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壓,體重到底應該控制在什麼水平?看完你就懂了!

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中風(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科(週五)、頸肩腰腿痛(週六)、運動損傷及其他(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得了高血壓,體重到底應該控制在什麼水平?看完你就懂了!

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在控制體重上應從3個方面考慮,一是從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的差異來判定是否超重或肥胖。目前採用的指標為體質指數(BMI),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²(m²),中國成人BMI的判定標準為18.5~<24.0㎏/㎡為正常,24.0~<28.0㎏/㎡為超重,≥28.0㎏/㎡為肥胖;二是從總體脂肪(體脂)量來判定。目前主張,成年男性體脂不超過體重的25%,女性不超過體重的30%。凡是體脂超標者,即使體重正常,也視為肥胖,應當減肥,建議每半年進行1次體脂測定;三是從脂肪在全身的分佈狀況(體型)來判定。脂肪過多聚集在上半身或腹部稱為“中心性”肥胖(即腹型、蘋果型或內臟脂肪型肥胖)。脂肪過多聚集在下半身或臀部及四肢皮下稱為“周圍型”肥胖(即梨型肥胖或皮下脂肪型肥胖)。一般來說,腹部脂肪聚集越多,發生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越高。常用的指標為腰圍,以及由腰圍及臀圍計算出的“腰臀比”。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cm,或腰臀比大於0.9,成年女性腰圍大於85cm,或腰臀比大於0.85,為腹型肥胖。

得了高血壓,體重到底應該控制在什麼水平?看完你就懂了!

總之,對高血壓而言,體重指數應該控制在24kg/㎡以下,並定期測定體脂、測量腰圍,控制好體重,避免超重或肥胖。減輕體重的原則是建立“負平衡”,也就是限制過量飲食和增加運動量。一方面在飲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強調低脂、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控制高熱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飲料及酒類等)的攝入;另一方面增加體育鍛煉,如跑步、太極拳、健美操等。減重的速度可因人而異,但首次減重最好3-6月達到5公斤以上,6個月至1年內減輕為原體重的5%~10%為宜,關鍵是“吃飯適量,活動適度”。對於非藥物措施減重效果不理想的肥胖患者,可選擇減肥藥物作為控制體重的措施,但減肥藥物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得了高血壓,體重到底應該控制在什麼水平?看完你就懂了!

最後,對很多超重、肥胖的中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雖然不容易達到理想體重,但只要合理降低體重,哪怕僅是很小幅度的降低,都能對高血壓的控制及臨床後果產生益處,還可以降低血壓,提高降壓藥物的療效,從而降低心血管風險。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延伸閱讀:

1、《 》

2、《 》

3、《 》

4、《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