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曹雪芹为何舍近求远,让黛玉成了她的老师,而非宝钗

香菱学诗,曹雪芹为何舍近求远,让黛玉成了她的老师,而非宝钗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最令人感动的一个场景。香菱的出身原是江南富绅甄士隐的掌上明珠,她原本也可以和黛玉宝钗们一样,读书写字,侍花弄草。却不料际遇难测,因为被拐子拐卖,几经折磨辗转,最终成了呆霸王薛蟠的小妾。又因为金桂的嫉妒,薛蟠的作贱,受尽凌辱和欺负。

圣人常说“人之初,性本善。” 每一个生命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善良美好的。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遭际各不相同,有的人遭受了坏的待遇,所以慢慢学会了用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最终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坏人,丢弃了心中那一份善良和美好。而香菱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正是她受尽了磨难和坎坷,但是却始终保持着心中那一份美好。她追求生活的美好,向往诗意的生活,心中永远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也许连曹雪芹都不忍心,所以想方设法让她住进了大观园,拥有了人生中一段美好温暖的日子。

香菱学诗,曹雪芹为何舍近求远,让黛玉成了她的老师,而非宝钗

香菱住进大观园,给自己的姑娘薛宝钗说的第一句话是:“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 只可惜,她的姑娘并不觉得作诗是女孩子的“正经事”。所以宝钗对她的回答是: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宝钗认为,女子并不应该以诗词为上,而是首要以针黹家务为主,其次要会拢络各方人际,照顾各种人情世故。所以,她劝香菱不要“得陇望蜀”,赶紧丢掉作诗的念头。先到各房里去走一走,报个到,做好人情交往,像自己一样做到处事圆融周到。

香菱学诗,曹雪芹为何舍近求远,让黛玉成了她的老师,而非宝钗

幸亏香菱心意坚定,被宝钗一番劝说打击并没有消退学诗的念头。于是,她走到了黛玉的潇湘馆,见到黛玉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而一向怕麻烦喜孤独不善与人亲近的黛玉,这一次却意外的爽快:“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常常在想,黛玉对于香菱来说,也许并不仅仅是一个朋友和老师那么简单。对于香菱来说,黛玉带给她的也许是一个温暖日子的开始,也许是为她打开诗意生活的一扇窗户,是让她在这个孤独冰冷的世界,感受到善意和温暖的明灯。

香菱学诗,曹雪芹为何舍近求远,让黛玉成了她的老师,而非宝钗

曹雪芹真是厉害,她笔下的薛宝钗圆融周到,处处显示着乐观细致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但是触及到生命深处那最真挚的热血情感时,她天生所带来的“热毒”便会发作,却显示出极其冰冷的人性本质。而诗词,正是这生命原本的热血真情。

相反的,我们总认为林黛玉为人冷艳,对人总是淡淡的,但她的内心却是火一样的炙热。在面对香菱要学诗的时候,她所表现出来的热心和善意,正是她内心最热烈的情感表达。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这句经过黛玉细心指导、耐心点化,最终让香菱从梦里作出来的诗,谁又能说仅仅是香菱的写照呢!谁又能说不是黛玉自己的写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