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交通樞紐城市

商丘交通樞紐城市​ 商丘,簡稱“商”或“宋”,河南省地級市。位於豫魯蘇皖四省輻湊之地,素有"豫東門戶"之稱。商丘自古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截至2017年,轄2區、6縣、1縣級市,面積10704平方公里,總人口915.12萬。


商丘交通樞紐城市

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商丘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漢興之地”、“兩宋龍潛之地”之稱。西漢梁園文學、北宋應天文學、明清雪苑文學均誕生於此。商丘也是一座紅色城市,曾是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兩大總前委所在地。商丘擁有商丘古城、閼伯臺、莊周故里、芒碭山漢梁王墓群在內的不可移動文物共1.6萬多處;還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被文化部評為“最具文化底蘊歷史文化名城”。商丘自古為長壽之鄉,是國家森林城市,有5處國家溼地公園。商丘位居全國18個百億斤產糧大市,被譽為“豫東糧倉”。地下煤炭資源儲量居全省之最。商丘是國家“一帶一路”和中部崛起“兩縱兩橫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是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共同體城市 、大京九經濟協作帶成員市、中原經濟區核心發展區城市、中原經濟區東部門戶城市[和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擁有國家級商丘保稅物流中心 。
商丘交通樞紐城市

京九鐵路與隴海鐵路、310國道與105國道、連霍高速與濟廣高速在商丘交會,構成了黃金“米字形”交通網絡。105國道,310國道,商周高速、商登高速、鄭民高速、永登高速等地方高速縱橫交錯。構成了商丘發達的高速路網。2016年9月10日,鄭徐高鐵正式開通,商丘進去高鐵時代。
商丘交通樞紐城市

2017年,商丘市生產總值2217.89億元,比2016年增長8.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8.85億元,比2016年增長15.2%,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8個百分點。


​商丘是中國旅遊發源地、中國景區文化發祥地。截至2016年,商丘共有景點3000多處、國家5A級景區1個、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7個、國家溼地公園4個、省級地質公園1個。其中,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是國家5A級景區。

隨著中原經濟區的建設和淮海經濟區的建設,商丘的發展可以說是站在一個新高度,審時度勢,抓住國家發展機遇,尋找符合本地區的發展路徑,京九高鐵和商合杭高鐵的不斷推進,商丘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的地位將更加牢固。商丘發展前途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