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高≠盈利,你所認爲那些巨頭其實一直在虧損!

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互聯網平臺估值多少億,像美團大眾點評合併後的估值為180億美金,滴滴估值338億,京東估值162億美元。這些數字雖然會有點駭人聽聞,你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平臺如此賺錢,但你知道這高估值背後隱藏了多少真相嗎?

補貼一停 誰來買單

眾所周知,像美團和滴滴這種平臺,是靠燒錢來獲取大量用戶的體驗,日活數量一增,忽悠投資人以獲得高估值上市自然水到渠成。但高估值的背後平臺究竟是盈利還是虧損,只有冷暖自知。像新美大估值將下降到120億美元,滴滴估值也將減半。事實上,這些平臺一直在虧損,滴滴在2015年至少虧損了100億美元,這也印證了靠燒錢來獲取市場佔有率只是平臺華麗的外套,但平臺本身已經喘不過氣,而且這些陋習一旦形成,就必然奠定了這種模式最終只會死路一條。

自從王興宣佈進入互聯網下半場開始盈利模式,滴滴優步合併後壟斷市場,使得平臺許多老用戶紛紛開始抱怨外賣紅包金額少的可憐,網約車比出租車還貴,使得這些APP瀕臨在被卸載的邊緣。勝在燒錢,敗也在燒錢,靠這種模式吸引來的用戶,一旦沒有甜頭可嘗,自然會迅速流失,這時候忠誠度已經毫無意義,就好比你點了20元外賣時,平臺減了15,你會覺得這個平臺很不錯,有優惠,但如果下次點外賣時,只減了2元甚至不減,你自然會考慮有沒有其他平臺優惠力度更大,曾經的那些大幅度優惠在此刻已經變得一文不值。

停止燒錢 用戶從何而來

難道一個平臺不靠燒錢,就不能吸引用戶嗎?當然不是,首先一個平臺能否真正獲得用戶,是要看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能得以服務於最基本的需求、真正的需求,不然即使燒錢也會燒錯了錢,免費的東西誰都想嘗試,哪怕自己並不需求。

就像你之前每天做公交或者地鐵出行需要7元,但如果網約車費用只要5元,你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網約車,但如果當網約車價格升至30元時,你可能又會迴歸到公交。這意味著靠燒錢培養的用戶習慣並非是真的習慣,換而言之,消費者只是習慣了有打折,而且更傾向於原本消費行為上的打折。在這一點上,美團和優店生活更佔有優勢,但美團目前更偏向於生活服務中的外賣領域,而優店生活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吃喝玩可進行結合,與消費者建立廣泛連接。

此外,在滿足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後如何提高成交率是重點,如果平臺不靠燒錢補貼,而且在同質化嚴重的狀態下吸引用戶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然而這個難題並不是無解之謎,如果一個平臺從消費者本身需求出發的同時,又將消費者所習慣並青睞的折扣進行統一化,打造一個循環消費體系,用戶忠誠度自然就會上升。就比如優店生活始終將平臺、商家和用戶處在一個平衡互利的狀態,而異於美團靠補貼縮水或者提高商家扣點來盈利。

燒錢大戰逐漸將成為歷史,未來的商業模式既要出發於用戶需求,同時也要維持用戶的需求,野蠻生長最終只會殘延苛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