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魚雷直接插入核潛艇是怎麼回事?

受傷的魚216

魚雷是一種用於攻擊水面艦船和潛艇的水中兵器,它可從艦船、潛艇或飛機上發射,發射後能夠採取自主或受控的方式對目標實施攻擊。自19世紀60年代問世以來,魚雷便一直在反艦、反潛作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早期的魚雷是無制導的直航魚雷,雷上沒有自導裝置和非觸發引信,採取直瞄發射直線攻擊的方式,單雷命中概率很低,往往都是幾條魚雷齊射。之後逐漸發展出聲自導魚雷,儘管聲自導魚雷的性能有了很大進步,但遇到的困擾也越來越突出。因為聲自導所利用的水聲信號同海洋環境噪聲、魚雷自噪聲、人工干擾噪聲、混響等混雜在一起,給信號的提取和識別帶來了困難,尤其在魚雷高度航行時更加明顯。

由於早期的聲自導魚雷智能化水平不高,導引頭掃描範圍有限,魚雷一旦碰到高速目標,或者出現舵機故障,很容易丟失目標,有時甚至會攻擊錯誤目標,包括自己的母艇!換句話說,魚雷瘋起來連自己都打!

上圖是美國“國王”號驅逐艦誤射魚雷擊中自家“飛魚”號常規潛艇的事件。

1960年8月,美國淡水鯉級“飛魚”號常規潛艇在一次反潛演習中被自家的“國王”號驅逐艦誤射的Mk44魚雷打中,魚雷直接鑽進飛魚號圍殼,幸虧魚雷的保險沒打開,全艇躲過一劫。

1960年8月,美國海軍“國王”號驅逐艦在一次演習中誤射Mk44魚雷,擊中了淡水鯉級SS-490“飛魚”號常規潛艇,魚雷直接鑽進了飛魚號圍殼。這枚魚雷是安裝戰鬥部的實雷,但萬幸的是魚雷保險沒打開,才沒有釀成大禍。當然,事件中飛魚號被魚雷擊中的位置位於圍殼,屬於非耐壓艙段,所以並未對潛艇的水密性造成重大影響。

上圖是前蘇聯潛艇K-454號發射魚雷擊中K-178的事件。

1988年10月,前蘇聯海軍658型“旅館I”級核潛艇K-178號在和“維克多”級核潛艇K-454號進行打靶訓練時,由於靶場的引導標設置出現問題,導致發射後訓練用魚雷陰差陽錯找到了K-178,在高速運動的作用力之下,魚雷一頭紮在了K-178的殼體上。

萬幸的是,這枚魚雷竟然沒有爆炸!否則,這艘身處水下150米處的核潛艇必然會遭到重創,甚至沉沒!魚雷紮在K-178艇身後,該船船員居然沒察覺自己被打中了,直到返程才發現身上插了個“紀念品”。後經檢修,潛艇本身並無大礙,但肇事的K-454艇員因人為疏忽被嚴重警告。


軍備解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