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脫歐」大臣辭職 不滿政府談判太「弱」

英國脫離歐洲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8日辭職,拒絕繼續擔任與歐洲聯盟談判的英方首席代表,理由是不滿首相特雷莎·梅主導的“脫歐”談判立場太“弱”,對歐盟作出過多讓步。

戴維斯是執政黨保守黨內“脫歐派”三名代表人物之一,原本被視為特雷莎·梅的主要盟友。反對黨工黨領袖傑里米·科爾賓說,戴維斯辭職意味著特雷莎·梅“權威盡失”,應該下臺。

戴維斯8日深夜向特雷莎·梅遞交辭呈。他說,他不想違心支持首相的“脫歐”方案,因而辭職明志。

戴維斯所說方案,由特雷莎·梅召集內閣成員6日在首相鄉村官邸契克斯別墅會商後達成。

方案提出英國“脫歐”後在境內設立“貨物自由貿易區”,保留與歐盟一致的貿易規則和產品標準,以保障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包括農產品在內的貨物自由流通,同時避免英國北愛爾蘭地區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之間重現“硬邊界”;服務業則遵循英方制定的監管法規,意味著服務業進入歐盟市場不再享受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成員待遇;英國可與其他國家自主簽訂貿易協定;中止歐洲法院對英國事務的司法管轄權;移民管控等涉外事務不再受歐盟約束。

經過12小時談判,首相似乎成功說服內閣中的“脫歐派”接受這份最新方案。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邁克爾·戈夫8日說,方案不盡完美,但滿足“還政於英國”的訴求。

戴維斯看法不同。契克斯會議前夕,他致函首相,說這份“既想保留英歐貿易便利,又想英國自主定關稅”的方案“行不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戴維斯8日離開首相府後顯現“憤怒”,告訴媒體“除了辭職,別無選擇”。

他在辭呈中說:“政策總體方向讓我們的談判立場陷入軟弱境地,而且可能最終擺脫不了這種境地。”

他批評在貨物自貿區與歐盟“共用規則”的方案,認為這等同於“把我們經濟中一大批事務的控制權交到歐盟手中,更談不上恢復英國法規(對貿易)的控制權”;當前政策和談判策略使英國脫離歐洲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他說:“從國家利益出發,統領脫歐事務部門的應該是一名熱誠相信您的政策方向(正確)的大臣,而不是一個違心服從徵召的人。”

特雷莎·梅隨後回覆,她不同意戴維斯“對我們6日內閣會議所達成政策的描述”,但感謝他對工作的付出。

戴維斯辭職帶來“連鎖反應”。英國媒體報道,戴維斯手下的兩名“脫歐”事務部政務次官史蒂夫·貝克和蘇埃拉·佈雷弗曼隨之辭職,不過後者沒有向媒體確認。

一些“脫歐派”保守黨籍議員指認契克斯會議達成的方案是一份“和平協議”,使“脫歐”徒有虛名,違背首相“與歐盟切割乾淨”的承諾;一些人表揚戴維斯辭職顯現“原則”和“勇氣”。

保守黨內一個“脫歐派”團體領袖雅各布·里斯-莫格說,戴維斯辭職顯示他們對契克斯方案的擔憂有充分依據,“假如連‘脫歐’事務大臣都不支持,那些條款不可能真正表達‘脫歐’訴求”。

工黨領袖科爾賓在社交媒體上說:“戴維·戴維斯在如此關鍵時刻辭職,顯示特雷莎·梅的權威喪失殆盡,無力完成‘脫歐’使命。政府陷入混亂,她如果堅持不下臺,顯然更在意保住自己的權力,而非服務國民。”

據路透社報道,假如想“換首相”,首先需要至少48名下議院保守黨議員向一個代表保守黨議會黨團利益的委員會聯名致函。

戴維斯現年69歲,在英國2016年6月舉行“脫歐”公投前夕積極鼓動民眾支持“脫歐”,最終實現願望。特雷莎·梅取代因為公投結果而下臺的戴維·卡梅倫成為保守黨黨首、首相,新設“脫歐”事務大臣職位,起用戴維斯。

這一舉措當時讓人意外,因為戴維斯先前已有19年沒有在內閣任職,卻被委以代表英國與歐盟談判“脫歐”協議、參與勾勒英歐未來關係藍圖的重任。

在英國媒體口中,戴維斯和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貿易大臣利亞姆·福克斯並稱英國政府“‘脫歐派’三大代表”。

戴維斯辭職進一步凸顯保守黨乃至整個英國政界因為“脫歐”產生的裂痕。保守黨所掌握議席不到半數,依賴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的聯盟勉強維持在議會中的微弱多數,而保守黨內部就是否留在歐洲關稅同盟等“脫歐”議題分歧嚴重,特雷莎·梅的多數“脫歐”相關法案在議會屢遭阻礙,因為不僅要爭取在野黨支持,還得說服黨內“叛逆者”。

環境大臣戈夫8日告訴英國廣播公司,他正敦促保守黨議員支持首相的新方案。一些分析人士猜測,他可能接替戴維斯的職務。

按照明年3月底正式“脫歐”的進程安排,英國政府需在10月拿出最終“脫歐”協議方案並與歐盟達成一致,交由議會審批。

路透社報道,假如戴維斯辭職激發要求與歐洲單一市場、關稅同盟“切割乾淨”的“脫歐派”保守黨議員群起抵制,可能導致特雷莎·梅的最終方案無法在議會“通關”。根據現有協議,議會有權修改或否決“脫歐”協議最終方案。(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