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房佈局智慧房產,直擊城市管理痛點

如何破解城市化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下重要課題。

通過近十年的智慧城市持續建設,智慧房產領域市場已呈現細分趨勢,其中,建設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的代表,正在為多個城市搭建住房租賃監管服務系統;騰訊、阿里等科技公司則也開始進軍房產建設領域,提供智慧社區、房產租賃等平臺搭建科技服務。

"租售同權"時代

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2014年3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進一步明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第一次將智慧城市納入國家級戰略規劃,各地智慧城市建設提速。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全國提出智慧城市規劃的城市超過300個,年投資額保持在15%以上,並湧現出審批最多跑一次、城市數據資源資產登記等特色亮點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租售同權政策的提出,智慧房產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延續和組成部分,成為新的市場熱點。去年8月,阿里巴巴宣佈與杭州市政府共同推出租賃平臺,隨後京東也宣佈與北京市政府達成合作,建行新推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與全國多個省市開展合作。自去年下半年起,平安集團通過旗下平安好房也進入了智慧房產建設領域。

與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科技企業相比,平安好房獲得"智慧房產"市場認可更多憑藉的是"金融+科技"雙輪驅動和平安集團強大的實力背書。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平安集團近年來在智慧醫保、智慧安防、智慧財政等全方位的智慧城市佈局,無疑是給平安好房的智慧房產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城市管理痛點亟待突破

"住"是所有城鎮居民面臨的首要民生問題,房產服務效率不高、市場監管手段缺乏已經成為城市管理的痛點,亟待創新突破。

市民的直觀感受從側面反映出在房產領域對政府服務和管理的更高訴求。綜合業內人士觀點來看,在房地產生態內,政府在監管和服務中需解決以下幾個痛點。

從便民惠民、強化政府服務職能的角度來看,首先是房屋租賃、交易市場信息不對稱,不同城市和區域之間無法互通,不利於形成大範圍的房產信息網絡;其次,市場上智慧房產機構提供的服務形式大多比較單一,如只針對房屋租賃,或只能提供單純的軟件服務,後期缺乏運營,導致系統維護、信息更新等方面無法及時跟進;此外,服務標準化程度不高,各機構各自為戰,導致部分地區智慧房產建設在質量和成效上差異明顯,不成體系。這些信息、服務方面的斷點都是政府提高便民服務效率的掣肘。

從政府的監管需求來看,首先,市場流通房源信息主要集中在中介、開發商手中,政府對房源的真實性難以有效監管;其次,對中介及經紀人的管理機制尚不健全,難以評估其信用和服務質量;此外,對租賃行為的備案缺乏有效監管,導致信息缺失,造成稅收流失。同時,在房交易中的也存在金融服務缺乏監管,易引起資金風險隱患。不過,隨著各路巨頭的紛紛進入,城市房產管理行業賦能力度大幅提高,房產管理的綜合能力提升未來可期。

金融科技賦能智慧房產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這個新的藍海將會引起一場集科技能力、綜合金融能力和服務能力於一體的綜合實力博弈。

不難發現,巨頭切入智慧房產的角度各有側重。據瞭解,阿里巴巴在杭州市租賃管理平臺建設中主要提供大數據和AI技術支持,而建行作為一家傳統金融機構,在目前租賃平臺的市場佔有也不容小覷。公開資料顯示,其租賃平臺服務旨在形成一整套住房租賃服務的金融解決方案,截至今年1月底,在武漢、福州等125個城市與地方政府搭建了住房租賃監管服務系統。

據平安好房首席產品官韋柏松介紹,"二手房交易至少需要17步流程,新房交易至少需要14個流程。平安好房則帶著'金融+科技'綜合能力的先天基因,在智慧房產雲的優化下,買房者可以將去交易中心的次數從4次減少到1次,同時使交易週期從35天最低降低至5天。這就極大地提升政務效率、也更加便民利民。"

公開數據顯示,平安好房網已經積累了超過2000萬的用戶,並與全國百餘家主流開發商和95%以上的頭部市場化公寓運營企業達成深度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