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神话:赫图阿拉与启运山的来历

清朝神话:赫图阿拉与启运山的来历

①传说很早很早以前,人们都住在一起,为了食物和生活经常相互斗争残杀没有人管。

②有一天,玉皇大帝召集天上的神仙们商议安排管理天下大事的人。由夏、商、周开始,至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各朝各代的皇帝、国都、陵寝都做了详细的按排。当安排到清朝的时候,玉皇大帝对东王木公句芒说:“明末,东夷当兴,闯王入京明当亡,大清入主中原。他们祖先的出生地、陵山、称王的地方,都应当事先安排好,还是由你带领众神去办理吧。”

③木公领了玉旨,就率领哪咤、巨灵赑屃和五丁力士兄弟等天兵天将腾云驾雾下界来了。

④他们先来到不咸山,也就是今天的长白山这块地方,木公看了一下地理形势后指着山顶说:“在这里应该开一个大湖,以备天女下界洗澡,生下东夷始祖。”巨灵赑屃,性急凶猛力大,抢先下来,三下五除二就开出一个大潭,也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天池,泉水汹涌四溢,清澈见底。

⑤五丁力士兄弟见潭水四溢漫无边际,淹没了山岗良田,急忙开凿河道。众天兵天将一齐奋力,很快开出三条大江,一条由山南向西流入大海,两条由北流出,分别流入北海和东海。《满洲实录》说:由南泄出向西流入辽东南海的叫鸭绿江,由山北向北直流入北海的叫混同江,从山北向东流入东海的叫爱滹江。

木公看了一下,觉得这个潭太大太深了,不便于仙女们洗澡,就又让他们在东北方向山下边开凿了一个小潭。然后,袍袖一甩,撒下了无数种子,顷刻之间长满了茂密的森林和草木鲜花。百鸟合鸣,动物奔跑嬉戏,真是美丽极了。《满洲实录》称上边的大潭叫“闼门”,称下边的小潭叫“布勒瑚里”(即今长白山小天池)。

⑥而后,木公又率领他们沿长白山向西南进发,行约一千多里,来到今天的赫图阿拉这块地方。木公审视了一下地势地形说:“一个王朝兴起之初,战事必多,要造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巨灵赑屃、五丁力士兄弟和众天兵天将遵从命令,接南边的山(古称凤岺,今人叫羊鼻子山)修筑了一个高冈,又在东西北三面开凿了三条河道,构成了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险要地势。后来满族人称这块地方为“赫图阿拉” ,后金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七月皇太极尊称“天眷兴京”。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皇帝第三次东巡到清永陵祭祖,在巡阅兴京城时赋诗《再题赫图阿拉》中说:“阿拉即云甸,赫图乃训横。”这个地势从整体上看像一只欲腾飞的凤凰,南面大山是凤身,中间伸出一岗是凤头,东西两山岗(现在叫皇寺东山和赫图阿拉)是凤翅,它与北面隔水相望的龙头山冈形成龙凤起舞呈祥的样子。

⑦木公想:光有筑城的地方也不行,还要修一个操练兵马的地方,于是就让他们在西北方又修了一个点将台与一块平地做为校军场。

⑧修造完了赫图阿拉山河以后,他们又往西行十余里,为帝王修造祖先陵山。首先接长白山余脉修造了一座龙山,龙头在西,龙尾在东,高低起伏三里多,有大小十二个山头,还有四个龙爪,是一条有生殖器的雄龙。预示占这个龙穴的人,后世应当出十二个皇帝(这座龙山满族先世称为尼雅满山冈,清顺治皇帝封为启运山)。

⑨木公说:“有龙要有水,无水就是一条死龙。”巨灵赑屃听罢,把东边赫图阿拉北边的大河又引了过来。五丁力士和众天兵天将又在上游开凿了大小十六条小河,在下游开凿了大小二十一条支流,在龙头里侧修造了一个月芽泡,在东约三里的地方修了一个金银泡,构成了群山拱护众水朝宗的大格局。

⑩正在他们造山开川的时候,忽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天昏地暗。刹时,从空中降下一群兽面蛇身的妖怪。为首的身长一丈多,二目圆睁如灯,放射出阴森森的凶光,血盆大口一张一合,一尺多长的舌须一吐一缩,面目狰狞可怕极了。妖怪大声吼道:“尔等是何方神圣?敢来搅闹我的洞天仙府!?”木公答道:“我乃东王木公,今奉玉帝旨意,到此为后世帝王打造风水宝地。尔等妖孽听我劝告,不要在此捣乱,速速退去,免遭杀身之祸。”

清朝神话:赫图阿拉与启运山的来历

妖怪听了,怒声喝道:“不要废话,先吃我一枪。”说罢,带领群妖蜂拥而上。这边早有五丁力士、哪咤三太子等天兵神将迎了上去,与众妖混战厮杀。

⑿大战约一个时辰,妖怪死伤大半,为首的妖怪被哪咤三太子的金刚圈套住,五丁力士兄弟举起开山大斧正要砍下它的头颅。木公喊道;“五丁兄弟!斧下留情!”说着走向前去,说:“孽畜,还不快快显出原形,等待何时!”众神一看,原来是一条一丈多长的鸡冠子大蛇。《山海経》上叫琴虫的就是它。木公对它说:“暂且饶你不死,命你在此看守这块风水宝地,等待后世有缘之人前来安葬,速速去吧。”琴虫领命去了。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人看到过大蛇的身影。

降服群妖,他们稍事休息后,又安排了前面的案山、鸡鸣山、悬羊砬子和后面的黑牛石等。东王木公站在龙山山顶向四周展望了一下,觉得前面的案山缺了一个笔架和一支笔,与龙头相对的地方缺一只凤。就让他们又在案山的右侧造了一个笔架,在笔架上放了一支笔,在龙头对面隔河又造了一座凤凰山(今人叫燕蝙蝠山)。笔架山上的一支笔髙耸入云,好像满族人家拔地而起的烟筒,所以后来人们就叫成烟筒山了。

众神升到天空看了一下,这座龙山由长白山蜿蜒起伏而来,气势磅礴有力,案山、水势合局,东有金鸡报晓,西有龙凤呈祥,南有玄羊朝拜,北有夕牛望月,龙头尤如真龙戏水,龙尾处草仓河如玉带绕经穴前,日月左右环抱,前后山环水绕,可谓:群山拱护如捧月,众水朝宗更有情,只缺树木生灵了。东王木公袍袖一拂,顷刻之间,漫山遍野长起了参天大树、鲜花绿草、人参灵芝。那情景真是:狼虫虎豹奔跑,百兽嘻戏,鸾凤起舞,鸟唱鹿鸣。众神称赞道:“真是山声告庆,众秀毕呈啊”。然后,木公带领众神回天复命去了。

清朝神话:赫图阿拉与启运山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