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肉丸你还会吃吗?

这样的肉丸你还会吃吗?

对于吃货来说,美食是没有季节性的。例如像,火锅。

说起火锅,肉丸绝对是餐桌上食物的焦点,猪肉丸、牛肉丸、鸡肉丸、鱼丸、虾丸……咬上一口肉丸,Q弹爽口,实在让人欲罢不能!

这样的肉丸你还会吃吗?

但是自从丸子出道被捧红后,关于它们的“是非”也从来没断过。

尤其之前,有传言说:“一颗肉丸子,其添加剂相当于5颗避孕药。”

Emmmmm~

1颗肉丸=5粒避孕药?

这……是认真的吗?

那样什么婷还能活吗?

再说,鱼丸、牛肉丸中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你真的知道吗?这些添加剂真的能有避孕效果吗?

这样的肉丸你还会吃吗?

肉丸,它里面有什么呢?

市面上的丸子大多数是仿生食品——人造肉

人造肉=原料+配料

原料:用便宜的肉或鱼肉、牛肉的边角料等;

配料:

大豆蛋白→使口感柔软;

猪油、淀粉→使口感嫩滑;

增弹素和增脆素→使口感弹!脆!

味道:

味道方面,可以用牛肉浓汁、鱼露

或是一些化学调味品来进行调整。

同时,还可能加入的有黏着剂、乳化剂、着色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等。

天啊!那么多添加剂是不是就是“避孕药”的源头

这样的肉丸你还会吃吗?

那你,了解避孕药吗?

避孕药,多由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而成,也有单方的孕激素及一些非甾体药物。

而避孕药的作用是:

(1) 抑制排卵;

(2) 改变宫颈粘液性质,阻止精子进入宫腔;

(3) 干扰子宫内膜发育;

(4) 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

(5) 抑制或杀死精子

这似乎跟“肉丸”都擦不上边……

难道是跟肉丸里含有的添加剂有关?

这样的肉丸你还会吃吗?

添加剂真的那么可怕吗?

食品添加剂可以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合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使用,对人身安全是没有威胁的。

如果没有了防腐剂,我们就不能吃到相隔千里的美食;

如果没有了着色剂,加工食品就没有了彩虹般的颜色;

如果没有了甜味剂,无糖饮品、无糖食品就会廖淡无味;

没有了食品营养强化剂,加碘盐和加铁酱油也就没有了。

由此可见,肉丸跟避孕药也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

至于为什么有这个说法,大概就是“人红是非多”,都是为了“黑”肉丸的吧~

小结市面上的肉丸确实含有多种添加剂,但只要使用量符合国家标准,完全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放心食用前,也要先把它煮熟~

这样的肉丸你还会吃吗?

肉丸煮多久才能吃?

有很多人看到诱人的肉丸一浮起来就马上捞起来吃。

其实,肉丸浮起来不等于熟了,要想熟透,还需再煮5分钟。

有个小小的研究:

把肉丸放入煮沸的汤锅中,两分钟后肉丸浮起来,此时捞出肉丸,检测内部温度。结果显示,肉丸中心温度仅为45.4℃;

重新将肉丸放入滚锅中加热5分钟,捞出再测,中心温度才达到72.3℃。这时的肉丸才算煮熟。

因此,建议吃火锅时,肉丸最好冷水下锅,并在煮沸浮起后再煮5分钟,这样就能吃到熟透的香喷喷的肉丸子啦。

约吗?

这样的肉丸你还会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