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让金融变简单:恒生电子

1、入选理由:国内Fintech龙头

1995年,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杭州,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中国领先的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

恒生聚焦于财富资产管理,致力于为证券、期货、基金、信托、保险、银行、交易所、私募等机构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工具

2017年,公司发布人工智能战略,推出八大人工智能产品,推动智能金融应用的落地与实践。

技术让金融变简单:恒生电子

2、业绩突破瓶颈:业务全面布局,持续发力Fintech

恒生电子主要业务为国内的金融机构提供软件产品和服务以及金融数据业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工具等。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

传统业务是指向金融客户销售软件产品,收入主要来源是软件产品的销售以及相关服务费用;

创新业务是指利用云计算和互联网,向金融客户提供IT及托管服务等,收入主要来源是IT管理服务和运营费用。

恒生电子业务及2.0创新业务全面布局如图1所示。

技术让金融变简单:恒生电子

2017年,恒生电子继续在Fintech行业发力,以主营业务投资/并购为核心,通过控股子公司、金融科技生态圈投资、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方式投资收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优化公司的战略布局

2017年,恒生电子还投资了擅长智能投顾产品的商智神州(北京)软件有限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洲际控股投资了致力于区块链技术的symbiont公司,收购了大智慧(香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

2017年,创新业务子公司云毅、云英、云融都完成了融资;新设立了智股、鲸腾等创新业务子公司,分别开展面向个人C端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公共基础服务、开放平台等业务。

2017年恒生电子整体业务保持继续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6亿人民币,较2016年增加22.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71亿人民币,较2016年增加2,476.18%,如图2、图3所示。

技术让金融变简单:恒生电子

技术让金融变简单:恒生电子

3、成长可期: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创造广阔需求

首先,金融科技投资金额再创新高。2017年是投资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投资金额创纪录的一年。据统计,2017年全球累计发生投融资事件1128笔,金额总计166亿美元,融资数量和总金额双双新高,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

其次,2017年,区块链技术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被认为在价值储存、交易流程和支付等领域中具有相应的应用空间,但目前该技术从全球范围内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推广。据统计,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投融资事件超200起,总融资金额超40亿美元。

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已经被初步运用于金融行业之中,用来取代某些重复性劳动较强的初级工作。总体而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前景远大,目前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再次,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合规、风险管理需求广阔。2017年11月17日央行主导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资管新规核心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

恒生将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提前做好产品线的布局。随着金融监管的持续升级,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合规、风险管理需求不断涌现,未来可能利用领先金融科技解决系统性风险管控问题。

4、同行对比:产品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强、创新能力出众

第一,恒生电子产品技术领先。恒生的产品一直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在券商的核心交易系统、资管的投资管理系统、银行的综合理财系统、以及金融机构的TA系统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二,恒生电子品牌影响力强。金融科技行业本身的壁垒相对较高,护城河比较宽,新进入竞争者较少,并且加上公司20多年的持续经营,获得了对客户业务的认知以及积累了能提供全面、复杂的客户服务能力,使得客户对于公司产品的用户黏度较高。2017年恒生电子入选IDCChinaFintechPioneerTop25第10名。

第三,恒生电子创新能力出众。公司不断充实行业尖端人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团队。公司2017年的研发投入费用总计12.9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48.48%。2017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23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为62.3%。公司不管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投入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保证了恒生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如图4、图5所示。

技术让金融变简单:恒生电子

技术让金融变简单:恒生电子

【敦智观点】

资管新规开启广阔市场空间 2018年3月,资管新规获批通过,金融IT将随同步迎来大规模更新与新建。据测算,资管新规有望新增约26.3—47.8亿元市场空间,将在18、19年逐步释放。

恒生电子作为金融IT领域的龙头,已深耕市场逾20年,产品全面布局,在产品技术、品牌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很好地符合资管新规的IT改造需求,公司将受益于资管新规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