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界首市,地处安徽西北边陲,自古虽非名城巨市,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留下了供后人瞻仰和回忆的遗址和古迹比比皆是,这是城市文化积淀和个性特色的主要元素与载体,同时也构成了城市的历史风貌。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历史文化的沉积和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界首的饮食文化。由于地处中原,界首菜肴既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传统烹调技艺,又博采众长,兼收其他菜系之优,并逐渐形成了咸鲜为本,四季分明,形色朴实,质味适中的界首菜肴特点。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煎菜是这座小城最具代表性的美味之一。在界首,可以用来煎菜的食材很多,无论是鸡鱼肉蛋,还是豆腐土豆,在界首人的手中,都能变成一道道美味。而这些地方食材,相比山珍海味,显得颇为羞涩,却凭着界首人长期总结的生活智慧,被赋予了出神入化的滋味。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界首的煎菜多是干煎:将主料渍腌入味,面粉勾芡,两面煎成金黄色。煎菜的关键在火功,要领在“大翻身”。慢火煎制,不至于外糊里生,成菜必须不离不散,保持原来的形状,酥、嫩、鲜、香不仅是煎菜的特点,更是界首人对美味的记忆。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中国烹饪技法千变万化,蒸菜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烹调方法。界首中原路,一家蒸菜馆,将葱姜,八角垫底,羊肉切片,码放在碗里,加高汤上笼以蒸气加热,在水蒸气为导热体的作用下,食物酥烂入味,最大限度保持了原汁、原味。扣碗上桌前,佐以荆芥,使其口味鲜香,嫩烂清爽,这是典型的中原饮食习惯。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特色小吃是中国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成为中国饮食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界首小吃堪称“小众”,却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总能让食客在色、香、味小小的温柔包围之下,生动地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位于界首健康路上的一家小饭馆,店主专做面食,几十个大碗一字排开,干丝、香菜等佐菜被均匀分配到每一个碗里,再被浓郁的汤汁唤醒。一口大锅热气腾腾,一张张面皮下锅捞出,与碗里的佐菜汇合,面皮香软滑嫩,汤鲜味美。界首人把这种面食叫着馄饨。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在界首,民间有“不喝驴肉汤,不算来界首”的谚语,以此来形容驴肉之美。界首老城区,大桥北路,春峰驴肉馆。驴肉汤是这家酒店的招牌菜,远近闻名。原汁的驴肉汤,加红枣、枸杞、沙参,驴肉切成薄片入锅,雪白的浓汤,佐以翠绿的香菜,香味扑鼻。喝驴肉汤已成为界首人的一大乐趣。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同样也是在这家驴肉馆,红烧驴板肠,更是一道别具风味的菜肴。驴板肠为驴八珍之首,在界首有“能舍孩子娘,不舍驴板肠”之说。驴板肠切段,起热油锅,先将辣椒、花椒、葱花、姜片炒出香味,后加驴板肠继续翻炒。酱油上色,加原汁驴肉汤急火烧开,改中火让其驴板肠入味。火候是成菜的关键,而香烂可口、肥而不腻则是一道红烧驴板肠最终的味道。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在界首,红芋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段蕴蓄深厚的集体记忆,一种令人缱绻的念旧情结,它跟童年,跟乡野,跟土地紧密相连,让人细嚼出简朴生涯里足堪回味的甘美。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红芋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粉丝就是其中一种。界首市代桥镇燕营地村,乡亲们正在将干淀粉调和成稠浆。他们准备做红芋粉丝,古老而原始的工艺,传承至今。将红芋淀粉浆盛在漏瓢里,用力拍打瓢里的淀粉,淀粉成条坠入沸腾的水里,熟后捞出来放入凉水里降温,然后搭在木竿上凉起来。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作为一种食材,粉丝被界首人烹饪出一道道花色繁多的可口美食。把粉丝用开水泡软,可凉拌,可煮汤,可炒食,口味特佳,而且耐煮不糊,质地细腻,口感滑嫩。

寻味记:界首除了驴肉汤,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你品尝

美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城市又是承载文化的主体。底蕴深厚的界首美食文化,伴随着城市的变迁,深深地融入了这座城市的骨子里。它不一定全部体现在历史古籍的长篇记载中,一道菜、一种主食,界首历史的积淀就这样在色香味中传承,悄无声息,却铭记在每一位界首人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