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策:「築巢引鳳」是開發商快速降負債的好法子

文/劉策

在國家宏觀去槓桿,金融收緊的情況下,開發商如何響應政策要求,降低負債,實現健康穩健長遠發展,是擺在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衡量負債風險,標尺首先要科學

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傳統資產負債率指標無法準確度量開發商負債風險,因為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對資產總額的比例,對於大量預收賬款的房企不適合。房企的預售款作為“預收賬款”並計入負債中,但預售款項沒有利息且無需償還。

行業一般用淨負債率來準確衡量開發商槓桿和風險水平,淨負債率=(有息負債−貨幣資金)/所有者權益, 淨負債率反映由債權人提供的資本與股東提供的資本的相對關係。淨資產負債率高,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財務結構,淨負債率只統計有息負債,且充分考慮到房企手中現金所具有的償付能力。

二、“築巢引鳳”是快速降低負債的好法子

降負債,一般而言,從自身角度,要通過投資模式的優化,運營效率的提升,資本結構的優化,控制重資產持有比例,加速週轉和銷售回款來實現。但這個相對較慢,從行業標杆企業做法來看,築巢引鳳是快速降負債的好法子。

所謂築巢引鳳,就是提升企業經營表現和對外吸引力,進而引入戰略投資者,具體而言,包括擇時和擇偶兩個方面:

1、擇時權益融資,使得融信快速將淨負債率從482%降到159%

融信作為閩企,以高槓杆著稱,但是融信通過多輪權益融資,快速把淨負債率從482%降低到159%。我們詳細剖析一下融信自2016年1月在香港上市以後的三輪權益融資動作,研究表明融信三次權益融資的時點尤其值得參考。

劉策:“築巢引鳳”是開發商快速降負債的好法子

2016年1月,在市場資金面寬鬆時,融信申請在港交所IPO;

2017年10月,在市場行情向好時,融信向專業人士和機構進行配售;

2018年6月,在國內融資渠道受限時,融信引入貝萊德、惠理等國際知名投資基金。

融信多次採取股權融資動作,且時點把握準確。包括通過IPO、股權融資配售、引入戰略投資等方式,共獲得約40.86億港元。三次權益融資進一步優化了股東結構,提升了公司信用評級,降低了財務槓桿率,使融信的淨負債率從上市前的482%降低至目前的159%。

2、恆大引入戰投,使得淨負債率從原來的431%降低至183%

恆大引入戰投的主體為擬在國內上市的恆大地產,是港股上市主體中國恆大之間接附屬公司。恆大地產擬對投資者承諾,若將來A股未實現上市,恆大地產將兜底保證投資者年均7.79%的投資收益。

投資者的退出方式包括:A股上市後在二級市場出售股票;廣州凱隆職業回購及恆大地產分紅;可以長期戰略持有,凱隆置業股權補償戰略投資者50%的股權;實際控制人可代替凱隆置業回購。

劉策:“築巢引鳳”是開發商快速降負債的好法子

恆大通過引入三輪戰投,共融得1300億,償還了公司所有的永續債,使調整後的淨負債率從原來的431%降低至183%;並且在引入戰投中不斷提升公司估值。

三、築巢引鳳應該引來什麼樣的鳳呢?

要引入戰投,什麼樣的投資方最合適呢?從行業實踐來看,主要對象一般是金融機構、國企等機構投資者。一般要麼在資金資源上提供重要發展資源,要麼在品牌背書上提供幫助。

劉策:“築巢引鳳”是開發商快速降負債的好法子

對於開發商而言,引入什麼樣的戰略方,主要看自己的戰略需求,是希望拓寬融資渠道,還是優化財務機構,還是提升企業品牌,不同的訴求對應不同的方式。

作者簡介:劉策,系廣東省房地產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公寓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不動產學院客座教授,曾主編或參編房地產行業暢銷書5部,先後對話數百位地產生態鏈總裁,發表專業類文章數百篇,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單位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