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用這4個有效方式提問,讓孩子從邏輯混亂變思路清晰!

我常常鼓勵家長在孩子提出問題時不要直接給孩子答案,而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自己找到答案。

比起把知識答案一股腦的全灌給孩子,這種溝通的方式對拓展孩子的思維能力,提升孩子理解與表達能力都有十分好的效果。

但無論是面對瑣碎的日常生活,還是面對孩子沒有邏輯的“一萬個為什麼”,真正有效的、有啟發性的提問至關重要。

早教中,用這4個有效方式提問,讓孩子從邏輯混亂變思路清晰!

今天我就分享4種提問方式,幫助家長們在陪伴孩子的同時能更有效的啟發孩子,鼓勵孩子主動去思考

1.引導式提問

引導式提問,即把問題分解成成一個一個小的問題,用分段提問的方式問孩子,一步步引導孩子回答得到答案。

以我們小打卡中“物品轉轉轉”這個找規律的題目為例,孩子一眼看上去,圖形複雜,視覺很容易就干擾了思維。

早教中,用這4個有效方式提問,讓孩子從邏輯混亂變思路清晰!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問孩子以下問題:

題目裡面有幾個物品在排序呀?

孩子回答:有鞭炮、橙子、餃子和紅包

那你看看排第一的鞭炮沒一次有什麼變化嗎?

孩子回答:咦,鞭炮的位置每一次都會順時針走一格。

那橙子呢?

孩子回答:橙子也是會順時針走一格。

....

用這種提問的方式,實際上就已經幫孩子把解決問題思路整理清晰了,孩子不用你回答,也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觀察獲得了答案。

2.追問式提問

追問式提問,是在孩子回答完回答後,家長根據題目

繼續發起其它問題

比如,當孩子做完計算題後。

可以問“在加法運算中,大的數字在等號的左邊還是右邊?減法呢,和加法一樣嗎?

這樣的提問目的在於啟發孩子思維的發散發現規律,並進行總結

早教中,用這4個有效方式提問,讓孩子從邏輯混亂變思路清晰!

3.綜合性提問

對大人來說很簡單的問題,放在孩子面前可能就是抽象的、無法理解的。

比如,你讓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孩子可能並不理解“收拾”的意思。但如果你說“把地上的小熊玩偶拿到沙發旁邊的塑料箱子裡”,孩子就很好理解了。

也就是說,對你而言“收拾”2個字,對孩子而言則需處理物體(小熊),空間位置(地上到沙發旁塑料箱子)、動作(放進去)等多個信息。

所以,進行綜合性提問時,可以將問題細節詳細化,讓孩子聽到你的問題時,能夠更清晰的接收到他需要處理的信息。

早教中,用這4個有效方式提問,讓孩子從邏輯混亂變思路清晰!

4.隨機性提問

隨機性提問,要求家長對孩子有足夠的瞭解,通過觀察孩子生活中的行為,進行相應的提問。

比如,回家的時候數一數房子的樓層;電影院單雙數的座位是怎麼排列的;鳥巢、水立方等建築看起來像什麼形狀.....

早教中,用這4個有效方式提問,讓孩子從邏輯混亂變思路清晰!

平時家長通過上課、朋友或者上網會接收到很多早教方法,但是要真正對孩子產生效果,一定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溝通!希望家長們做到學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