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裡的“智造”變局|梅州擬3年完成技改投資逾255億

车间里的“智造”变局|梅州拟3年完成技改投资逾255亿

二十四臺高度自動化設備運行,薄如蟬翼的銅箔閃爍著光澤,成卷的銅箔成品等待檢測。從山區出發,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性能銅箔將走進比亞迪、新能源(ATL)等知名的鋰電池生產廠家。

10多年間,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到國內首家進入資本市場的銅箔專業生產企業;從完全依賴外國進口設備到自主研發、改良設備,再到制定國家、行業標準。嘉元科技正是通過創新驅動,激活發展動能。

以嘉元科技為代表,梅州市工業企業實施創新發展、技術改造的氛圍漸濃。工業技術改造是廣東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八大抓手之一,梅州市近年來積極探索,先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企業技術改造。

近日,梅州印發《梅州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鼓勵、支持、引導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1.企業迎來“技改潮”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今的嘉元科技,已成長為國內鋰電銅箔產能第二大的專業製造廠家,初步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去年嘉元科技實現產值超6億元,各項指標連續三年實現30%以上的高速增長。”嘉元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正在實施投資7.2億元、分三期建設的年新增15,000噸高性能銅箔技改項目。項目完工後預計實現年產值20億元、利潤2億元和上繳稅收1.2億元以上。

實體經濟是根基,創新驅動是核心。從當前的企業發展趨勢來看,技術改造正推動梅州市制造業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像嘉元科技一樣,梅州市不少工業企業希望通過技術改造來謀發展、促轉型。

傳統制造業正在迎來鉅變。梅州伊利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去年投入800多萬元,安裝了自動裝箱機及碼垛機,實現了後段包裝的自動化改造;豐順縣培英電聲有限公司完成“汽車影音智能化生產示範技術改造項目”;寶豐陶瓷增強主產業的技術裝備和信息化融合能力……

“技改熱潮在興起。”梅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梅州市把工業技術改造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為此,梅州積極探索,結合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的政策。

近年來,梅州市不斷“加碼”,從實施園區提質增效、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民經26條”、創新發展“八大抓手”等系列政策措施,激活工業存量,做實工業增量,實現企業規模與效益雙“倍增”。

數據顯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梅州近年來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加速跑”。2014年完成工業投資增長54.8%,技改投資增長58.7%。2015年完成工業投資208.84億元,增長59.8%,增速全省第一;技改投資98.77億元,增長90.3%,創下十年來的新高。

當前,製造業正由資源等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向高端製造

“轉身”,技術改造是一種有效的增量投入,目的是引導存量調整,減少產能過剩,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產業成長。

“經濟發展的短板在工業、潛力在工業,出路在工業。”梅州市經濟觀察人士指出,梅州優勢傳統產業存在大而不強,品牌不亮;群龍無首,產業集聚度不高;貼牌生產,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通過工業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集聚發展,是必由之路”。

车间里的“智造”变局|梅州拟3年完成技改投资逾255亿

2.“舊家底”改出新效益

與過去忙碌的景象相比,豐順縣泰昌電聲元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安靜了許多。一臺臺自動化設備衝壓、打模,一個個揚聲器支架模具快速成型。在自動化焊接車間,產品精度控制在0.01毫米範圍內。

“去年技術改造、設備升級就投入過百萬。”豐順泰昌電聲廠廠長徐易說,以往的衝壓機需要人工填料、衝壓,現在只需輸入生產數據即可自動填料,一個人可管理6臺機器,生產效率提升超過70%。

從小作坊到“機器人”,電聲產業迎來了轉型升級。目前,豐順縣運用智能化裝備的企業約20家。相關專家表示,技術改造不僅有助於企業緩解技工短缺的困境、應對上漲的勞動力成本,同時能更好地滿足現代生產的標準化要求,創造更大的產能,有助於解決目前面臨的土地、環境承載能力等問題。

目前,梅州市的工業結構仍是以資源型工業為主,結構有待優化。從六大支柱產業而言,菸草、電力行業受政策調控影響大,電力、建材、礦產加工等產業均屬資源依賴型產業,產業鏈短,缺乏具有“榕樹效應”的大型骨幹企業,同時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工業還未崛起,難以支撐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行業人士建議,要妥善處理好“增量崛起”和“存量變革”關係,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根據《方案》,梅州市突出激活存量與做實增量相結合,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相結合,創新驅動和新舊動能轉換相結合。從今年起至2020年,梅州市力爭每年引導超過100家工業企業實施技改,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5%左右,累計完成技改投資255億元以上。

梅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方案》著力引導企業重點投向消耗低、用地少、效益高的優質項目,突出支持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重大製造業項目及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支持建材、電聲、汽車零部件、礦產、陶瓷、機電、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優勢傳統產業應用信息化等先進適用技術升級改造,推動高端裝備製造、高端電路板、新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先進製造業和新興產業擴大技術改造投資。

智能化成為一大亮點。梅州市以提高裝備智能化率、成果轉化率、勞動生產率、產品優等率等為主攻方向,推動現有產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支持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動生產裝備數字化,開展智能工廠培育試點。至2020年末,累計新增智能化技術改造示範企業 15 家。

同時,支持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服務平臺,至2020年實現40%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為企業技術改造提供技術支撐。重點圍繞高端電路板、新材料、電聲、機電製造、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梅州將選取符合條件的企業作為規模與效益倍增試點。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將強化生產性服務業對製造業支撐作用,發揮梅州工業設計中心作用,大力推動工業設計與產業融合發展工作。

3.精準施策瞄準“五大服務”

近年來,依託政策的引導扶持,傳統產業機電製造業整合資源,加快行業重組,促進企業發展壯大,成功突破了百億大關。從2013年57.94億元到2016年113.94億元,產業總值幾乎實現了“翻一番”。

翻開《方案》,今年至2020年,梅州將整合省、市扶持企業技術改造財政專項資金,主要採用股權投資、事後獎補等方式,重點支持設備更新與智能化改造、企業“小升規”和倍增計劃試點企業擴產增效。市財政每年安排 5000 萬元,用於支持企業設備更新、技術改造風險補償資金、倍增計劃試點企業擴產增效、企業“小升規”等專題。

在支持企業設備更新上,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設備更新項目,按其新設備購置額的20%以內給予獎補。對企業購買具有三軸及三軸以上可重複編程的機器人的,按機器人實際購置金額的30%以內給予獎補。在“小升規”專題中,鼓勵小規模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對首次達到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

梅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技術改造普惠性事後獎補政策享受範圍已放寬到年主營業務收入1000 萬元以上工業企業。

融資難是許多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方案》指出,要建立和完善與金融主管部門的工作聯動機制,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調整信貸結構,增加製造業信貸佔比,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業發展方向的重點工業企業和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實行差異化信貸政策;推進政銀企深化合作,將技術改造風險補償資金擴大至5000萬元;建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清單,推進金融機構、企業的信息互通。

《方案》指出,各縣(市、區)應劃設工業用地控制線,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應充分保障工業用地供給,優先安排支持優質工業技改項目。鼓勵企業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按照市已出臺的政策給予補貼。

车间里的“智造”变局|梅州拟3年完成技改投资逾255亿

工作目標

從2018年起,梅州市力爭再用3年左右時間,推動全市先進製造業和優勢傳統產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2018—2020年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5%左右,累計完成技改投資255億元以上,引導超過3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

●2018年引導超過1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81億元,同比增長5%。

●2019年引導超過1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85億元,同比增長5%。

●2020年引導超過1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89億元,同比增長5%。

發揮技改槓桿作用

激發工業發展活力

當前,全國工業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傳統行業普遍面臨著國際競爭加劇、市場價格下跌、經營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多等問題,下行壓力加大。發展出路在於加速轉型升級,梅州市在此時出臺了《方案》,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正是抓準了“牛鼻子”。

工業技改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過技術改造,促進企業生產裝備、技術、效率、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促進傳統行業煥發生機、新興產業茁壯成長,從而提升工業整體競爭力。同時,技改投資還能改善供給調結構、擴大需求穩增長,可謂是一舉兩得。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近年來,梅州市創新發展的視野更寬、路子更廣,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民經26條”、創新發展“八大抓手”等政策相繼出臺,堅定了企業加快振興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早在2014年,廣東就在全國率先編髮了首個省級技改指導目錄,明確了重點支持範圍,同時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庫。對於職能部門而言,應當強化服務導向,找準政策的切合點,盡心盡力為企業協調解決各類實際問題,讓企業少走彎路、減少成本;對於企業而言,應當加快發展,將政策動力轉化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同時,梅州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發展新興產業與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堅持技術創新與技術改造相結合,堅持壯大骨幹企業與發展中小微企業相結合,促進技術改造由生產製造環節改造向研發、設計、服務等領域全流程改造轉變,由企業改造向產業鏈改造轉變。

技術改造看似前期投入巨大,所取得的效益卻是倍數增長。如今,工業技改已經成為支撐工業平穩發展的重要新生力量。梅州應該緊緊抓住機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鳳凰涅槃,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馬發洲

【來源】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