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熱之後國產AI晶片遍地開花,會否淪爲「PPT晶片」?

無獨有偶,手機廠商華為、美圖,語音識別廠商出門問問、若琪都開始往上游芯片延伸。中美貿易爭端之後,國產終端廠商們做芯片熱情空前高漲。如同前幾年互聯網造車熱,今年許多發佈的芯片也被吐槽可能淪為“PPT芯片”。當然除了品牌需求,自己做芯片更多也是尋求性價比更高、或者競爭力更大的發展路線。

為什麼大家都自己做芯片?

此前雲知聲CEO黃偉說過“語音識別公司不自己做芯片死路一條”。而若琪CEO祝銘明也對這個觀點表示贊同。“如果有別人做我們就用別人的了。”祝銘明說,大家都知道芯片利潤率很低,做這個事情不賺錢。“有時候計算力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需要針對特定場景做特定優化,尋找性價比最高的方案。”

但實際上據業內人士透露,自主研發芯片並不是提高整體的計算力,而是對部分功能進行優化,與過去強調複雜運算的CPU不同,許多人工智能的應用,尤其是“學習”需要簡單而大量的重複輸入,這也是為什麼“十項全能”的CPU之類的通用芯片在人工智能領域難以施展拳腳的原因。

出門問問同樣研發了一款前端接收信息的芯片模塊“問芯”。 “打個比方,電視關機後同樣離線語音喚醒。這解決了語音識別重要的痛點,“以及為什麼其他廠商在已有通用芯片之外還需要一個前端信號芯片時,出門問問CEO李志飛解釋說:“一是(通用芯片)貴,二是集成效果不好也不方便。(出門問問的)"問芯"AI芯片模組可以直接可以用USB。”

造車熱之後國產AI芯片遍地開花,會否淪為“PPT芯片”?

AI芯片那麼好做嗎?

從雲知聲、出門問問發佈的時間表看,芯片從設計到量產都只有3年多時間,這與“一個芯片產業需要幾十年技術沉澱”的普遍印象相差甚遠。但實際上,芯片有很多種,生產方式與定義也都有所不同。

“今天的芯片跟過去理解的芯片不大一樣,”祝銘明說,今天做芯片並不需要花精力去做各類IP(知識產權)內核“現在講SoC(集成電路芯片)新品,更多的是架構層面的優化,根據需求業務對IP進行組合優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