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機構投資泡沫史,讓你看懂投資(一)

歷史給我們的教訓總是非常清楚,然而能將教訓轉化為經驗的卻少之又少,在股市中尤其如此。

在對股票進行定價時,可能並不是基於標的公司本身的價值體現,而投資者中流行的觀念可能而且經常是起關鍵作用的因素。在這些經驗教訓之外,更多決定市場走向的其實是人性本身(賭博心態),終究逃不過狂熱、僥倖、逃離、低迷這些階段的循環。牛市、熊市一直都在,不同的是誰吃掉誰。

華爾街的機構投資泡沫史,讓你看懂投資(一)

機構心智健全

時至20世紀90年代,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機構交易量已佔到了所有交易量的90%以上。人們恐怕會以為專業人士思考問題時,既講究實際又精於計算,他們的存在會保證不再出現歷史上曾有過的過度狂熱行為。

然而,20世紀60~90年代,專業投資者卻參與了好幾次不同的投機運動。在每一次運動中,專業機構都積極競購股票,之所以如此,並非因為他們覺得根據堅實基礎原則所購股票的價值被低估了,而是因為他們預計會有更傻的傻瓜以更高的價格從他們手中接過那些股票。這些投機運動與現今股市直接相關,所以我想,你會發現這次機構之行尤其有用。

60年代狂飆突進

1、“新時代”:增長型股票熱/新股發行熱

華爾街的機構投資泡沫史,讓你看懂投資(一)

1959年,我進入華爾街開始了職業生涯,我們就從這一年開始機構之行吧。在那個時候,“增長”是個有魔力的字眼,有著近乎神秘的含義。增長型公司,如IBM和德州儀器,市盈率都在80倍以上(一年以後,它們的市盈率分別變成20多倍和30多倍)。

當時,誰若質疑這樣的估值不合理簡直會被視為異端。雖然根據堅實基礎原則對這樣的股價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但投資者相信買家仍然會熱情地支付更高的價錢。對此,凱恩斯勳爵一定會在經濟學家死後都必去的地方,靜靜地頷首微笑著。

我回想起一件事,情景彷彿就在眼前。我們公司的一位高級合夥人一邊搖著頭一邊承認說:在他認識的人中,沒有任何記得1929~1932年股市崩盤往事的人會去買入、持有這些高價成長股。但在市場上,那些雄心勃勃、不守常規的年輕人卻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華爾街的機構投資泡沫史,讓你看懂投資(一)

《新聞週刊》引用一位經紀人的話說,“投機者以為無論自己買入什麼股票,都會在一夜之間翻倍,可怕的是,這種事居然真的發生了。”

更糟糕的事還在後面。在這狂飆突進的60年代,投資者對所謂太空時代的時髦股票貪得無厭,公司發起人便熱切地滿足著投資者的渴求,大量發行新股。在1959~1962年,新股發行量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新股發行熱在程度上可與南海泡沫時期相匹敵,遺憾的是已揭露的欺詐性做法也不亞於南海泡沫時期。

期贏家

羅賓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