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美團已投資併購30多家公司,王興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近4年美團已投資併購30多家公司,王興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王興和美團終於即將迎來高光時刻。

6月25日,美團向港交所提交的IPO招股說明書正式披露。據彭博社報道,美團此次IPO的目標估值為600億美元,募集金額為60億美元。如果美團IPO成功,港交所將迎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O2O上市公司。

但遺憾的是,美團至今仍然是一家虧損的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美團點評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別虧損105億元、58億元及190億元。若排除可贖回優先公允價值變動,經調整後虧損額分別縮小至59億元、53.5億元及28.5億元。

實際上,美團遵循“多品類擴張、低毛利運行,不斷併入相關業務”理念,從一家團購公司,發展至今已覆蓋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新零售,出行四大業務。

其中,餐飲外賣是最大業務,2017年營收210.32億元,營收佔比62%;但毛利最低,僅為8.1%。第二大業務為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2017年營收108.53億元,佔比32%。;毛利率最高,達到88.3%。出行等新業務營收20.43億元,營收佔比6%;毛利率為46%。

招股說明書還顯示,2015、2016、2017年三年間,美團點評的毛利潤分別為27.79億元、59.41億元、122.20億元,但毛利率卻逐年降低,由69.2%降低至36%。

毛利率的降低,在於銷售成本的提高。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在營收擴大的同時,其銷售成本由12.40億元增長至217.08億元,佔收入比例從30.8%快速攀升至64%。

從縱向看,新業務的拓展拖累了美團毛利率逐年減低。美團不僅曾推出多項商戶服務,而且業務向共享單車、網約車、生鮮等方向擴張。

8年來,美團從千團大戰殺出血路,到外賣燒錢大戰佔據優勢,再到戰略佈局新零售、大出行領域,不難看出王興的野心。從美團近4年的對外的投資、併購,便可見一斑:

近4年美團已投資併購30多家公司,王興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美團投資重點仍在本地生活領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團要麼單獨注資,要麼領投,很少有跟投的情況,可以看到美團背後王興的一貫“強勢”。

美團的定位是一家生活服務消費電商。在美團剛成立不久,王興曾找媒體人洪波聊天,說服務消費可能比實物消費更大的市場,“這個應該是一個比阿里巴巴還要大的東西。”他認為,要做到這點,“你的地面部隊要很強”。

8年來,美團無時無刻不在加強“地面部隊”的建設,包括其中的每一次投資、併購。

2017年,由美團點評作為基石投資人,首次發起設立龍珠資本。資金來自美團點評、騰訊、新希望等,基金主要專注於大消費領域,包括吃喝玩樂的本地生活服務。

今年4月,喜茶完成龍珠資本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龍珠資本創始合夥人朱擁華出任喜茶董事。同時,喜茶向外界透露兩方面業務,一是向海外擴張,二是做線上外賣。

朱擁華對《今晚財訊》表示,美團作為平臺型公司,是巨大的流量入口,更多的是去幫助創業型企業,讓它們去盤活這些流量。龍珠要做的是將美團產業鏈上有發展潛力的公司扶持為行業頭部公司,在美團的生態系統中實現更大的價值。

王興非常推崇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與貝佐斯的觀點一致——“能活下來的低毛利的大公司,本身就是最大的護城河”。這也成為王興對於美團未來發展的規劃。而成立於1995年的亞馬遜自創立之初,虧損了20年,但股價一直居高不下,自2015第二季度才正式盈利。

對此,美團也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不久前,美團以27億美元收購摩拜,此次招股書上,美團也坦誠地表明,“其自2018年4月收購的摩拜單車自成立以來已產生虧損,無法保證摩拜或其整體業務在未來能獲得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