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揣10英鎊闖英國,從洗碗工到英國華人超市大亨

葉煥榮1940年出生於廣東東莞市塘廈鎮,後來舉家遷往香港。1959年,葉煥榮到英國闖蕩,當時身上只有10英鎊。 靠著英國的客家老鄉會,葉煥榮在中餐館做起了洗碗工,解決了生存問題。

30歲時,他已從一名侍應生一躍成為數家頗具規模的中餐館老闆。就在這個時候,他讀到了一篇有關酒店業傳奇人物康拉德·希爾頓的文章。一戰後,希爾頓想買下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家銀行,但賣家不斷抬高價格,他沒能成功。沮喪失意的希爾頓只好先到當地一家旅店落腳,沒想到顧客爆滿,甚至有人睡在大堂裡。希爾頓靈光一閃,乾脆買下了這家酒店,從此深耕酒店業,旗下希爾頓集團的酒店如今已遍佈全球。 希爾頓的故事激起了葉煥榮的共鳴。當時的他新婚不久,已開始對香酥鴨和炒麵感到厭倦。

他身揣10英镑闯英国,从洗碗工到英国华人超市大亨

他決心為中餐館供貨,而不是經營餐館,因為他知道,前者比後者更能賺錢。1969年,他與弟弟葉吉榮聯手,在伯明翰開了首家中式雜貨店。當生意擴展至曼徹斯特時,他把在牙買加開雜貨店的小弟葉利新叫了回來。到20世紀80年代末,葉煥榮已擁有4家大型超級市場,併成為英國大多數中餐館的供貨商,也是英國東方食品最大的進口商。 回顧創業之路,葉煥榮總結自己的成功源自智慧和一點運氣。“中國文化幾千年讓人勤力,我說不是,要勤思,勤勞,要用腦的。”的確,他在重大決策上總是顯示出非同一般的智慧。

很多人都問,為什麼當年榮業行第一家店會選擇開在伯明翰而非倫敦,葉煥榮回答說,“如果你在倫敦,你只是大池裡的小魚,倫敦太大了,如果在倫敦開一家店,人家隔幾條街的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如果在伯明翰,開店3個月所有人都知道了。”另外,伯明翰有相對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只需兩個半或三個小時,榮業行的貨車就能將貨物送達英國四分之三的用戶手中。 榮業行逐漸發展壯大後,終於來到倫敦開設分行,但選址並非市中心的中國城,而是北倫敦。“當時很多華僑說,那裡沒有中國人啊。其實賣中國東西不一定是賣給中國人,光顧我們榮業行的很多都是英國人”,葉煥榮說。

他身揣10英镑闯英国,从洗碗工到英国华人超市大亨

更重要的,北倫敦四通八達,“不論從周邊城市還是從倫敦市中心都很容易開車到達,連牛津的人也來光顧”,葉煥榮笑言,他這是實踐了毛澤東思想路線。

作為統帥全局的大老闆,葉煥榮善於將每個人放在適合的崗位上。在他看來,做行政管理和做生意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生意人也分兩種,一種是管理者,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另一種是做買賣的,這更需要街頭智慧,明白人情世故。

他身揣10英镑闯英国,从洗碗工到英国华人超市大亨

從2000年起,為了鼓勵和資助經濟上有困難的、來自中國、英國本土或海外的華人優秀學子,榮業行設立了“葉煥榮兄弟助學金”,每年資助30人。2004年起,他還每年全額資助3名北大清華的學生到劍橋大學進修;並資助2名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的英國學生前往中國進修。同時,在榮業行工作的華人員工子女,凡是讀大學者,都可以獲得每年1500英鎊的助學金。 談起當初建立助學金的初衷,葉煥榮表示:“以前蔡元培就說過‘教育才能救國’。

國家發展靠人才,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動力。投資人才不是我個人受益,而是未來中國受益。待到這些華人的子弟和中國的留學生學貫中西之後,中國就有了最龐大和國際化的人才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