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栽培:姬松茸高產栽培技術

姬松茸:又稱巴西蘑菇,原產巴西,秘魯。它是一種在夏季和秋季生長的腐生菌。它生活在高溫,多溼和通風的環境中。它具有杏仁的香味,口感脆嫩。姬松茸菌蓋嫩,菌柄脆,口感極好,味純5-7克。蛋白質組成包括18種氨基酸。人體的8種必需氨基酸齊全。它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麥角甾醇。其中所含的甘露聚糖對抑制腫瘤(尤其是腹水癌)、醫療痔瘻、增強精力、防治心血管病等都有療效。

農業栽培:姬松茸高產栽培技術

一、生長條件

姬松茸與雙孢蘑菇和大肥菇的生物學特性相似。姬松茸菌絲生長溫度為10℃~30℃,適宜溫度為22℃~26℃。生長好的菌絲體耐高溫,不怕乾旱,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適應性。子實體的生長溫度為20℃至33℃,最適溫度為22℃至25℃,較其他蘑菇屬的食用菌耐高溫能力強。培養料和覆土層的水分需求量達到60%~65%,菌絲生長的相對溫度為60%~75%,子實體形成和生長的相對溼度為70%~85% 。培養料的最適pH值為6.5至6.8。子實體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新鮮空氣。

二、栽培技術

1、適時製作菌種

在南京,三月份製作母種(一級菌種),四月份製作原種(二級菌種),五~六月份製作栽培種。

母種在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PDA)上生長,並在適宜溫度的培養箱中培養。

製作原種、栽培種時,均用堆制發酵的糞草培養料裝於750毫升的菌種瓶中或25~28釐米15~18釐米的聚丙烯塑料袋裡,用棉塞塞住袋口,再用塑料繩紮緊。栽培種的培養料應是用稻草、麥秸(或棉籽殼)加牛、馬糞(或雞糞、兔糞等),另外加硫酸銨(或尿素),磷肥消石灰,石膏粉等材料堆制發酵,然後曬乾,切碎,用水拌溼後裝瓶(袋)消毒滅菌,溫度降至26℃時在無菌室(箱)內接種,然後置培養室適溫下培養生長。需要40~50天可長好菌絲。

南京地區室內栽培於8月中下旬播種為宜,過遲播種將會影響秋季出菇的產量。室外栽培(小拱棚)一般於9月中旬之後播種較好。

2、科學堆制培養料

每100平方米麵積需用稻、麥草2500公斤,幹牛糞或馬糞,雞糞2000~2200公斤,石膏粉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消石灰25公斤,尿素30公斤,黃豆粉30至40公斤或豆餅50至60公斤。先將幹稻草,牛糞預先溼潤,從地面堆起,堆寬2.0至2.5米,一層草一層糞,堆成梯形,堆6至7層,堆放高度1.5米。堆好後,若四周有水滲出,將其澆於草堆上,保持草堆表層不能過幹。3天后,料堆因發酵升溫。6到7天后,當材料溫度升高到60℃以上時,需要翻轉一次,然後每3-4天翻一次,共堆25至28天。

稻草發酵後,變成茶褐色,比較柔軟,手拉即斷,具有特殊的氣味,表明料已堆好。如果採用二次發酵的方法,則只進行室外預發酵12天,然後進行菇房後發酵處理。

3、認真做好菇房管理

應將培養材料移入菇房內,然後自然冷卻。並將堆料抖松、鋪平,調節溼度達65%,pH值應為6.5-6.8,每層料厚20釐米左右。料溫降至25℃以下播種。每15至20釐米見方將接種一穴,菌種將被埋在材料中並覆蓋一些培養材料。每平方米需要約1.5公斤的菌種。播種15至20天后,菌絲通常均勻分佈在菇床的培養材料中。這時應覆土。首先覆蓋一層桂圓大小的土塊,然後噴水使其保持溼潤狀態,直到看到菌絲通過土縫時會覆蓋一層大豆大小的土粒,同樣噴水保溼。水不能太溼也不能太乾。覆土不含肥料,保水性和透氣性好的沙壤土為宜。

姬松茸出菇時需要大量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出菇期間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菇房頂部應有拔風筒,四面牆設有通風窗。菇房管理應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掌握,室內空氣溼度保持75%~85%。

播種後,菌絲體將在30-40天內形成菌蕾,開始出菇。子實體出土後3天左右,菇蓋尚未展開(直徑4至6釐米)時採收為宜。 通常10天可以出菇一次,整個生長期可以收穫5到6次。每次採收結束後應清理床面,澆透水分。當子實體到黃豆大小時,應增加噴水量以促進正常生長並迅速增加產量。

一般作為加工出口的姬松茸,應根據要求及時採收加工烘乾。也就是說,菇蓋還沒有開展。菌蓋的直徑約為5釐米,菌柄的長度為1.5至2釐米時採收。若作為鮮菇上市銷售的可稍晚1~2天,以便提高總產量,增加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