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鋁製車輪走向世界背後 看中信戴卡的“智造”力量

從普通汽車輪轂,到輕量化鋁輪轂,再到個性化、智能化車輪……隨著需求的變化,誰也說不準未來的汽車輪轂是否會顛覆人們的想象。在數字化時代,或許顛覆與被顛覆就在一瞬間,重要的是,作為製造企業只有駕馭這種應對需求變化的能力,才能久立於不敗之地。

在此背景下,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打造自身的“智造”體系實現了柔性定製能力。這種能夠跟隨客戶需求變化做到不斷創新和應變的能力,使其在全球及國內鋁製車輪市場迸發出空前的能量。

從鋁製車輪走向世界背後 看中信戴卡的“智造”力量

5月23日,由SAP主辦的汽車與智能製造高端峰會在位於秦皇島的中信戴卡舉行,來自各地的部分汽車行業用戶代表齊聚於此,參觀了中信戴卡的智能化工廠,並圍繞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數字工廠的演進以及裝備智造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通過與全球第一鋁製車輪供應商的親密接觸,也引發了我深入的思索,什麼才是驅動中信戴卡車輪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鋁製車輪走向世界背後

走進中信戴卡廠區車間,由各類機器裝備組成的龐大生產線便浸入眼簾。從一塊塊鋁錠被輸送至熔爐,變為流淌的銀色液體開始,直至在另一端成為一件件閃著金屬光澤的靚麗汽車輪轂,整個生產線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非常高。時有看到機械手臂在敏捷操作,卻較少看到人參與到實際生產過程之中。

從鋁製車輪走向世界背後 看中信戴卡的“智造”力量

藉助智能化生產,中信戴卡能夠為用戶提供高度柔性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不同需求的輪轂正是從這裡被生產出來,並走向世界各地的。

如今,已是全球最大鋁車輪供應商的中信戴卡,身上有幾個數字格外惹眼:輪轂年產能達5000餘萬個,國內市場佔有率將盡50%,全球市場佔有率達20%左右;同時作為全球最大鋁製底盤零件供應商,中信戴卡在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中排名第71位;平均每天有1件新專利誕生和新品的立項,每2天則會有一項新品上市。

那麼,具備如此強大的定製化生產和敏捷創新能力,中信戴卡是如何做到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其打造的“中信戴卡DMS數字製造系統”。該系統由智能營銷、智能研發、智能製造、智能經營、智能決策、智能服務六大智造體系構建而成,可以實現覆蓋從客戶需求、營銷、研發、運營、服務到決策的全價值鏈真正“智造”。

從鋁製車輪走向世界背後 看中信戴卡的“智造”力量

中信戴卡CIO黃小兵

眾所周知,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和定製化生產是一對天然矛盾。中信戴卡CIO黃小兵表示,為了將兩者結合起來實現高度柔性製造,中信戴卡以高品質、低成本和高效率為願景目標,以“人、機、料、法、環、數”為關鍵抓手,通過融入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新技術,構築起了精益化、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四化合一”的數字化製造體系,最終實現了高度柔性的智能化製造。

在黃小兵看來,由這六大智造體系所構建的“中信戴卡DMS數字製造系統”,也成為公司得以成功應對國際化市場、多元化產品、全球化製造和同步化研發這四大需求的利器和法寶。

駕馭數字化SAP助一臂之力

事實上,身處數字經濟時代,中信戴卡的成功除了得益於自身的專注、技術及創新能力的積累,以及具備較強能動性和前瞻性目光外,也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數字化合作夥伴的支持。在“中信戴卡DMS數字製造系統””成功研發的背後,有著SAP的一臂之力。

實際上,中信戴卡與SAP已經合作多年,在中信戴卡的信息化發展歷程中一直都有SAP的身影。比如,中信戴卡的業務系統正是以SAP ERP為核心而構建的,包括了研發、生產、物流、採購等在內的強大企業經營管理系統;再如,基於SAP的BI系統,中信戴卡建立起了自身的商務分析能力和決策支持能力等。

從鋁製車輪走向世界背後 看中信戴卡的“智造”力量

SAP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彭俊松

去年,中信戴卡還攜手SAP啟動了自身首個工業大數據項目,這也是SAP在中國的首個真正實現落地的PDMS(預防維護系統)項目,該項目目前還處於推進階段。

對此,SAP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彭俊松認為,對於中信戴卡而言,該項目的價值不僅是為企業構築起完善的數字化系統,更重要的是旨在培養其對於工業大數據的把握及運用能力。

其實,作為全球最大的鋁車輪生產企業和鋁製底盤零件供應商,中信戴卡未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在需求推動下,未來汽車將向著兩個極端的方向發展:一個方向是極端追求個性化,注重駕駛的樂趣,在意產品的外觀、特性以及風格等;另一個方向是極端的商品化,要求圍繞出行社會來打造。

然而,無論未來這兩大方向朝哪個方向發展,都需要用數字化技術來驅動。因此,中信戴卡只有通過打造自身對於工業大數據的把握能力及運用能力,才能從容的應對未來變化。

“不過,工業大數據的挖掘需要一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今天人們看到的或許只是挖掘沙子中的一些元素,未來在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或許就能從中挖到‘鑽石’。比如在產品還未投產前,通過對整個生產線歷史大數據先行進行分析,就會獲知該產品投產後會出現何種質量問題。在這方面,中信戴卡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也將成為其在數字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的事件。”彭俊松說。

號準數字化轉型脈搏

正所謂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德國工業4.0以及中國製造2025深入推進落地的大背景下,縱觀國內數字化工廠的發展,國內汽車工業已經從最初的注重垂直集成的第一代數字化工廠,普遍發展到當前以強調個性化定製的第二代數字化工廠。在這方面,中信戴卡僅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從鋁製車輪走向世界背後 看中信戴卡的“智造”力量

彭俊松在論壇發言中指出,第二代數字化工廠給許多行業帶來重塑和機會,比如在服裝、家電行業,個性化定製概念的落地就如同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但對於汽車工業來講,不得不說第一代和第二代數字化工廠所帶來的提升並不是非常明顯。但隨著第三代數字化工廠時代的到來,其則將為汽車工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和價值提升。

他表示,與第一代和第二代數字化工廠相比,第三代數字化工廠的特點是強調無流水線的模塊化生產。這種生產模式通過大規模採用人工智能、工業大數據、物聯網等多種新技術,不僅對產品本身的形態、可定製性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同時也使得生產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而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些變化也意味著帶來更多的選擇,更短的產品交付週期,以及更加低的價格。

不過,對於車企而言,邁向第三代數字化工廠顯然也存在巨大的挑戰,即車企須將原來的業務流程變為數字+流程的混合驅動方式,這種混合驅動方式要求車企創建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架構,並能夠將生產線上實時獲取到的各種數據進行分析並據此優化組織生產。而車企在建立新的數字化架構方面並沒有先例可尋,只有依靠自己闖出一條路來。

彭俊松強調,第三代數字化工廠除了動態生產線外還有15項技術,分為五個大類。而這五大類技術SAP都有涉及,在這方面,SAP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不同解決方案。

“數字化技術並不存在國界。當前,作為車企應該去充分借鑑歐美製造行業的一些現有經驗,腳踏實地的認識到自己目前所處階段,並制定自己的第三代數字化工廠發展路線圖。”彭俊松建議說。

總的來看,中信戴卡顯然在某種程度上已初步具備了應對需求變化的這種能力,而對於工業大數據的把握、運用以及隨著第三代數字化工廠技術的應用,則將會大大強化這種應變能力。

正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相信這也是中信戴卡的車輪為何能夠走向全球,並從劇烈的市場變化中得以勝出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