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雷再起,央行突然釋放了重磅信號!

炸雷再起,央行突然释放了重磅信号!

對話老闆

300萬精英階層關心的財富先機

文:財經要參(mofzpy)

炸雷再起,央行突然释放了重磅信号!

最近金融圈流行一個段子:

“少年,你有沒有聽過崩崩崩、崩崩崩……”

“什麼崩崩崩?”

“崩崩崩就是,天房崩,天房崩完,環保崩,環保崩完園林崩,園林崩完華信崩……”

不得不說,這個段子結尾的省略號,的確用得精妙,用得心酸,也用得讓人心驚膽戰。

剛剛,又有兩家地方國企重磅違約了。

營口港發生債務違約,首家保險債權計劃暴雷。

炒股的朋友或許知道,今天營口港盤中觸及跌停,收跌9.76%。其原因,就是營口港有到期5.3億元債務無力償還了。

這也是首家保險債權計劃爆雷。踩雷的公司,有13家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保險公司,共計投資17億;另外一家為中國光大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投資3億元。

雲南省房地產集團子公司京鵬地產3億債務違約。

2016年5月26日,雲南京鵬地產向重慶信託借貸3億,期限2年。現在期限已經過了,然而京鵬地產才還了0.2億元本金,還有2.8億元本金沒還,更別說0.5億元的利息了。

更麻煩的是,如果京鵬地產債務觸發17省房債投資者保護契約條款,那麼馬上還有5億元2017年才發的債要提前還款,這一下或將成為徹底壓垮企業的大山。

乖乖!看啊,開始是民企,現在地方國企違約也拉開了序幕。這些接二連三的崩盤讓人感覺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氣息。

企業違約的背後!

前些年,我們的貨幣發行量實在是驚人。今年,中國廣義貨幣量M2超過美國與歐元總和,達到驚人的174萬億元。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貨幣政策從一直的寬鬆,一旦轉向穩健,就出現錢荒:所有的融資渠道,全部被政府一道道的管起來了,在過去狀態下可以找到錢的模式,現在不靈了。

剛剛央行發佈的數據,也釋放出“嚴監管+緊信用”的信號。

6月12日晚,人民銀行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608億元。

對比去年同期和上個月數據,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少3023億元,較上個月跌幅超過50%,而且這一數據創下22個月低位。

從這個數據看,5月社會融資數據可謂出現了“斷崖式下跌”,與上月用腰斬來描述並不過分。

央行發佈這個數據,一定意義上,也是再一次給企業敲響了警鐘:防範金融風險,已經成了三大攻堅戰首當其衝的戰役。2018年資金緊張將是一個常態。

當然,金融本來就是一個槓桿遊戲,去槓桿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持續穩槓桿。在流動性太緊張時,央行可能調整一下,滿足一下發展的需要。

但是,不要指望央行再搞大水漫灌,恢復到寬鬆的貨幣政策上來。我們自己的負債率不允許,調控房價不允許,外部的美聯儲縮表+加息也不允許我們這麼做。

一句話:高負債高增長的模式,在中國已經徹底過去了!

《黑天鵝》裡面有個故事,是講火雞的幸福指數,讓人感受非常深:

有一隻火雞,被農夫養在美國的農場。在過去的120天裡,它都很幸福,因為農夫每天都給你吃的,它還以為這種幸福將天長地久。但很不幸,在121天,復活節到了,火雞的幸福指數戛然而止,因為復活節人們要烤火雞吃。

現在,不少高槓杆、高負債的企業和投資者,恰恰成了那隻可憐的火雞:在晴天裡忘了修屋頂,以為晴天將一直持續下去,然後再雨天到來時,被淋成了落湯雞。

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說,一時烈火烹油式的發展也許並不是最難的,超越鬆緊牛熊、穩健發展、實現基業長青才是真本事。

而企業和投資者要保持基業長青,資金鍊的安全邊際,應成為他們念茲在茲的問題。如果一個槓桿加得過高,財務崩得過緊,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跌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要知道,新的金融監管時代已來,目前你看到的不是尾聲,而是序曲,未來強監管必將成為金融體系的常態,也是每一個企業家必須面臨的挑戰。而那些能夠活下來且活得好的企業和投資者,必然是那些在晴天裡修屋頂、危機意識極強的企業。

馬雲說過這樣一段話:“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夜裡。”

炸雷再起,央行突然释放了重磅信号!

大俠,文章看完了,給大夥說點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