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今日頭條、騰訊報警的“黑公關”,到底是啥?

誰炮製了黑公關?騰訊和今日頭條雙雙就遭遇“黑公關”事件報案。

騰訊公司稱,近期遭遇了持續、密集、非常規的惡意攻擊,文章普遍缺乏基本論證邏輯,利用各種拼湊的信息和不實謠言抹黑騰訊及相關互聯網產業,存在明顯的“黑公關”操控跡象,騰訊已就近期掌握的一些線索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並將配合公安機關依法打擊。

騰訊公司公關總監張軍隨即轉發該條微博稱,“在高科技行業,頻繁使用黑公關手段,極為不齒,希望所有競爭迴歸陽光之下。”

通常來說,“黑公關”指的是委託公司通過公關公司,通過自媒體等各種發稿渠道發佈競爭對手的黑稿,下游還有水軍等組織的參與

北京動力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上海設有分支機構,可為客戶提供網絡化服務,動力傳播曾為或正為多家國內主流品牌客戶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務,行業覆蓋IT、通信、電商、金融、汽車、地產、快消等諸多領域。工商資料顯示,北京動力公關顧問有限公司註冊資本8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歐麗娜,歐麗娜持有該公司90%的股權。

北京凱米克羅曼斯科技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5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李洋,該公司為李洋全資持有。

騰訊的報案已經有了進展。

6月25日下午1時30分,騰訊公司再度發聲稱,據悉,多名“黑公關”涉案人員已被警方刑拘,部分嫌疑人潛逃境外。“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嗎,奉勸那些踐踏法律紅線者,儘快投案自首。”騰訊公司微博中寫道。

“刑拘”、“潛逃”,讓這場糾紛上升到了一個新層次。

可見的是,騰訊和今日頭條的口水戰近期逐漸升溫。

就在騰訊此番行動前,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近日在朋友圈表示,“若不是這個紕漏,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黑公關是多麼猖獗。近兩個月突然爆發,本想一貫佛系忍忍就算了,但是時候挖根源了。”

此後,二者的公關戰上升到互訴的地步。

今年5月,一篇發佈於某新聞網站的未署名文章《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指責騰訊網遊業務對未成年人的危害。隨後,今日頭條對這篇文章進行了推送。

此事引發了騰訊對今日頭條的起訴。6月1日,騰訊宣佈與“今日頭條”及“抖音”系列產品的實際運營者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暫停相關合作,並於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正式起訴兩家公司,要求索賠人民幣1元。

6月1日當天,今日頭條也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遞交了對騰訊的起訴狀,稱對方“不正當競爭”,要求騰訊賠償經濟損失9000萬元人民幣。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網絡發聲渠道的增多,所謂的網絡“黑公關”事件頻發。

ofo小黃車、360創始人周鴻禕、阿里巴巴等,都曾表示,自己成為“黑公關”的受害者。

去年5月,中山大學互聯網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大數據傳播實驗室主任張志安曾在一篇專欄文章中介紹,“網絡黑公關”往往是那些產品缺乏競爭力的企業,為了惡意破壞行業領先者或直接競爭者的聲譽採取的非法手段,儘管涉嫌損害商譽罪但卻往往違規受益大、違法成本低:可以有效利用網友普遍的心理恐懼感和即刻轉發的擴散效果,輕易毀損對手的品牌美譽度,卻又可以藉助匿名身份或模糊主體的方式來逃避監管和懲治。

但關於“黑公關”,似乎一直難以禁絕。此次今日頭條和騰訊的雙雙報案,或許可以提供一條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