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經營的“情感賬戶”理論


機構經營的“情感賬戶”理論

講文章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我在大學的時候一直在做淘寶電商,也偶爾去別人家裡當家教。


當時碰到一個客戶家庭條件還挺不錯的,但小孩屬於可愛淘氣的那種,我雖然教的一般,但比較有耐心,也被客戶認可。


我有一天好奇的問:“你們家條件也不差,可以請那些專業的老師教孩子,為啥會找我輔導孩子呢?”(我是不是太實誠了。。。)

機構經營的“情感賬戶”理論

客戶回答:“我家孩子很喜歡你,你在我們眼裡也是孩子,我們很喜歡你的愛心,也很相信你。”


當時我聽了這話之後差點抹淚,之後我對他家孩子就像弟弟一樣看待。


我之後腦海裡反覆回憶這個場景,也做了一些反思:他沒多給我錢,就說了這麼一句話,我為啥對他家孩子這麼好?我覺得是我幹這事有了成就感,自己的工作被認可了,所以願意多幹,這也是我願意進入教育行業的一個原因。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有一個“情感賬戶”的理論。

情感賬戶是對於人際關係中相互信任的一種比喻。我們將人際關係中的相互作用,比喻為銀行中的存款與取款。存款可以建立關係,修復關係。取款使得人們的關係變得疏遠。


在經營中也有情感賬戶理論,你給出客戶超預期的服務/體驗,就相當於往情感賬戶裡存錢,欺騙客戶相當於取錢。


再深一步說,如果你往客戶的情感賬戶裡存的錢達到一定數量,客戶願意幫你傳播。而如果情感賬戶為負,客戶可能不再繳費還可能出去罵你。

機構經營的“情感賬戶”理論

所以我反覆提醒各位老闆: 取錢容易,存錢更難。


我給大家算一筆賬,拿我給我媽學校按照客戶信任度分級,是這麼分的:

A類:特別積極,什麼活動都參加的,這類人佔了8% 假設情感賬戶還有20-50元

B類:比較積極,有需求願意積極參加的,這類佔了10% 假設情感賬戶還有10-20元

C類:一般情況,有時候積極有時候不積極,這類佔了60% 假設情感賬戶0-10元

D類:特別不積極,溝通困難,這類佔了22% 假設情感賬戶0- -10元


假設這個時候學員學費到期,該續費了。


我認為ABCD類客戶分別是這麼想的:


A:學校太棒了!必須續費

B:學校還可以吧,續費

C:學校雖然有些地方讓我不滿意,但是換了個學校可能也差不多,我想想看

(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一部分學員流失了)

D:服務不讓我滿意,我去別家看看先(這個時候流失的幾率就比較大了)


我是非常嚴格抓服務的,要求他們至少一週回訪一次家長,還有定期組織團建活動如生日會/聖誕會。


但還有22%的比較難續費。


我覺得原因有兩個:

第一,教育行業競爭本身就比較激烈,家長容易短期功利。

第二,老師有個人喜好,很難每個學員都服務的很到位。


我統計了一下一年續費率也差不多78%左右,我認為在教育機構裡算中等偏上的。


好,現在疫情來了,假設為了回款,在2個月內做一些低質量的課想從家長手裡撈錢,算是-10分,經過我己算,最後客戶的信任度變成這樣(注:下列數據為估算)


A類:特別積極,什麼活動都參加的,這類人佔了6% 假設情感賬戶還有20-50元

B類:比較積極,有需求願意積極參加的,這類佔了17% 假設情感賬戶還有10-20元

C類:一般情況,有時候積極有時候不積極,這類佔了36% 假設情感賬戶0-10元

D類:特別不積極,溝通困難,這類佔了41% 假設情感賬戶0- -10元

也就是說,A類客戶減少了2%,B類客戶增加了7%,C類客戶減少了24%,D類客戶增加了19%。


就這2個月我想多賺點錢,我的續費率可能會只有59%,下滑19%左右,這可真是虧大了!


不過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後續做一些服務來彌補情感賬戶的錢。


可我想的是:與其我之後亡羊補牢,為什麼不現在就避免錯誤呢?

機構經營的“情感賬戶”理論

萬一等到暑假招生旺季,我的情感賬戶還沒補完,那學生不全都跑了?


對於我來說,我知道我們整個機構沒有專業做線上教育的老師,課程效果也不好保證,所以我乾脆就收便宜點,寧願扣我現實的錢,也別扣我情感賬戶的錢。


像線下的美術舞蹈等我覺得就更別搞網課了,我感覺情感徵信都能直接機構給拉成“失信人”。


而且據我最近的回訪,孩子在家學習也會出現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的情況,本質是缺乏同伴的學習環境和老師監督。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也在做一些彌補,比如說增加老師答疑和改作業的密度,設立積分評獎模式,主題比賽等等。


總之承諾一張嘴,服務跑斷腿。


大家一定要好好計算一下每個學生的情感賬戶和機構的情感賬戶,支付寶有花唄,借唄,情感賬戶可沒有“情唄”,等到學員流失再後悔已經晚了。


在最後,祝各位校長能順利度過疫情難關,也希望校長們能注意維護自己的情感賬戶以及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