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梅雨季節,新朋老友來到金陵。這個季節算不上一年當中最美的時候,但這樣的季節頗有江南意味,可以讓人放慢節奏,放鬆心情,感受一下江南特有的柔美景色。一滴滴水珠,劃過屋簷,淋溼烏衣古巷,朱雀橋邊。這就是古城的梅雨夏日,我們乘著涼意,聚會這裡,探討藝術史與藝術史學的話題。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開幕式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籌備半年有餘的“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於今天上午在南京藝術學院逸夫圖書館開幕。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南京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管向群致歡迎辭)

開幕式上,南藝黨委書記管向群致歡迎辭。他說為召開好這次藝術史研討會,學校給予大力支持,在籌備過程中,我們得到兄弟院校的專家學者及學界朋友的廣泛支持,為此由衷感謝大家。南藝是國內藝術院校較早設立藝術史論學科的院校,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美專就設立有史論研究室,開設較為全面的史論課程。新中國以來的70年,南藝的史論專業教學始終沒有中斷。2004年創辦的藝術學研究所正是在這一辦學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之後,又與新創辦的人文學院和文化產業學院形成互補,進一步推進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學術致辭)

南藝校長劉偉冬在學術致辭中說,2011年藝術學升格為門類學科,此後藝術學理論學科進入學科體系的構建階段,探討藝術學理論學科的藝術史界域和內涵話題,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在廣大藝術學人的努力下,湧現出一批批重要的學術成果,經過七年的建設已經進入到平穩的發展期。他認為,當前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發展應該注重紮實的史論基礎研究,充實學科內涵。特別是藝術史,如今被列為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並作為史論評基礎的研究核心,應當引發學界的高度重視。我們舉辦這次藝術史論壇已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朱青生教授打來電話,希望將此次論壇的綜述推薦到明年3月在日本東京舉辦的世界藝術史大會上進行交流。我們學校有信心辦好論壇,為藝術學界打造好高端學術平臺。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凌繼堯教授致辭)

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名譽會長,東南大學凌繼堯教授致辭表示,此次論壇主題貼切,真實地反映了藝術史學科在當前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他認為藝術史研究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但對於藝術史的觀念和研究方法則需要深入探討。如果我們把藝術看作是藝術世界的話,那麼世界史的研究方法值得藝術史研究借鑑。書寫世界史沒有必要,我們也不可能把全世界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歷史都寫進去,只能選擇有世界性影響的主要事件、人物、國家和民族。世界史通過對複雜的世界歷史進程的研究,特別是通過對影響人類進程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再現人類生動豐富多彩的圖景。這像書寫世界史一樣,需要回答四個問題,一是敘事的對象是什麼;二是藝術史是如何發展的;三是這種發展的動力是什麼;四是各種藝術門類的共性與特性是什麼。可以說,藝術史學科的發展,為我們的討論展現了廣闊的空間。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致辭)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南藝研究院夏燕靖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第一天發言環節

開幕式後,進入發言環節。會議早、中、晚圍繞“藝術史內涵和外延”、“藝術史學科建構與整合”、“海外研究範式與中國藝術史研究”三個議題進行學者發言,專家學者發言湧越,聽眾提問一針見血,可謂百家爭鳴。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摘錄、總結概要如下:

邊界——存不存在?

藝術史和門類藝術史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各自為政,還是相互包容?對“大”、“小”藝術史如何區別,究竟意義在何?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王一川教授大會發言)

王一川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首先發言,他的問題是藝術學理論學科該怎樣興建,是否可以建立一門可自如跨越藝術門類史鴻溝的普遍性藝術史?首先是藝術觀念的誕生,然後是藝術門類史書寫的現代發生。但藝術觀念與藝術門類史書寫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協調。藝術學理論學科下的藝術史書寫的根本點在於,從藝術理論出發去探究或反思藝術史,即以論出史。相對而言,各藝術門類史的根本點在於把握其自身門類藝術發展規律。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廣西藝術學院李永強教授大會發言)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池瑜教授互動發言)

陳池瑜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對此看法不同,他在討論時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現在各種藝術學年會都提到過類似問題,比如博士生寫畢業論文,寫顧愷之就被認為是美術史研究,不是藝術史研究。學術研究和評估中也出現這個問題。西方人講的藝術史是固定的,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藝術史。但我們關於藝術史這一概念的認知本身是經過一個演變的,20世紀初期的時候,美術剛剛翻譯過來,也是廣義的,後來才逐漸變成繪畫、雕塑、建築和工藝美術。其實,中國美術史概念很明確,但藝術本身是廣義的,藝術學理論肯定也是廣義的。的確,一篇文章能夠把美術、音樂、電影等全囊括進來,根本不可能。現在的做法應是,第一,重視藝術史學理論、藝術學哲學研究;第二,藝術學理論現在要做具體的研究,包括史學觀念和理論架構的研究,這樣可以實實在在,有材料。


跨界——跨是不跨,哪些能跨?

如何跨,彷彿在史學研究中都面臨著尷尬。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南藝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程雅娟副教授大會發言)

關於“大、小”藝術史的人為區別,程雅娟副教授(南京藝術學院研究院)認為自已這些年從事絲路藝術史專題研究,關於門類藝術史與藝術史的關係,其實真正在做研究過程中並沒有對這一關係進行那麼嚴格的區分,可能更多探討的是區域藝術史和藝術史的關係。比如,絲路藝術史專題研究是跨越歐亞大陸的藝術史研究,這是非常具體的區域藝術史研究。絲綢之路作為藝術史研究,走到了西域,再不往西方走了,這就是問題,但是區域侷限不是門類藝術史造成的侷限。而是因為中亞區域研究都被法國、俄羅斯利用殖民地考古在做。但我們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可以進行中西方藝術史研究方法的比較研究,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其實西方藝術史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善的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這點我們可能是無法否認的,然而中西方藝術史有著截然不同的哲學基礎和人文基礎,故而研究的方法在視角、框架、領域均形成了不同的關注點乃至差異,這說明藝術史需要從不同點和共同點進行具體考察。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周憲教授大會發言)

周憲教授(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在談到自己在促進跨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經歷時說,跨界中“跨與不跨”“跨到何種程度”,彷彿都面臨著尷尬問題。再者,周憲教授也提出了他的藝術史觀,藝術史是在說故事,所有藝術史家跟小說家沒有什麼太多的區別,他們都是在藝術史中間的各種材料中作出選擇,決定材料的用與不用。因此,敘事是藝術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藝術史家與小說家很相似,更重要的是,從知識學角度講,知識是要通過敘事來建構的,沒有敘事就不可能建構起某一知識。第二個問題是從潘諾夫斯基開始,作為物的純粹學問,藝術史研究可以以諸種藝術問題為指引,卻不對這些問題本身加以思考。此時,它可以理解風格標準及其彙總,卻無力去理解種種樣式原則,以及由它們所形成的合力。後者屬於更深層次的知識,研究者必須對那些已知的和既定的問題有著更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藉助於藝術理論所構築的基礎和專門問題體系。我們從藝術史理論學科角度講,當然是把潘諾夫斯基講的作為闡釋藝術史,看成是我們努力的方面。周憲教授還講到,在我們對各種現象進行解釋的時候,實際上存在兩個不同的層面,第一做表層解釋,不注重理論;第二做深層解釋,需要理論的武器。其實潘諾夫斯基講的就是這個,用詹姆遜的說法是有四種深層理論,驗證法、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符號學。周憲教授也提出,事實上遠不止這四種理論,我們應該從更多的角度來探討藝術演變的規律,對藝術演變的原因做複雜性解釋。


構建藝術史——從方法到認識,到底是在中國立場上,還是在西方立場上?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黃宗賢教授大會發言)

黃宗賢教授(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在《“失語”症候與話語重構——關於中國藝術史學科的思考》發言中,談到近代以來,中西藝術研究效應的不對等現象。特別是在當代藝術的發展中,西方藝術理論範式與創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過濾器”,一些理論概念範式經過過濾器之後,彷彿才有存在的合法性。但確實,我們在藝術史論研究中也缺乏了回應現實的擔當和能力。如何建構?加強交流對話和建構的最根本的方面是通過資源與能力的挖掘,進行從方法到認識的轉換,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建構中國藝術史研究的範疇體系,特別要加強中國傳統藝術重要範疇的當代性闡釋與轉換;二是要挖掘中國傳統藝術史文本書寫中的史、論、法、品、評混合型、集合體的優勢,吸收新藝術史的研究的方法,構成一種史論結合的研究模式;三是要強化關注歷史、回應現實、重在創新的態度和能力。藝術歷史史實的梳理並非是藝術史研究的全部,一般文化藝術產品與現象的研究,終究關涉到人在這些作品中的價值。在討論階段,面對提問黃宗賢教授也做了具體闡述。他認為我國古代已有一些成熟完善的研究範式,如何利用這些根植於中國傳統文脈的理論範式,轉化它們使其變得有效而符合當下理論研究的需要。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中國藝術研究院孫曉霞研究員大會發言)

孫曉霞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也談到如何對待來自西方現代藝術概念及其核心命題。藝術是審美的,這構成了整個藝術體系的主導型命題,並在西方美學與藝術理論中發揮著持續影響。現代藝術體系成為當下中國藝術學學科建制所參照的重要體系模型,也帶來啟示:一,超越西方的現代藝術觀,前提是中國傳統藝術理論與西方現代藝術之間的的巨大異質性;二,迴歸感性學、審美論,她特別希望相關研究能從本土理論需求出發,形成一套開放的,多緯度的價值判斷系統,將中國藝術體系置於一個更新與蛻變的學科結構中再塑,為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藝術學理論體系提供歷史依據與理論支持。


圖像與觀看——藝術史研究的當下視角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尹吉男教授大會發言)

尹吉男教授(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著重闡述了“圖像”與“觀看”的藝術史考察問題,他提出“圖象與觀看”是藝術史的一項認識論。比如,我們看到圖像,如作品,實際上不能完全判斷是不是原作,保守的說法可以是原作也可以是贗品。因為圖像本身並非永遠是真的,但是如果看到一個實物的時候,到底是真還是贗品則無法判斷。比如對於複製品,該如何看?印刷術發明後,使得贗品流通變的非常普遍,這也是中國史研究的問題,涉及到圖像問題包括美術史。當然,一般藝術史觀念,涉及到幾種觀看方式,究竟是針對真跡的觀看,還是針對複製品的觀看,抑或是針對贗品的觀看,每一種觀看是不一樣的。“鏡中之像”就呈現了自我圖像,卻並非自我本身。所以說,很多的觀看是由於某些觀念或者固定的結論而給定的,這種固定妨礙我們面對研究對象做一個新的觀看。由於考古學介入,特別是在21世紀的中國,考古學式的觀念變得非常主流。其實藝術史哪怕是高於圖象史,其實也經過了三個過程,一是有作品的歷史、有圖象的歷史;二是有發現的歷史,如果一個歷史沒有被發現,那它作為被觀看的歷史則是不能成立的;三是觀看的歷史,這裡不是指普通的觀看,而是首先要有考古學式的觀看、藝術學式的觀看。就像周憲教授的總結:沒有觀看什麼東西都不存在,圖象沒有歷史,即圖象沒有被發現,自然也不會成為我們的欣賞對象。在隨後的報告中,中央美術學院黃小峰教授,上海美術學院張長虹教授也都依據圖像解說,討論了藝術史的問題。


元藝術史、藝術哲學——究竟如何構建藝術史及藝術史學科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李新風教授大會發言)

李新風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發言的主題,是關於元藝術史的思考。這涉及到藝術史哲學問題的討論,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國外社會科學文摘介紹藝術史哲學的研究問題,探索科學的藝術史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成就,它的意義和界限是什麼等等。他在1993年和1999年前後有兩年的時間到日本訪學,注意到日本學術界的現象,研究藝術史或者美學或者藝術理論研究的學者,很多人都特別的關注藝術史哲學學科,出版的這樣的專著就很多。他在上個世紀90年代進行元藝術史研究的時候,也曾經把藝術史哲學作為元藝術史裡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進行過設想、探討,並在《文藝研究》1996年第4期發表過一篇文章《藝術史哲學初探》。但是今天,李新風教授想從元藝術史視角或者說從今天藝術史學科理論角度提出元藝術史學科概念,嘗試將今天我們所說的有關藝術史這門學科的所有元科學的思考都歸結到元藝術史學科概念中,探討藝術史研究對象、學科目標、學術使命和研究範式、研究類型等等。

所謂的元藝術史,就是要把藝術史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進行研究,作為一個專門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這有兩種明顯不同的研究趨向:一個主要是從哲學角度進行反思,即反思最基本的元理論問題,從而上升到哲學層面,形成藝術史哲學。另外一種趨向,是用一種實證或者自然科學的方法,比如社會體制、社會功能,甚至統計學等。像這樣的研究,用藝術史哲學來概括就不太準確,是否可以稱之為狹義的藝術史科學還是未知。如果可以成立的話,關於藝術史的探討,這兩者加起來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藝術史。李新風教授認為這次南藝組織關於藝術史的探討,其實就是把藝術史作為專門的研究對象,大家集中來探討,這都屬於元藝術史的一種思考,這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他今天提出元藝術史概念,也是想對其30年前提出的元藝術史學這樣的一個設想做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李新風教授說當時雖然提出元藝術史包括元藝術史哲學、元批評學,但是想的還不夠清晰,尤其那時候藝術史還沒有成為一個學科,沒有這樣特殊的語境,在今天情況下,成為二級學科方向後,重構藝術史,主要是指綜合藝術史、一般藝術史,在這種情況下,元藝術史怎樣設想,與元藝術史學或者藝術理論是一種什麼關係,都需要重新規劃和思考。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院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研究院仲呈祥教授大會發言)

仲呈祥教授(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院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研究院)與李新風教授不約而同的都從哲學的角度來對藝術史學科構建問題提出看法,仲呈祥教授以哲學辯證方法解讀了藝術史學科教學與其包含的門類學科教學的矛盾,他認為每一個藝術門類的歷史,都是這個藝術門類具有個性的歷史,而我們講的藝術史,可能是貫通各個藝術門類的歷史,並抽象總結出一種具有普遍規律性的知識。兩者不應衝突,而應兼容整合,和諧共進。關於高校建設藝術學學科問題,他指出每一個高校建設藝術學包括藝術史學學科的時候,都要弄清楚自己學校的傳統,走一條中國特色的藝術學學科建設的健康之路。


藝術經濟史——一個繞不開的史學話題,又是藝術史研究的主題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南京藝術學院李向民教授大會發言)

李向民教授(南京藝術學院)以鮮明的觀點闡述經濟學研究融入藝術史的話題,他說,自己本來是學經濟史的,同時在研究藝術史,在研究經濟史過程中發現有意思的材料,承載了藝術史也承載了經濟史。在去年藝術學年會上提出藝術的起源其實和經濟活動是密不可分的,他覺得從經濟的角度也可以來研究藝術的起源問題。儘管作為藝術家往往不太願意談論金錢和市場,但是很多歷史事實沒有辦法割裂,這些內容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把社會分成幾個部分來說,就包括經濟部門和意識形態生產部門,從大的方面來看,經濟部門必須要對藝術生產這些領域進行贊助和支持,我們把它大而化之稱為贊助,這樣的劃分,藝術產生過程與經濟發生的關係非常密切。例如,到了南宋以後在國家藝術贊助逐步開始衰落的時候,江南地區出現越來越多的富裕地主。宋元明清一直是這樣,鼎盛時期是到了乾隆年間的揚州鹽商,他們成為對中國藝術贊助最有力的群體,不僅僅贊助某一門藝術,對於我們所有能想到的各門類藝術,他們都做了重大的貢獻。可以說如果沒有揚州鹽商的支持,可能崑曲樣式都不會存在。就歷史而言,中國的藝術贊助從過去朝廷和私家贊助,逐步轉變為公共市場對藝術的支持。我們研究藝術史,可以有哲學的、文學的、甚至人類社會學,但如果我們開拓視野,從更多的資源發掘藝術史的養分,可能會得出更加有意思的結論,更好的擺脫原來門類史對我們的一些束縛。


藝術史的境界——可以有多元構成,也就有了多元形態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南京藝術學院謝建明教授大會發言)

謝建明教授(南京藝術學院)各高校專家學者來到南藝進行學術交流為我們提供了好的研究視野。參加學術論壇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無論是青年學生,還是教授博導都應該參加學術交流,否則如何進步,瞭解學界新的面貌呢?我估計今天在座的年輕朋友和教授們都是這樣的想法。所以說,我們不僅要表達思想,還要表述思考的過程。我們論壇題目叫“邊界與跨界”,題目非常好,我非常欽佩,這反映出我們對學科和學術研究的新認識。如今,是數字化世界,跨界與邊界不能忘記主體還有科學,沒有科學,我們馬上回到舊石器時代,自然也沒有說明先進的藝術可言。英國哲學家提出,闡述科學到底能起什麼作用呢?當然,科學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但也是一種阻礙作用,科學和藝術支持了我們美好的生活,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靠科學與藝術的支撐。但因為科學發展、數字化發展,生活的詩意和美感逐漸在減少,我們的生活處在一種邊界和跨界的時代,反應生活的藝術,同樣也面臨著這個問題。如是說來,藝術史研究不能迴避這樣的現實,這樣的藝術史可以說是“大藝術史”,絕不是門類藝術史可以涵蓋的。所以我在想,我們的藝術學研究要有多學科專家的加入才會有所突破。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一)

(杭州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院陳星教授大會發言)

“邊界與跨界:2018•藝術史學科發展研討會”全天內容實在太多太多,發稿在即,我們只能先選部分發出。以上內容為論壇紀實之一,有關電影史學、藝術史學建構方法論等等,以及晚間的青年論壇內容將接續推出。

| 文案:付曉彤 許欣悅 王思雅 |

| 排版:張潔寧 |

| 攝影:楊一洲 張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