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枯木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送杜秀才歸桂林》

【唐】許渾

桂州南去與誰同,處處山連水自通。

兩岸曉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風。

瘴雨欲來楓樹黑,火雲初起荔枝紅。

愁君路遠銷年月,莫滯三湘五嶺中。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注:

瘴雨:指南方含有瘴氣的雨。

火雲:朝霞,多指炎夏。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蕤賓五月》:“凍雨洗梅樹之中,火雲燒桂林之上。”;唐杜甫 《貽華陽柳少府》詩:“火雲洗月露,絕壁上朝暾。” 仇兆鰲注:“火雲,朝霞也。” 。

銷:排遣,打發。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

三湘:湖南的湘鄉、湘潭、湘陰 (或湘源 ),合稱三湘,此處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區。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詩:“昔放三湘去,今還萬死餘。”。

五嶺:大庾嶺、越城嶺、騎田嶺、萌渚嶺、都龐嶺的總稱,位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省之間,是長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荔枝又名丹荔,無患子科、荔枝屬常綠喬木,高約10米,果皮有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成熟時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 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荔枝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是華南著名的“四大果品”(荔枝、香蕉、菠蘿、龍眼)之一,最先的名稱叫“離支”,漢代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既有歌詠“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答沓離支,羅乎後宮,列乎北園。”;東漢《東觀漢記·匈奴南單于》:“南單于來朝,賜御食及橙橘龍眼荔枝。”;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為何叫離支、離枝、荔枝?據南北朝時的《扶南記》解釋說:“此木結實時,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由刀斧劙取其枝,故以為名。劙與荔同”。後來,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又引用了白居易的解釋:“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三日味變,則離支之名,又或取此義也”。此外,荔枝果成熟時皮為紅色,故還有“丹荔”等名稱。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古代關於荔枝的詩詞頗多,然而尤以唐代杜牧的絕句《過華清宮絕句》其一馳名:“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通過送荔枝,鞭撻了唐玄宗和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以至於引起了“安史之亂”禍患。這首絕句見微知著,意味深長,精妙絕倫,膾炙人口,可謂婦幼皆知。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關於對許渾的詩詞造詣評價,頗有分歧,晚唐宰相韋莊在《題許渾詩卷》:“江南才子許渾詩,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盡,惠休虛作碧雲詞。”,給與高度評價;而同時期的孫光憲則認為“世言許渾詩不如不做,言其無才藻。鄙其無教化也。”。南宋劉克莊的《後村詞話》:“杜牧、許渾同時,然各為體。牧於唐律中常寓少拗峭,渾則不然……律切麗密或過牧,而抑揚頓挫不及也。

”,筆者認為比較中肯。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許渾詩工於韻律,尋求詞藻雕鑿,技巧嫻熟,“新雋有餘,渾堅不足”,過於追求平仄以及對仗工整,在意境和格調上難免落於俗套,情緒消沉,也是晚唐的一種寫照吧。許渾的代表作當屬《咸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其中“山雨欲來風滿樓”被人們廣為傳詠,成為不朽的的名句。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這首《送杜秀才歸桂林》詩也是許渾著名的詩作之一,詩人夏日時分,送友人南歸,通過想象,描述一路上的自然風光,熱情謳歌了美麗壯闊的桂林山水,是描寫歷史上描寫桂林的優美詩作代表。大意是:朋友就要南歸桂林,雖然無人伴同,可是山連山,水接水,一路上朝霞照耀,晚霞夕照,千里滴翠,碧草青青;順風順水,只需半帆就可行船;山雨欲來,烏雲壓頂,楓樹都變得黑暗;炎炎夏日,荔枝紅遍,在兩岸點綴,非常耀眼,和朝霞相互輝映。一路上風光變幻,瑰麗無比,路途遙遠,本來發愁朋友您很難排解路上的時光,有了這些自然風光,可以沿途觀賞,就不要滯留在三湘五嶺了,可以很快就到家。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2018/7/3榆木齋

一日一花一詩:荔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