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曼青先生拳論《散手》探討(上)

鄭曼青先生拳論《散手》探討(上)

【提示】

《散手》一文原載 鄭曼青先生1946年出版的《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卷下。文中之論述,對於現代太極拳界許多人感到困惑的不少問題都有很好的啟迪、解疑與警誡作用,很值得太極拳學練者細細地品味和思索。

【原文】

散手即散打①。無定法。推手大捋。乃著熟功夫。著熟即是學聽勁。由聽勁而漸悟懂勁。既懂勁②。無所謂著與不著。散與不散。粘與不粘。隨與不隨。此皆費辭③。不得中肯綮④。散手之方⑤在五行。所謂進退顧盼定也。苟⑥能懂勁且知方。則用全矣。

【註釋】

①散打——傳統武術實戰的通稱。現代武術界所謂的“散打”,據張文廣先生《散手拳法》介紹,是1979年後國家體育職能部門組織武術人士在傳統武術各種散手拳法的基礎上逐步歸納整理制定的有一整套系統性訓練方法的實戰性搏鬥競技比賽項目,競技比賽中還吸收了拳擊競賽的戴手套的規定。顯然,現代的“散打”不可能將中國所有傳統武術各種散手拳法的精華都囊括無遺的,歸納整理的僅僅是部分外家拳的散手拳法,更是不可能包括太極拳實戰技法的。因此,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散打”與現代競技“散打”不是一個概念。

②既懂勁——“既”表示已經發生,如《書·堯典》:“九族既睦”。上文之“既懂勁”就是已經達到懂勁的意思。

③費辭——表示多餘的言詞。如宋·尹洙《故龍圖閣直學士朝散大夫尚書刑部郎中劉公墓表》:“無溢言費辭以累其實”。

④中肯綮——“肯綮”為筋骨結合處,常用以比喻最重要的關鍵。

⑤散手之方——“方”主要是指境域。如《史記·三王世家》:“澤及方外”。意為立足的基礎。因為“散手”本身就是屬於“方法”,所謂“散手之方”就是指散手運用立足的方位之地。

⑥苟——假如、如果,如《史記·周本記》:“子苟能,請以國聽子”。

【今譯】

“散手”就是“散打”,是沒有固定的方法。推手練至大捋都是屬於“著熟”階段的功夫。“著熟”主要就是學練“聽勁”功夫,由學練“聽勁”去學練太極拳就能漸漸悟到“懂勁”功夫。既達到了“懂勁”(能夠施展“散手”的)功夫階段,那就無所謂“著”與“不著”、“散”與“不散”、“粘”與“不粘”、“隨”與“不隨”了,這些說法就都屬於費辭了,就是不能夠一言切中肯綮說清楚的了。“散手”運用的立足基礎在於水火金木土五行,就是所謂進退顧盼定。如果能達到“懂勁”而且是知道其立足的五行方位(步法),那麼,太極拳之武術應用就全面了。

【討論】

這段話至少給了現代太極拳學練者6點啟示:

(一)太極拳的每一式都是沒有固定用法的散手

陳微明先生在《太極答問·太極拳之散手》中說:“太極拳七十餘式均是散手”和“太極拳之散手是由粘住聽勁而出”,還又轉述了楊澄甫先生之語:“太極拳隨機應變無一定法,若會聽勁則聞一知百,若不會聽勁,雖知多法亦用不好”。

鄭曼青先生則在上文中說:“散手即散打,無定法。推手大捋乃著熟功夫;著熟即是學聽勁”。這些論述反映了太極拳的每一式都是沒有固定用法的可用於實戰的散手技法,每一式都是有無窮變法的,因此,太極拳的很多拳式雖然是不同的,卻是可以有相同用法的。

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把太極拳的拳式說成是一式一法,或一式兩法,比如有說某段的野馬分鬃與另一段的野馬分鬃的用法是不同的,這些說法顯然都是不正確的。

(二)太極拳的根本在於“沾粘連隨”

從陳微明、鄭曼青先生的論述中還可知:固定程式的太極拳套路、包括大捋的所有傳統推手都是屬於太極拳的“著熟”功夫。而“著熟”所追求的中心則是培養“聽勁”,這就是說太極拳任何招法的基礎都是“聽勁”,正如陳微明先生所說的“太極拳之散手是由粘住聽勁而出”。

而“聽勁”又是與“人剛我柔”、“隨人而動”的“沾粘連隨”互為基礎的。或者說“沾粘連隨”必須依賴於“聽勁”;

而“聽勁”的培養、鍛鍊與應用又必須依賴於“沾粘連隨”。所以,某一招法只有具有了“沾粘連隨”的特性,這一招法才具有了太極拳的屬性;如果脫離了“沾粘連隨”,那麼,任何招法拳式就都失去了太極拳的屬性而不屬於太極拳了。

由此可見,太極拳套路的鍛鍊如果沒有“沾粘連隨”的潛意識、沒有“沾粘連隨”的神經反應,即使練得與楊澄甫先生的拳架惟妙惟肖也是不屬於太極拳的。

這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也就是所謂“在內不在外”。

現代太極拳界很多人以為太極拳的套路表演得好就是太極拳的水平高,就是高手、冠軍、大師。然而,太極拳套路表演得好可能是以太極拳的“沾粘連隨”技法完成的,也可以是以外家拳主動的技法完成的,也可以是以體操、舞蹈的主動技法完成的,而外家拳、體操、舞蹈主動的技法是不存在“沾粘連隨”的,也是不存在“聽勁”鍛鍊的。所以,外形不一定能夠反映“沾粘連隨”的水平,而太極拳的根本則是在於“沾粘連隨”。

顯然,這種以為太極拳套路表演得好就是太極拳水平高的認識與上述的“聽勁”之說一對照,就可知是對太極拳的瞭解太膚淺了,其實是將體操的評判標準錯誤地移用來評判太極拳了。很多演員的模仿能力都是很高的,如果照太極拳套路表演得好就是太極拳的水平高,那麼,很多演員都可以認為是“太極拳大師”了。可見這種僅憑太極拳套路表演來評判太極拳的水平是很錯誤的。

(三)“著熟”不是學練招法

從陳微明、鄭曼青先生的論述中還可知,太極拳之“著熟”主要是指“沾粘連隨”之熟。由此可見,現代太極拳界有的名人所說的“著熟階段是學練招法的階段”是一種含混不清的說法。而且就實際而言,這樣名人所說的“招法”是指沒有“沾粘連隨”的“招法”,也就是外家拳的招法。

在一些音像製品與視頻上可以清楚地瞭解到某些太極拳名家所演示介紹的“太極拳技擊法”、“太極拳式拆招”,其中不少正是與外家拳的用法毫無區別、強行用力的主動技巧,不存在絲毫的“人剛我柔”、“隨人而動”,其實就是外家拳的招法。

有太極拳“隨人而動”化解經驗的人都知道太極拳的化解與其他武術的化解外形上似乎是沒有區別的,然而,許多情況,用外家拳主動的技巧,同樣的相似外形,即使是用力也是不能化解的,而以太極拳“沾粘連隨”的不主動的方法,就能夠不用力輕鬆地化解並且立即使得攻擊者形成背勢。

事實上,許多人學習太極拳的這種“沾粘連隨”化解法總是很困難、總是難以掌握,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於使用外家拳的技巧已經形成了積重難返的本能習慣。由此可見,如果學習外家拳的招法技巧形成了本能的習慣,學練“沾粘連隨”就更困難了,就象是在太極拳的大門上再加上幾把鎖了。

因此,這種所謂的“著熟階段是學練招法的階段”對於太極拳學練而言是緣木求魚而大錯特錯的。學練太極拳必須明白“著熟不是學練招法”。而也正因為有些名家認為“著熟”就是學練招法,這樣的招法又可以立竿見影地應用,與“沾粘連隨”是沒有關係的,所以才出現了自稱為有明確正宗師承的太極拳傳人在雜誌上連續發表文章說“沾粘連隨是沒有武術實用價值的”。這樣的情況反映了現代太極拳界中有的傳人、名家其實是與太極拳背道而馳了。

(四)“懂勁”之“散手”與“推手”是不同的

太極拳“懂勁”之“散手”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鄭曼青先生在上文中作了具體的說明,那就是“既懂勁,無所謂著與不著,散與不散,粘與不粘,隨與不隨;此皆費辭,不得中肯綮”,這就是說,“懂勁”之“散手”的基本特徵是難以分清是什麼“著”,難以分清“散”與“不散”、“粘”與“不粘”、“隨”與“不隨”。

很多人不明此理,比如對於推手鍛鍊,以為必須是始終一板一眼有一個固定的“規範”模式,不知道到了嫻熟程度,應該漸漸趨於隨機應變,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都可以以多種無一定法的姿勢出現,這樣,推手每一瞬間的動作就會難以分清究竟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中的何法,這是推手趨於“著熟”完成的一種表現。

而太極拳實戰中的“懂勁”,外形動態上更是難以出現一般推手中的表現了。應該明白太極拳所謂的“著”,包括了沒有主動的“沾粘連隨”和主動的“發勁”。然而,實戰情況是瞬息萬變的,而武術所謂的“散手”,顧名思義,搏鬥雙方是頻頻“分散”的,太極拳的“沾粘連隨”又是藉著與敵人接觸的機會實施的,因此無論是“沾粘連隨”還是“發勁”,可能都僅僅是半秒甚至不足十分之一秒的時間,“沾粘連隨”往往是在這一眨眼的瞬間接觸中完成的,“發勁”又是有強有弱,因此,實戰中究竟是“沾粘連隨”還是“發勁”那是難以分清的,當然是難以分清什麼“著”了。

而有時既雙方接觸著又使得敵人不能施展包括擒拿、摔跤的攻擊,明顯雙方糾纏在一起就如同不是“散手”了,所以整個搏鬥過程也就難以分辨是“散手”不是“散手”、是與敵人相“粘”還是沒有相“粘”、是與敵人相“隨”還是沒有相“隨”了。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不瞭解這一規律,總以為太極拳在實戰中的表現也是如同推手中那樣雙方是始終不分離的,臆想太極拳高手的本領就是能夠始終追著與敵人“粘”著相接觸,似乎與敵人“粘”著,敵人就沒有辦法了。

這種認為當然是很荒謬可笑的。正是基於這種荒謬可笑的認識,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竟然認為推手是沒有武術實用價值的,這些錯誤都是與不懂得太極拳“懂勁”之“散手”與“推手”是不同的有關。

(五)認為“沾粘連隨沒有武術實用價值”是十分錯誤的

太極拳傳統推手其實就是“沾粘連隨”的實際學練與鍛鍊。然而所謂是“隔行如隔山”,武術界向來有練外家拳的人對於表現為“沾粘連隨”的太極拳傳統推手不理解,認為兩人這麼肢體接觸著糾纏不休,摔跤不象摔跤,柔道不象柔道,究竟有什麼武術作用?現代太極拳界有的傳人居然也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直率地提出“沾粘連隨沒有武術實用價值”。

應該認真地說,這種認識以正向思維的邏輯加以分析也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任何學習與實用都不是一模一樣的。比如從小學到大學,學校裡完成了上萬的數學計算題作業,完成了很多作文與論文作業,然而在以後的工作中會遇到幾個在校期間所完成過的數學作業中一模一樣的數學計算題?又會遇到幾篇在校期間所完成過的作文與論文作業中一模一樣的文章寫作?可以說概率是萬分之一甚至是零。那麼,難道可以說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校裡所完成的數學、作文、論文作業都是沒有社會實用價值的了嗎?顯然是不能這樣說的。

太極拳的武術根本在於一旦與向自己攻擊的敵人接觸,就要既不以力抵抗,又要讓敵人由於其攻擊而立成捱打的背勢,甚至跌撲倒地,這樣的結果是在與敵人的相接觸之中、並且是有賴於敵人的攻擊所實現的,這樣本領的根本就是“沾粘連隨”。而這“沾粘連隨”唯一能夠實際學練、培養與鍛鍊的就是傳統推手。相互始終不分離這是推手的鍛鍊形式,而實戰時在瞬間接觸中能夠實施“沾粘連隨”的效果正是依賴於這樣推手的鍛鍊形式培養而成的,怎麼可以要求學習鍛鍊形式的相互始終不脫離的“沾粘連隨”出現於實戰中呢?

由此可見,這種“沾粘連隨沒有武術實用價值”的認識是十分錯誤的。當然,視頻上反映現在許多所謂的太極拳“傳統推手”純粹是主動用力強行地相互作用,根本不存在“沾粘連隨”,其實是與太極拳沒有關係的肢體活動遊戲而已,這樣的“傳統推手”確實是沒有武術實用價值的。

(六)“散手之方在五行”

鄭曼青先生又明確地披露了楊澄甫先生所傳授的一個太極拳真傳:

“散手之方在五行”。

就是說太極拳散手的根本基礎是進退顧盼定的步法變化,或者說太極拳的步法是“沾粘連隨”的基礎部分。如果步法變化未掌握或不得法、甚至發生了雙重,即使熟練地掌握了再多的太極拳散手招法、上肢與軀體的“沾粘連隨”功夫再高,身上能發出再強大的勁力,往往也會是無用武之地,甚至仍然容易受制於人。步法為武術之基礎,這也是所有中華武術的共性規律,當然這種共性中還存在著太極拳有太極拳的步法,外家拳有外家拳的步法的特殊性。

太極拳到了懂勁階段在步法上的反映就是融會貫通地掌握了進退顧盼定,只有這樣,太極拳的武術應用才算達到了全面。所以,鄭曼青先生說:“苟能懂勁且知方則用全矣”。現代太極拳界的許多人對於步法的悟練都不夠。如推手只練定步的而不重視練活步的,以為武術應用時的步法仍然是練拳時的一板一眼,這樣自然限制了“沾粘連隨”作用的發揮。當然有不少人不認真學練定步推手,想用動步來彌補“沾粘連隨”功夫捉襟見肘之不足這同樣是十分錯誤的,因為不動步的“沾粘連隨”尚未熟練,這種情況下的就進入動步推手鍛鍊,除了妨礙“沾粘連隨”的學練進步外,往往所學練的“沾粘連隨”也發揮不了最大的應有作用和難以進步的;但始終停留在不動步的推手鍛鍊,“沾粘連隨”就始終只是一個半成品。而“散手之方在五行”對於現代太極拳的學練正是十分重要的警誡之語。

(下篇待續)

鄭曼青先生拳論《散手》探討(上)

鄭曼青

(1902—1975),永嘉城區(今溫州鹿城區)人,1928年,執教國立暨南大學,任國畫科主任。1934年出任中央軍校拳擊教師,1939年任湖南省政府諮議兼省國術館館長。1949年去臺灣,1965年赴美國,客居紐約,創辦太極拳學社,廣授生徒,直接間接從學研習者不下數萬人。由於擅詩、書、畫、拳、醫五長,故被贊為“一代奇才”、“五絕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