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策:誰最可能成為存量地產龍頭?答案是佳兆業和萬科

文/劉策

隨著中國房地產從增量市場往存量市場的轉軌轉型,存量市場作為未來主流的市場形態,已經成為包括開發商在內的眾多機構的共識,也吸引了各路兵馬紛紛殺入存量市場,進行前瞻性的佈局,那麼,在混戰中,誰會最終殺出?是否可以做出前瞻性預判?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一、誰能成為存量市場龍頭,關鍵看是否在四大關鍵領域擁有優勢

誰能夠成為存量市場的龍頭,關鍵就看在四大關鍵領域是否擁有優勢,哪四大領域呢?

劉策:誰最可能成為存量地產龍頭?答案是佳兆業和萬科

主要是四個方面:

第一,存量開發。存量開發,主要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宏觀層面的舊城改造(或者說城市更新),以獲取土地為核心目標的模式。第二類是微觀層面的舊樓改造,以樓宇“美顏”增值為核心目標的模式。主要包括兩種模式:一是住宅的更新,也就是企業購買整棟舊樓或分散的舊房,經過重新改造裝修,再次出租出售的商業模式。二是商業地產的更新,即收購經營不善的商業物業或寫字樓,進行重新定位、裝修,再分割產權出售或長期持有的商業物業更新。

第二,存量經營。城市更新、舊樓改造還僅僅是從物理空間、從硬件上做了提升,那麼軟件上的提升則主要是共享居住、共享辦公、共享商業,通過業態創新和內容植入,給到客戶更好的體驗,使得傳統的物理空間能夠發揮更大的坪效,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

第三,存量社區。社區業主不是地產包袱,而是挖不完的金礦,在這樣的認知革命下,社區服務走上前臺。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產業,如何獲得更多的客戶服務接口,把握社區業主消費需求,為社區提供更多增值服務,例如醫療、養老、教育、就業等,將會成為未來利潤的增長點。

第四,存量金融。這麼多的存量物業,如何盤活呢?如何將其證券化資本化呢?對持有運營機構來說,針對持有運營物業投資規模大、回收週期長、運營管理要求高的特點,可以將物業出售給REITs實現退出,縮短投資回報週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有專注提高運營管理能力,實現輕資產轉型。

因此,要成為行業龍頭,就需要看在上述四大領域誰最有優勢或者綜合優勢。

二、誰在上述四大領域擁有優勢?

明確了上述四個關鍵領域,那麼到底誰在這四個領域擁有獨特優勢呢?筆者特意針對這四個領域做了一個梳理:

劉策:誰最可能成為存量地產龍頭?答案是佳兆業和萬科

首先,我們看存量開發。在這塊,佳兆業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堪稱航母級企業。截至2017年底佳兆業共擁有佔地面積約2400萬平方米的舊改儲備,主要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其中深圳是890萬平方米,佔34%;廣州是576萬平方米,佔24%。如果佔地面積按照這些城市綜合容積率以2來粗略估算,佳兆業自有儲備的舊改建築面積應該是5000萬平方米,由此又可以推算估計舊改貨值大約會高達1.5萬億。而目前佳兆業的市值才200多億,價值被嚴重低估。

其次,再來看存量運營。在這塊,筆者一直有個觀點,集中式公寓會是未來公寓的主戰場,而開發商則會成為集中式公寓的主力軍。在這塊,目前比較有優勢的是萬科、龍湖、旭輝和碧桂園,但是公寓業務剛剛起步,還處於商業模式探索階段,遠遠談不上格局已定,這塊短期態勢並不能代表未來行業的格局,每個開發商都有機會,但是目前的領先者機會更大。

再次,我們看存量社區。這塊萬科和彩生活是絕對的龍頭,特別是彩生活在管理面積上排第一,能與之匹敵的只有萬科。

最後,是存量金融。在這塊高和資本具有領先優勢,創造了多個第一。是中國第一支也是最大的人民幣商業地產基金,在行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牽頭國內第一個交易所CMBS(商業物業按揭支持證券)研發落地,高和招商-金茂凱晨資產支持專項計劃,40億元,3.3%的成本破歷史記錄,100億元主動管理規模,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完成198億元商業物業證券化產品審批,3單CMBS,規模總計140.21億;1單CMBN,規模29億;2單類REITs,規模29.2億等。

三、誰最具有綜合優勢,有望成為存量地產龍頭?

要回答這一點,筆者認為要考慮兩點:第一,這四大領域目前商業模式最成熟的是什麼領域?相對應的領域龍頭就最有優勢;第二,誰最有綜合優勢?筆者認為,佳兆業和萬科,是最有希望成為行業綜合性龍頭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來看四大領域商業模式最成熟的是哪個領域?毫無疑問是存量開發,也就是城市更新,城市更新目前已經成為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獲地的主要手段,且難度和門檻高,相應毛利也比較高,相比其他三個領域,能夠形成實質性的利潤貢獻。而佳兆業在此領域深耕20年,被譽為城市更新的“黃埔軍校”,做出了很多有影響力的作品,其1.5萬億的舊改貨值更是一騎絕塵。所以佳兆業是在最核心的領域擁有核心優勢。而存量經營商業模式還在打磨中,存量社區變現也在探索中,存量金融這塊受制於管理資產規模和標的少,快速上規模也還是很難。

其次,我們來看誰最有綜合優勢?那麼毫無疑問是萬科和佳兆業。萬科目前在存量運營和存量社區兩大維度都是行業龍頭,儘管存量運營目前盈利模式並不清晰,規模發展很難,但是能夠佔據兩大龍頭位置已是相當不易,而佳兆業則是行業唯一一家在存量開發、存量運營、存量社區和存量金融領域都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旗下有四大集團分別涉足該四大模塊,且背後有五大上市平臺協同支撐,這是一般企業難以企及的綜合性優勢。

所以,綜合上述這兩點,佳兆業和萬科最有可能成為存量地產的龍頭,當然,不進則退,行業發展日新月異,這兩家目前具有綜合性的優勢,但是需要持續鞏固和加強,否則也可能會被超越。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