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款战斗机赶跑了美日两个战机编队!

翔龙作为一款和全球鹰同级别的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无人机,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模仿全球鹰、捕食者等一般长航时无人机常用的大展弦比平直机翼,而是首次在大型无人机实用型号中采用了联翼布局,空军世界网站的这篇文章很好的阐述了此布局的好处''全球鹰''采用简单的高展弦比平直机翼,依靠超过36的**展弦比来换取高升阻比。但平直机翼不适应高亚音速飞行,''全球鹰''的巡航速度只能达到575公里/时左右。而翔龙联翼布局的翼面积比单纯的正常布局要大,翼载荷轻。此外,联翼布局特别是菱形联翼布局的机翼都会采用后掠翼。

就是这款战斗机赶跑了美日两个战机编队!

传统机翼都是采用梁式承力,这种结构特别是对于大展弦比机翼来说材料弹性所导致的飞机机翼变形都会影响实际飞行性能。''全球鹰''依靠实力超群的材料技术和工艺获得一副超高展弦比机翼,在以最大载荷从地面起飞时,机翼向上弯曲的幅度可达1.5米以上。而联翼布局前后翼相连的巧妙设计让传统机翼的受力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抗扭翼盒的结构因为两个具有相当大高差的翼相连而变成了一种闭合的具有大厚度的结构支撑框架,这让机翼的刚性和弹性控制要求大为降低。同时,由于受力结构更加合理和稳定,它可以让飞机结构重量大大减轻,对于提高高空飞行能力和飞行时间都有重要意义。

就是这款战斗机赶跑了美日两个战机编队!

2.0的尾翼不再像原版那样和前翼平行,而是平直斜向下,通过加强的连接点和前翼相连,强度更高,生产也更简单,也许材料成本也会降低。垂尾从垂直单垂尾变成了倾斜V形双垂尾,同时机身折线更明显,上下斜面倾斜更明显,同时机身也更光滑平直。翔龙2.0的侧面RCS比起原版更小。而传统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如全球鹰,并没有特别强调隐身性能。全球鹰的折线并不明显,机身侧面几乎是垂直表面。对比翔龙2.0和全球鹰、及翔龙原版可以发现,2.0的垂尾面积最小,倾斜程度最大,侧面RCS应当是最小的。

就是这款战斗机赶跑了美日两个战机编队!

同时,由于飞机的机翼后掠角越大、翼展越小,则飞机的迎头RCS越小,翔龙2.0拥有比全球鹰后掠角大得多、翼展更小的机翼,所以其迎头RCS也会比全球鹰更小。由于翔龙前出西太平洋侦察,而此区域有多个美日基地、密布探测监视设备,搜索航母可能还要面对其舰载预警机和战斗机的雷达警戒搜索,翔龙拥有更好的隐身性能,也是对于保障完成侦察任务非常必要的。联翼布局可以在升力和全球鹰大展弦比布局相似的情况下,获得比其更小的RCS,这也是个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