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歷史沿革及分佈情況

邳州喜床畫是畫在喜床(俗稱面子床)上的一種傳統民間繪畫。據歷史記載,邳州喜床畫起源於漢代,在邳州出土的漢畫像石中就能看到精彩的床畫造像。唐、宋時期,邳州喜床畫己發展較為成熟,在民間普遍應用,繪畫製作的品種和數量有很大提高。明清時,邳州喜床畫已經進入千家萬戶,邳州每個集鎮、鄉村都有各具特色的喜床製作、繪畫作坊。民國時期至20世紀80年代前,喜床畫在蘇北、魯南地區農村廣泛使用,深受使用者和欣賞者的喜愛。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邳州喜床畫植根於民間,世代傳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耕文明的逐漸轉型,民眾生活的轉變,傢俱行業的更新換代,喜床畫也隨著老面子床的淘汰而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製作工藝,行業規矩,信仰禁忌等等,都隨著老藝人的離世而消失。邳州喜床畫亟待進行全面的挖掘保護。

邳州喜床畫流佈於邳州接壤的蘇北、魯南地區,主要分佈在邳州市戴圩鎮、邳城鎮等鄉鎮。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基本內容及藝術特徵

在邳州青年人結婚時,上輩老人給子女打製結婚用床,並在喜床面子上繪製、雕刻傳統風俗紋樣,取其紋樣的諧音、寓意,期望子女婚姻美滿、心想事成、閤家安康、傳情達意,寄託美好的祝福。故其圖案多以吉祥喜慶題材為主,如娃娃坐蓮花,意為“連生貴子”;月季花和花瓶,意為“四季平安”。每套喜床畫都有其獨到之處,每幅吉祥寓意圖案都把美好願望與美觀實用結合在一起,相映成意,仔細品味其中寓意,更是餘味無窮。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邳州喜床畫的表現內容有人物、花鳥、瑞獸、山水等,其繪畫形式分為傳統複製和現代創作兩種,表現手法則有工筆重彩、單線平塗、刻繪等。

喜床畫的繪製技法與過程有手繪(1.創作、複製畫稿;2.複製拷貝正稿;3.用毛筆勾勒墨線輪廓;4.用顏料繪色)和雕刻繪製(1.將喜床面板進行打磨處理;2.創作、複製畫稿;3.在打磨處理好的面板上創作、複製畫稿;4.用刻刀刻制花紋;5.打磨花紋;6.在花紋上用顏料繪製勾勒;7.刷塗桐油或清漆)。

所用工具有毛筆、板刷、色碟、砂紙、各種雕花、雕刻用具及顏料、桐油、清漆等。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邳州喜床畫把現實和理想融為一體,內容涉獵廣泛,民間歷史故事、歷史傳說、神話佛像均是傳統喜床畫的主要題材;民風民俗、人文風情、生產生活是現代喜床畫的表現內容,真實再現了蘇北農村的人文精神面貌。邳州喜床畫的畫面構圖,吸取了傳統民間繪畫的精華,構圖簡練,誇張概括,色彩豔麗,對比強烈,淳樸粗獷,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強烈的時代感。

邳州喜床畫風格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章法模式,不受任何約束,表現手法有寫實、變形,多種畫風並存。創作主題源於生活,藝術造型自由奔放,樸素大氣,不拘泥於單純的生活模擬,而追求神似和美的自然統一。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喜床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主要價值

邳州喜床畫自然生動,寓意深刻,構思和表現手法沒有陳規定律,作者將自己的願望在畫裡盡情地抒發。畫面造型雅緻樸實,生動傳神;色彩鮮豔,對比強烈;繪製工藝精細、用料考究,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民族藝術特色,有著較強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邳州喜床畫題材廣泛,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古今人物、神佛造像、生產生活習俗、鄉土民風民情、吉祥喜慶、山水風景、花草魚蟲等都是喜床畫繪畫的內容,它多層面地記錄了中國民間繪畫的發展過程及發展變更歷史。六千多年來,由彩陶繪畫衍生而來的邳州喜床畫伴隨著民間繪畫的興衰而不斷地創新發展,全面地傳承了邳州民間傳統繪畫的工藝繪製技法,並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借鑑不同門類的藝術精華,形成了一門獨具特色的民間繪畫,是研究傳統民間繪畫及現代民間繪畫的珍貴史料。

邳州喜床畫於2011年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圖 徐州非遺保護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