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你的膝關節會發生什麼?

自從我們學會走路的那一天起,膝關節就在不停地被磨損消耗。儘管它在我們的生命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健康卻往往被大家忽視。這意味著,上了年紀後,很多人都開始被各種關節病痛困擾。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在經歷著什麼?

膝關節的脆弱期其實來得很早

30歲後,你的膝關節會發生什麼?

其實,從30歲開始,膝關節已經度過了自己的“黃金時期”,正開始逐步退化。(30歲以前膝關節該如何呵護,請戳專家教你如何呵護膝關節

據瞭解,軟骨的磨損不僅會破壞軟骨表面,從而影響膝關節的活動,磨損下來的碎屑,還會對膝關節周圍的結構造成刺激。隨著人體的代謝機能下降,對這些磨損碎屑的吸收能力也會下降。因此,隨著脆弱期的來臨,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讓膝關節達到一個新的功能平衡。

30歲後,你的膝關節會發生什麼?

徐啟明指出,這個時期,膝關節容易出現內外側副韌帶損傷。這是因為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和膝關節功能的下降,膝蓋承重不平衡,內外側副韌帶負擔額外的應力,導致膝關節產生過度內翻或外翻傾向。長此以往,會導致內外側副韌帶的積累性損傷。尤其是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朋友,膝關節的正常受力模式被人為地改變,更容易對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造成損傷。

針對這一階段,徐啟明建議,要避免爆發性強、動作幅度大且頻率過高的運動,同時要重視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和協調性的鍛鍊,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

過了45,更要注意對膝關節的不良刺激

30歲後,你的膝關節會發生什麼?

人到中年以後,膝關節軟骨的磨損逐漸加重。“假設每天走1萬步,40歲以後,膝關節則經歷超過1億次機械磨損,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另外,這時期骨質開始逐漸流失,膝關節的堅固程度也開始下降”,徐啟明介紹說,隨著人體自我修復能力的下降,磨損下來的碎屑無法完全吸收,逐漸存積在膝關節裡,形成一個個小球狀的“遊離體”,這會進一步加重膝關節的退化。在這個時期,膝關節宛如進入一個持續退化的“生態環境”,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會產生一系列病症。

膝關節滑膜炎就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病。據瞭解,這是一種無菌型炎症,中老年人稍微增加運動量,或受到冷熱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損及碎屑的機械和化學刺激,繼發的腫脹疼痛等症狀。徐啟明提示,一旦出現滑膜炎,應該減少活動,避免局部的冷熱刺激,同時適當做一些康復鍛鍊,多數可以自愈。

30歲後,你的膝關節會發生什麼?

此外,45以上的人應酬較多,海鮮、動物內臟等食物中含有一種叫嘌呤的物質,轉化為過多的尿酸,如不能排出體外,沉積在關節裡,就會導致關節腫痛,引發痛風性關節炎。徐啟明表示,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生活中需採取低嘌呤飲食,戒啤酒,適量補充鹼性食物,多喝水,有利於尿酸排洩,預防痛風急性發作。

針對膝關節退化期的主要問題,徐啟明給出瞭如下幾點建議:

①健康飲食,控制體重,避免肥胖,以減輕膝關節的負擔;

②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衝擊力,降低膝關節的磨損程度;

③減少騎車、爬山、爬樓等磨損膝關節的運動,堅持每天鍛鍊膝關節的力量,如直腿抬高、側抬腿等動作。

徐啟明提出了膝關節健康的十六字方針:“科學保養,貴在堅持;功在平時,利在一生。”他還呼籲所有年齡段的朋友們,呵護膝關節,從現在開始。

— END —

版 權 聲 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