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僖:對陳氏太極拳“鬆活彈抖”的理解

“松活彈抖”是陳氏太極拳由松入柔、由柔至活、由活轉彈變抖練習的必經途徑。它在松沉圓活的基礎上,“身不動,手不動,以身領手”,以丹田為力源,以脊椎為源動,突然振抖發力,將體內的勁以立體旋轉形式通過形體發於梢端,如金獅抖毛,威猛無比,是太極拳者終生追求的目標。陳照奎老師講:“松活彈抖是陳氏太極拳的綜合功力,松、活是柔化之本,彈抖是發勁之根,四者必須細心揣摩,否則,太極拳功夫終難問津。”根據恩師陳正雷大師的傳授,談談我的理解。

張晉僖:對陳氏太極拳“松活彈抖”的理解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一、“松”是拳的靈魂。放鬆包括意念放鬆和肢體放鬆,意念放鬆是主導,肢體放鬆是形式上的體現。思想意念能放鬆到什麼境界,肢體動作就能放鬆到相應的程度。意念放鬆是練好陳氏太極拳的關鍵,練拳時應先從思想松靜入手,排除雜念,洗心滌慮,用意念引導身體各部位從上到下節節放鬆。惟有松才有利於伸筋拔骨,有利於經絡氣血疏通,有利於腹胸松靜氣騰然,有利於心氣下降,氣沉丹田,重心穩定。在放鬆中,兩肩兩胯放鬆至關重要。兩胯的松活變化直接影響到步伐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兩肩的轉換如果不松活,不能夠使得下面的力量通過腰的變化而到達手,所以,胯松可以使腰下塌,丹田轉動靈活;松肩能使胸部、背部開合和上肢運動自如。

張晉僖:對陳氏太極拳“松活彈抖”的理解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二、“活”是松的體現。能松就能入柔,能柔就能靈活。周身各部位嚴格按照太極拳規範動作,循規蹈距地放鬆練習,就可以去掉身上的拙力和僵勁,練出圓活柔順的太極內勁。在行拳走架中,每個動作在虛實轉換、承上啟下處,要輕、柔、緩、勻,圓活無滯。全身上下協調統一,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百骸皆靜,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圓活一氣,做到輕而不浮,松而不懈,沉而不僵,活潑自然,騰然有序。

三、“彈”是松的集聚。如彈簧被壓縮的張力,它通過周身放鬆下沉,使人體肌肉、筋骨伸縮拉開,凝聚在丹田部位的渾元之氣,隨著身心轉動,在形體的一鬆一緊的陰陽開閤中,產生一種猶如彈簧具有韌性極強的爆發勁,也叫顫抖勁。周身越放鬆下沉,與地面反作用力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強,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功夫深厚者,周身處處都有彈勁,有周身無處不是拳的妙境。

張晉僖:對陳氏太極拳“松活彈抖”的理解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四、“抖”是松的結果。它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爆發力,它快速、螺旋、氣足、力猛、意遠。一個完整的抖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落點的位置。如只是周身抖而勁無落點,沒有穿透力,是無濟於事的。二是腰襠旋轉力。在周身放鬆的前提下,迅速地轉腰釦襠才能產生周身一體的抖勁。三是是否從腳下發出。如沒有腳蹬地的反彈力,就不會有節節貫穿的推動力,衍生不出威力強大的整體勁。

能松就能活,能活就能彈,能彈就能抖。只要認真揣摩“松活彈抖”每個字的內涵,加之乾乾之苦練,就能練出陳氏太極拳“身如火藥,一觸即發”,“周身無處不太極”的功夫。

張晉僖:對陳氏太極拳“松活彈抖”的理解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張晉僖,1963年1月生,河南博愛縣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陳正雷大師入室弟子,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華夏太極拳師協會會員、特級教練,陳正雷太極體系首批簽約教練。正雷太極書院/陳正雷太極拳北京總館坐館主教練。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理事,焦作陳正雷太極拳文化研究會技術顧問,博愛縣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民間傳統武術太極拳七段。 1979年開始學練當地黃嶺炮拳、長拳;1982年後學練陳式太極拳;1990年起拜“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陳正雷為師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一、二路、新架一、二路及刀、劍、推手等。數十年藝耕不輟,擅長陳氏太極拳械、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