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到底合不合理?

許多科幻迷讀了《三體》之後,都對劉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論表示好奇。

紛紛探討這個理論存在的基礎,並且和現實聯繫起來,很多人覺得這個不靠譜,舉個例子——“我和陌生人不熟,難道第一次接觸就要摧毀對手嗎?”這確實很荒謬,但你要知道,現實中,之所以人與人之間能夠保持善意,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法治社會,在強大的國家機器保護之下,人與人之間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而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大劉的意思是,這個宇宙的文明基礎,就是“黑暗森林”。我可以用最簡單的道理去解釋“黑暗森林”,就是——“用最壞的惡意,去揣測這個世界!”

也就是說,不要把人與人、國家與國家、文明與文明之間的交流想得太溫柔,所有人都處在危險之中,為了生存,首先就要消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外部威脅。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到底合不合理?

許多人糾結於不知道對方比自己強還是比自己弱,這就陷入了誤區,事實上這是不重要的,因為弱者是很難主動發現強者的,他們也無法得知強者的真正實力,螞蟻懂得靴子是什麼玩意兒嗎?明白靴子的可怕嗎?然而靴子並不是故意要踩死螞蟻的。高等文明和低等文明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人家隨便走兩步就能弄死你,還要說:“弄死你,和你無關!”

為什麼獵人聽到風吹草動就要開槍呢?因為這個獵人是清醒的,沒有喝多了心靈雞湯,因為整個文明史都會告訴你,弱者是沒有資格搞外交的,只有任人奴役、被人當畜生屠殺、販賣的份兒,與其卑躬屈膝等死,還不如拼死一搏,先下手為強,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歷史上,美洲人民、非洲人民,對西方的殖民者夠熱情吧,結果迎接他們的是血與火的洗禮,是屠殺、販奴和種族滅絕。所以表示友善並沒有什麼用,不如放棄幻想、準備戰鬥。題主覺得可以貓著躲著,可以苟到最後,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不去探索世界,強者就要去爭奪世界,世界就這大,資源就這麼多,早晚得碰面,你能苟到什麼時候?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到底合不合理?

而且,不對稱的戰爭,也不是沒有辦法打,有一位聖賢曾經說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殺法。”你管我是不是弱小呢?我總得找到擊敗你弱點和罩門吧?先下手為強,賭一把,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說不定就贏了呢?就酸不能贏,我也得拿出和你玉石俱焚的架勢,不能任你擺佈!

《三體》第一部中就暗示了,三體的智子曾經狂妄地對人類宣稱:“你們都是蟲子”。這話沒錯,兩邊的對比,就是人對蟲子的碾壓,但大史帶汪淼去看蝗蟲的時候告訴他:“蟲子這麼弱小,幾十萬年人類也沒有辦法徹底擊敗它們啊?”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到底合不合理?

弱者對抗強者,本來就需要勇氣和機會,需要戰略欺騙,需要有玉石俱焚的膽略,最終羅輯建立宇宙廣播體系,用地球和三體的空間座標威脅三體人,建立威懾紀元,不是成功了嗎?你手裡不握住能夠置對方於死地的利劍,對方能好好坐下來聽你說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