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風潮下,缺乏底層代碼安全監管的我們該如何刷新軟件生態?

數字經濟"的春天到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數字中國"。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

"任何'數字經濟'都是建立在軟件的基礎上,沒有軟件的驅動,就沒有數字經濟。"中國軟件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軟件與傳統產業相結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才有了數字經濟的誕生和蓬勃發展。國家戰略引領之下,必將迎來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又一個黃金髮展期。

踏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軟件產業怎樣賦能實體經濟、引領創新發展?常年缺乏底層代碼安全監管的我們,該如何刷新軟件生態,這對於時代來說充滿著機遇與挑戰。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必定與全國、全球宏觀經濟發展大勢密切相關。縱觀近20年發展歷程,我們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順應"第三次浪潮",中國很多軟件企業應運而生;搶抓信息技術爆發式增長機遇期,迅速成長為行業的"大塊頭"。如今,站在"數字經濟"國家戰略的新風口,軟件企業的戰略應當轉型逢其時、合其勢。

必須明確一點,數字經濟的"基石"是軟件,沒有強大的軟件支撐,沒有安全可靠的代碼監管,發展數字經濟無從談起。眼下,互聯網領域的新概念層出不窮,傳統"軟件"這個概念反而被淡化了。其實,不管是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還是日新月異的共享經濟,構成它的核心是什麼?還是軟件!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實際上還是軟件工程的能力。目前,中國雖然有BAT這樣的世界級互聯網企業,卻沒有像微軟這樣的世界級軟件企業。

那我們的機遇和優勢在哪裡?

一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複雜的多樣化應用場景。從經濟到社會,從生產到生活,從城市到農村……每一個細分領域的市場容量都足夠巨大;

二是,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不斷催生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建設等新需求,為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土壤;

三是,中國軟件產業正進入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的過程。據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軟件業務收入達63061億元,同比增長14.2%。GitHub2018年度重磅報告也披露,來自中國的開發者貢獻超強,穩居第二。中國有600萬程序員,這是發展數字經濟最核心的動力源。

站上風口,搶抓機遇,打造專注於軟件開發領域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構建軟件產業新生態,開拓數字經濟新藍海。

解放兩端,賦能"智造"

從智能製造發展的國際趨勢來看,無論是德國"工業4.0"戰略還是美國"工業互聯網"戰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是共同特點。以江蘇為例,其以實體經濟見長,製造業總產值超16萬億元,約佔全國1/8、全球3%左右。江蘇省"十三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和《中國製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明確提出,推進製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快智慧江蘇和製造強省建設。

問題在於,如何精準對接"供給"與"需求"兩個端?軟件產業有其特殊屬性,國內85%的軟件公司是員工不足百人中小企業,長期為打單"活下去"發愁,很難全力投入研發核心技術。減少溝通成本、消除生存焦慮,將中小軟企的生產力解放出來,是整個行業必須解決的"痛點"。

我們現在繼續的是一個完全透明公開的互聯網+軟件交易平臺,把軟件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管起來,進而迭代成為軟件行業的生態平臺、大數據平臺以及產業互聯網平臺。

搭建應用場景,把軟件工程的能力賦能給中國廣大的中小軟件企業,提高其交付能力和質量;對於需求端企業,幫助定製解決方案,鏈接最具性價比的軟件供應商,還可對軟件造價和質量科學評估,對開發進度和運行維護進行專業監理。幫助供需雙方建立一個互信機制,多快好省、解放兩端、雙向賦能。

當下,全國各地都在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很多省市還專門設置了"大數據局"。可以預見,未來政務軟件採購的需求將越來越大。

中國軟協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GDP排名前50城市的軟件相關投入約為329億元,在總體公共預算中佔比僅為0.5%,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未來打造"智慧城市"、建設"數字政府",是中國軟件企業面臨的重大機遇,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巨大增長極。

但軟件不像硬件設施、建築工程,造價成本、質量好壞一目瞭然。很多供應商推銷時吹得天花亂墜,用起來卻到處是BUG。往往過了幾年,軟件系統就因缺乏運維而"崩潰",只能再掏錢購買,重複投入造成巨大浪費。至於軟件產品質量好壞,政府不具備軟件開發、產品質量、運營維護等專業鑑別能力,往往採取"最低價中標"傳統方式,形成"低價—低質—低服務—低水平重複採購"的"怪圈"。

誰來打破這個"怪圈"?同樣這需要打造一個覆蓋政府信息化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服務平臺。例如,數字經濟的"底座"是軟件代碼,解放號通過代碼大數據給國內軟件企業精準"畫像"。未來,軟件值多少錢,質量如何,軟件代碼中存在哪些潛在漏洞……都將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給出參考標準。

有了這個平臺,未來政府採購需求都能在一朵"雲"上集中和釋放。在招投標階段,通過大數據畫像精準對接軟件企業,招投標時間將縮短30%以上;項目實施階段,提供專業化監理諮詢服務,確保開發過程不跑偏;到了驗收環節,提供專業在線驗收服務;到了使用環節,還將提供進行運維服務和軟件資產的管理。真正實現"花最短的時間,找到最合適的軟件供應商,保證項目按時完工投用"。

從行業現狀來看,軟件業尤其是應用方案類的軟件開發,面臨著驗收週期長、定製化開發量大、軟件代碼複用率低、供需雙方資源不適配等難點。軟件行業本身也需要進行互聯網化的改造,需要一個軟件產業互聯網平臺,將生態鏈的各方連接在一個平臺上,實現高效化、普惠化。解放號的"航向",是打造專注於軟件開發領域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構建軟件產業新生態,真正讓"軟件定義世界"。從基礎開始,逐步刷新軟件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