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曹雪芹爲何捨近求遠,讓黛玉成了她的老師,而非寶釵

香菱學詩,曹雪芹為何捨近求遠,讓黛玉成了她的老師,而非寶釵

香菱學詩,是《紅樓夢》中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場景。香菱的出身原是江南富紳甄士隱的掌上明珠,她原本也可以和黛玉寶釵們一樣,讀書寫字,侍花弄草。卻不料際遇難測,因為被拐子拐賣,幾經折磨輾轉,最終成了呆霸王薛蟠的小妾。又因為金桂的嫉妒,薛蟠的作賤,受盡凌辱和欺負。

聖人常說“人之初,性本善。” 每一個生命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善良美好的。可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遭際各不相同,有的人遭受了壞的待遇,所以慢慢學會了用壞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最終變成了我們看到的壞人,丟棄了心中那一份善良和美好。而香菱最令人感動的地方,正是她受盡了磨難和坎坷,但是卻始終保持著心中那一份美好。她追求生活的美好,嚮往詩意的生活,心中永遠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也許連曹雪芹都不忍心,所以想方設法讓她住進了大觀園,擁有了人生中一段美好溫暖的日子。

香菱學詩,曹雪芹為何捨近求遠,讓黛玉成了她的老師,而非寶釵

香菱住進大觀園,給自己的姑娘薛寶釵說的第一句話是:“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 只可惜,她的姑娘並不覺得作詩是女孩子的“正經事”。所以寶釵對她的回答是:我說你‘得隴望蜀’呢。我勸你今兒頭一日進來,先出園東角門,從老太太起,各處各人你都瞧瞧,問候一聲兒,也不必特意告訴他們說搬進園來。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帶口說我帶了你進來作伴兒就完了。回來進了園,再到各姑娘房裡走走。

寶釵認為,女子並不應該以詩詞為上,而是首要以針黹家務為主,其次要會攏絡各方人際,照顧各種人情世故。所以,她勸香菱不要“得隴望蜀”,趕緊丟掉作詩的念頭。先到各房裡去走一走,報個到,做好人情交往,像自己一樣做到處事圓融周到。

香菱學詩,曹雪芹為何捨近求遠,讓黛玉成了她的老師,而非寶釵

幸虧香菱心意堅定,被寶釵一番勸說打擊並沒有消退學詩的念頭。於是,她走到了黛玉的瀟湘館,見到黛玉的第一句話便是: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兒,好歹教給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而一向怕麻煩喜孤獨不善與人親近的黛玉,這一次卻意外的爽快:“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

常常在想,黛玉對於香菱來說,也許並不僅僅是一個朋友和老師那麼簡單。對於香菱來說,黛玉帶給她的也許是一個溫暖日子的開始,也許是為她打開詩意生活的一扇窗戶,是讓她在這個孤獨冰冷的世界,感受到善意和溫暖的明燈。

香菱學詩,曹雪芹為何捨近求遠,讓黛玉成了她的老師,而非寶釵

曹雪芹真是厲害,她筆下的薛寶釵圓融周到,處處顯示著樂觀細緻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但是觸及到生命深處那最真摯的熱血情感時,她天生所帶來的“熱毒”便會發作,卻顯示出極其冰冷的人性本質。而詩詞,正是這生命原本的熱血真情。

相反的,我們總認為林黛玉為人冷豔,對人總是淡淡的,但她的內心卻是火一樣的炙熱。在面對香菱要學詩的時候,她所表現出來的熱心和善意,正是她內心最熱烈的情感表達。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這句經過黛玉細心指導、耐心點化,最終讓香菱從夢裡作出來的詩,誰又能說僅僅是香菱的寫照呢!誰又能說不是黛玉自己的寫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