據這個做決策。

問:您如何佈局房地產未來方向?

馮叔:根據這些研究,我們經過考慮,瞄準房地產的未來十年佈局新的房地產。現在有四個方向,一是極致化單品。能快速迭代,可複製擴大規模,同時降低制度成本。包括旅遊、休閒、學生公寓、養老公寓、都市公寓等。二是以運營為核心的資產管理業務。圍繞大健康來做,和包括養老、月子中心、醫療中心、診所等運營單位項目合作。三是房地產投行。用房地產投行幫助項目做融資、併購、資產證券化等。四是房地產科技類企業投資。我們發現美國最近圍繞房地產科技的投資增長了一倍多,地產科技企業增長非常快,所以在投資領域,我們只投這條賽道。

問:您如何看待近來頻繁的調控?

馮叔過去十年也就房子最掙錢,所以想讓大家不買房,很難。過去只要有個房,幾乎都掙了錢。過去十年裡說買房虧了錢的,幾乎沒有。買房掙錢太普遍,財富效應太大了,所以大家很熱衷買房,這也是老百姓分享經濟成長的好處。

至於調控,我覺得很多決策很難說對錯,關鍵是要長期化。短期調控太頻繁,政策容易自相矛盾,也容易把大家都弄亂。市場還是主要靠預期管理。我們的決策、戰略都要三五年才見效,賣樓倒是改變下銷售方法,可能明天就見效,但長期決策如果變換太頻繁,大家就都要跟著它空轉了。

我有一個朋友說得特別形象,他說他做生意就靠三條。第一,有病不問醫生。生病到醫院,因為賣藥的搞定了醫生,所以他總是越看病越多。

第二,賺錢不問政府。他做了三十年企業,一總結,發現政府讓他做的那些體面項目都賠了。賺錢不問政府,只問市場,不要政府說個好故事,你就去幹了。第三,泡妞不問老婆。這事你要回家跟老婆商量行不行,那是真想不開了。我看這三條經驗還是有點道理的。現在好多事情,特色小鎮,產業小鎮,PPP 這些,還是要想想能不能做好,能不能賺錢。

馮侖:看清趨勢,才能佈局未來

▲《白鹿原 》| 有土斯有財

問:談了這麼多房地產方面的內容,說點更宏觀一點的。您覺得下半年的經濟會不會向好?

馮叔金融市場現在是「去槓桿,嚴監管」。最近有一些微調,要「精準去槓桿」了,主要還是對地方政府和國企。前一段時間去槓桿讓民營企業、民間資本很難受,所以微調叫「精準去槓桿」。但「嚴監管」實際上吃虧的還是民營,比如說發債,民營不能發了,而貸款又不開放,所以投射的市場信號,金融機構縮表縮的大多是民營。如果正確的話,「精準去槓桿」對民營有點好處,「嚴監管」主要是對民營約束更嚴格了。

經濟走向好還是不好,拿什麼看?我覺得應該是事怎麼簡單就怎麼想。用西方經濟學分析就特別簡單。經濟好,首先就業增加,接著收入增加,然後消費增加,帶動投資增加,那經濟就好。經濟好貨幣就值錢,匯率就上升,那出口就必須有競爭力,帶動行業技術進步。

如果經濟不好,那就全部倒過來。所以用這個辦法看,經濟好不好一目瞭然。

其實從我們的直觀理解來說,經濟好,就三件事,第一,員工加薪;第二,老闆賺錢;第三,公共福利改善,普遍的福利增加。經濟好一定是這三件事都好。如果就業不增長,員工不加薪,老闆不賺錢,不分紅,股票還一塌糊塗,國家稅收上不來,公共福利就好不了。那些「比預期的好」,「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勝利」,就都是文字遊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