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梅雨季节,新朋老友来到金陵。这个季节算不上一年当中最美的时候,但这样的季节颇有江南意味,可以让人放慢节奏,放松心情,感受一下江南特有的柔美景色。一滴滴水珠,划过屋檐,淋湿乌衣古巷,朱雀桥边。这就是古城的梅雨夏日,我们乘着凉意,聚会这里,探讨艺术史与艺术史学的话题。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开幕式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筹备半年有余的“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于今天上午在南京艺术学院逸夫图书馆开幕。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管向群致欢迎辞)

开幕式上,南艺党委书记管向群致欢迎辞。他说为召开好这次艺术史研讨会,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在筹备过程中,我们得到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及学界朋友的广泛支持,为此由衷感谢大家。南艺是国内艺术院校较早设立艺术史论学科的院校,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美专就设立有史论研究室,开设较为全面的史论课程。新中国以来的70年,南艺的史论专业教学始终没有中断。2004年创办的艺术学研究所正是在这一办学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又与新创办的人文学院和文化产业学院形成互补,进一步推进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学术致辞)

南艺校长刘伟冬在学术致辞中说,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此后艺术学理论学科进入学科体系的构建阶段,探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艺术史界域和内涵话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广大艺术学人的努力下,涌现出一批批重要的学术成果,经过七年的建设已经进入到平稳的发展期。他认为,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应该注重扎实的史论基础研究,充实学科内涵。特别是艺术史,如今被列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并作为史论评基础的研究核心,应当引发学界的高度重视。我们举办这次艺术史论坛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青生教授打来电话,希望将此次论坛的综述推荐到明年3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艺术史大会上进行交流。我们学校有信心办好论坛,为艺术学界打造好高端学术平台。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凌继尧教授致辞)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名誉会长,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致辞表示,此次论坛主题贴切,真实地反映了艺术史学科在当前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他认为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但对于艺术史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则需要深入探讨。如果我们把艺术看作是艺术世界的话,那么世界史的研究方法值得艺术史研究借鉴。书写世界史没有必要,我们也不可能把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都写进去,只能选择有世界性影响的主要事件、人物、国家和民族。世界史通过对复杂的世界历史进程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影响人类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再现人类生动丰富多彩的图景。这像书写世界史一样,需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叙事的对象是什么;二是艺术史是如何发展的;三是这种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四是各种艺术门类的共性与特性是什么。可以说,艺术史学科的发展,为我们的讨论展现了广阔的空间。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致辞)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南艺研究院夏燕靖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第一天发言环节

开幕式后,进入发言环节。会议早、中、晚围绕“艺术史内涵和外延”、“艺术史学科建构与整合”、“海外研究范式与中国艺术史研究”三个议题进行学者发言,专家学者发言涌越,听众提问一针见血,可谓百家争鸣。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摘录、总结概要如下:

边界——存不存在?

艺术史和门类艺术史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各自为政,还是相互包容?对“大”、“小”艺术史如何区别,究竟意义在何?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大会发言)

王一川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首先发言,他的问题是艺术学理论学科该怎样兴建,是否可以建立一门可自如跨越艺术门类史鸿沟的普遍性艺术史?首先是艺术观念的诞生,然后是艺术门类史书写的现代发生。但艺术观念与艺术门类史书写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协调。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的艺术史书写的根本点在于,从艺术理论出发去探究或反思艺术史,即以论出史。相对而言,各艺术门类史的根本点在于把握其自身门类艺术发展规律。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广西艺术学院李永强教授大会发言)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池瑜教授互动发言)

陈池瑜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此看法不同,他在讨论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现在各种艺术学年会都提到过类似问题,比如博士生写毕业论文,写顾恺之就被认为是美术史研究,不是艺术史研究。学术研究和评估中也出现这个问题。西方人讲的艺术史是固定的,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艺术史。但我们关于艺术史这一概念的认知本身是经过一个演变的,20世纪初期的时候,美术刚刚翻译过来,也是广义的,后来才逐渐变成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其实,中国美术史概念很明确,但艺术本身是广义的,艺术学理论肯定也是广义的。的确,一篇文章能够把美术、音乐、电影等全囊括进来,根本不可能。现在的做法应是,第一,重视艺术史学理论、艺术学哲学研究;第二,艺术学理论现在要做具体的研究,包括史学观念和理论架构的研究,这样可以实实在在,有材料。


跨界——跨是不跨,哪些能跨?

如何跨,仿佛在史学研究中都面临着尴尬。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南艺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程雅娟副教授大会发言)

关于“大、小”艺术史的人为区别,程雅娟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认为自已这些年从事丝路艺术史专题研究,关于门类艺术史与艺术史的关系,其实真正在做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对这一关系进行那么严格的区分,可能更多探讨的是区域艺术史和艺术史的关系。比如,丝路艺术史专题研究是跨越欧亚大陆的艺术史研究,这是非常具体的区域艺术史研究。丝绸之路作为艺术史研究,走到了西域,再不往西方走了,这就是问题,但是区域局限不是门类艺术史造成的局限。而是因为中亚区域研究都被法国、俄罗斯利用殖民地考古在做。但我们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进行中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其实西方艺术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这点我们可能是无法否认的,然而中西方艺术史有着截然不同的哲学基础和人文基础,故而研究的方法在视角、框架、领域均形成了不同的关注点乃至差异,这说明艺术史需要从不同点和共同点进行具体考察。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周宪教授大会发言)

周宪教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谈到自己在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经历时说,跨界中“跨与不跨”“跨到何种程度”,仿佛都面临着尴尬问题。再者,周宪教授也提出了他的艺术史观,艺术史是在说故事,所有艺术史家跟小说家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他们都是在艺术史中间的各种材料中作出选择,决定材料的用与不用。因此,叙事是艺术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艺术史家与小说家很相似,更重要的是,从知识学角度讲,知识是要通过叙事来建构的,没有叙事就不可能建构起某一知识。第二个问题是从潘诺夫斯基开始,作为物的纯粹学问,艺术史研究可以以诸种艺术问题为指引,却不对这些问题本身加以思考。此时,它可以理解风格标准及其汇总,却无力去理解种种样式原则,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合力。后者属于更深层次的知识,研究者必须对那些已知的和既定的问题有着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借助于艺术理论所构筑的基础和专门问题体系。我们从艺术史理论学科角度讲,当然是把潘诺夫斯基讲的作为阐释艺术史,看成是我们努力的方面。周宪教授还讲到,在我们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实际上存在两个不同的层面,第一做表层解释,不注重理论;第二做深层解释,需要理论的武器。其实潘诺夫斯基讲的就是这个,用詹姆逊的说法是有四种深层理论,验证法、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符号学。周宪教授也提出,事实上远不止这四种理论,我们应该从更多的角度来探讨艺术演变的规律,对艺术演变的原因做复杂性解释。


构建艺术史——从方法到认识,到底是在中国立场上,还是在西方立场上?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黄宗贤教授大会发言)

黄宗贤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在《“失语”症候与话语重构——关于中国艺术史学科的思考》发言中,谈到近代以来,中西艺术研究效应的不对等现象。特别是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西方艺术理论范式与创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过滤器”,一些理论概念范式经过过滤器之后,仿佛才有存在的合法性。但确实,我们在艺术史论研究中也缺乏了回应现实的担当和能力。如何建构?加强交流对话和建构的最根本的方面是通过资源与能力的挖掘,进行从方法到认识的转换,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建构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畴体系,特别要加强中国传统艺术重要范畴的当代性阐释与转换;二是要挖掘中国传统艺术史文本书写中的史、论、法、品、评混合型、集合体的优势,吸收新艺术史的研究的方法,构成一种史论结合的研究模式;三是要强化关注历史、回应现实、重在创新的态度和能力。艺术历史史实的梳理并非是艺术史研究的全部,一般文化艺术产品与现象的研究,终究关涉到人在这些作品中的价值。在讨论阶段,面对提问黄宗贤教授也做了具体阐述。他认为我国古代已有一些成熟完善的研究范式,如何利用这些根植于中国传统文脉的理论范式,转化它们使其变得有效而符合当下理论研究的需要。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孙晓霞研究员大会发言)

孙晓霞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也谈到如何对待来自西方现代艺术概念及其核心命题。艺术是审美的,这构成了整个艺术体系的主导型命题,并在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发挥着持续影响。现代艺术体系成为当下中国艺术学学科建制所参照的重要体系模型,也带来启示:一,超越西方的现代艺术观,前提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间的的巨大异质性;二,回归感性学、审美论,她特别希望相关研究能从本土理论需求出发,形成一套开放的,多纬度的价值判断系统,将中国艺术体系置于一个更新与蜕变的学科结构中再塑,为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艺术学理论体系提供历史依据与理论支持。


图像与观看——艺术史研究的当下视角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尹吉男教授大会发言)

尹吉男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着重阐述了“图像”与“观看”的艺术史考察问题,他提出“图象与观看”是艺术史的一项认识论。比如,我们看到图像,如作品,实际上不能完全判断是不是原作,保守的说法可以是原作也可以是赝品。因为图像本身并非永远是真的,但是如果看到一个实物的时候,到底是真还是赝品则无法判断。比如对于复制品,该如何看?印刷术发明后,使得赝品流通变的非常普遍,这也是中国史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图像问题包括美术史。当然,一般艺术史观念,涉及到几种观看方式,究竟是针对真迹的观看,还是针对复制品的观看,抑或是针对赝品的观看,每一种观看是不一样的。“镜中之像”就呈现了自我图像,却并非自我本身。所以说,很多的观看是由于某些观念或者固定的结论而给定的,这种固定妨碍我们面对研究对象做一个新的观看。由于考古学介入,特别是在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式的观念变得非常主流。其实艺术史哪怕是高于图象史,其实也经过了三个过程,一是有作品的历史、有图象的历史;二是有发现的历史,如果一个历史没有被发现,那它作为被观看的历史则是不能成立的;三是观看的历史,这里不是指普通的观看,而是首先要有考古学式的观看、艺术学式的观看。就像周宪教授的总结:没有观看什么东西都不存在,图象没有历史,即图象没有被发现,自然也不会成为我们的欣赏对象。在随后的报告中,中央美术学院黄小峰教授,上海美术学院张长虹教授也都依据图像解说,讨论了艺术史的问题。


元艺术史、艺术哲学——究竟如何构建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科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李新风教授大会发言)

李新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发言的主题,是关于元艺术史的思考。这涉及到艺术史哲学问题的讨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国外社会科学文摘介绍艺术史哲学的研究问题,探索科学的艺术史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成就,它的意义和界限是什么等等。他在1993年和1999年前后有两年的时间到日本访学,注意到日本学术界的现象,研究艺术史或者美学或者艺术理论研究的学者,很多人都特别的关注艺术史哲学学科,出版的这样的专著就很多。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进行元艺术史研究的时候,也曾经把艺术史哲学作为元艺术史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过设想、探讨,并在《文艺研究》1996年第4期发表过一篇文章《艺术史哲学初探》。但是今天,李新风教授想从元艺术史视角或者说从今天艺术史学科理论角度提出元艺术史学科概念,尝试将今天我们所说的有关艺术史这门学科的所有元科学的思考都归结到元艺术史学科概念中,探讨艺术史研究对象、学科目标、学术使命和研究范式、研究类型等等。

所谓的元艺术史,就是要把艺术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这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研究趋向:一个主要是从哲学角度进行反思,即反思最基本的元理论问题,从而上升到哲学层面,形成艺术史哲学。另外一种趋向,是用一种实证或者自然科学的方法,比如社会体制、社会功能,甚至统计学等。像这样的研究,用艺术史哲学来概括就不太准确,是否可以称之为狭义的艺术史科学还是未知。如果可以成立的话,关于艺术史的探讨,这两者加起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艺术史。李新风教授认为这次南艺组织关于艺术史的探讨,其实就是把艺术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大家集中来探讨,这都属于元艺术史的一种思考,这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他今天提出元艺术史概念,也是想对其30年前提出的元艺术史学这样的一个设想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李新风教授说当时虽然提出元艺术史包括元艺术史哲学、元批评学,但是想的还不够清晰,尤其那时候艺术史还没有成为一个学科,没有这样特殊的语境,在今天情况下,成为二级学科方向后,重构艺术史,主要是指综合艺术史、一般艺术史,在这种情况下,元艺术史怎样设想,与元艺术史学或者艺术理论是一种什么关系,都需要重新规划和思考。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仲呈祥教授大会发言)

仲呈祥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与李新风教授不约而同的都从哲学的角度来对艺术史学科构建问题提出看法,仲呈祥教授以哲学辩证方法解读了艺术史学科教学与其包含的门类学科教学的矛盾,他认为每一个艺术门类的历史,都是这个艺术门类具有个性的历史,而我们讲的艺术史,可能是贯通各个艺术门类的历史,并抽象总结出一种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知识。两者不应冲突,而应兼容整合,和谐共进。关于高校建设艺术学学科问题,他指出每一个高校建设艺术学包括艺术史学学科的时候,都要弄清楚自己学校的传统,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健康之路。


艺术经济史——一个绕不开的史学话题,又是艺术史研究的主题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南京艺术学院李向民教授大会发言)

李向民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以鲜明的观点阐述经济学研究融入艺术史的话题,他说,自己本来是学经济史的,同时在研究艺术史,在研究经济史过程中发现有意思的材料,承载了艺术史也承载了经济史。在去年艺术学年会上提出艺术的起源其实和经济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他觉得从经济的角度也可以来研究艺术的起源问题。尽管作为艺术家往往不太愿意谈论金钱和市场,但是很多历史事实没有办法割裂,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把社会分成几个部分来说,就包括经济部门和意识形态生产部门,从大的方面来看,经济部门必须要对艺术生产这些领域进行赞助和支持,我们把它大而化之称为赞助,这样的划分,艺术产生过程与经济发生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到了南宋以后在国家艺术赞助逐步开始衰落的时候,江南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富裕地主。宋元明清一直是这样,鼎盛时期是到了乾隆年间的扬州盐商,他们成为对中国艺术赞助最有力的群体,不仅仅赞助某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所有能想到的各门类艺术,他们都做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扬州盐商的支持,可能昆曲样式都不会存在。就历史而言,中国的艺术赞助从过去朝廷和私家赞助,逐步转变为公共市场对艺术的支持。我们研究艺术史,可以有哲学的、文学的、甚至人类社会学,但如果我们开拓视野,从更多的资源发掘艺术史的养分,可能会得出更加有意思的结论,更好的摆脱原来门类史对我们的一些束缚。


艺术史的境界——可以有多元构成,也就有了多元形态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南京艺术学院谢建明教授大会发言)

谢建明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各高校专家学者来到南艺进行学术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研究视野。参加学术论坛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教授博导都应该参加学术交流,否则如何进步,了解学界新的面貌呢?我估计今天在座的年轻朋友和教授们都是这样的想法。所以说,我们不仅要表达思想,还要表述思考的过程。我们论坛题目叫“边界与跨界”,题目非常好,我非常钦佩,这反映出我们对学科和学术研究的新认识。如今,是数字化世界,跨界与边界不能忘记主体还有科学,没有科学,我们马上回到旧石器时代,自然也没有说明先进的艺术可言。英国哲学家提出,阐述科学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当然,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也是一种阻碍作用,科学和艺术支持了我们美好的生活,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靠科学与艺术的支撑。但因为科学发展、数字化发展,生活的诗意和美感逐渐在减少,我们的生活处在一种边界和跨界的时代,反应生活的艺术,同样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如是说来,艺术史研究不能回避这样的现实,这样的艺术史可以说是“大艺术史”,绝不是门类艺术史可以涵盖的。所以我在想,我们的艺术学研究要有多学科专家的加入才会有所突破。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一)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陈星教授大会发言)

“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全天内容实在太多太多,发稿在即,我们只能先选部分发出。以上内容为论坛纪实之一,有关电影史学、艺术史学建构方法论等等,以及晚间的青年论坛内容将接续推出。

| 文案:付晓彤 许欣悦 王思雅 |

| 排版:张洁宁 |

| 摄影:杨一洲 张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