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創業,他用80後的思維走到今天

40歲創業,他用80後的思維走到今天

我不做大家都會的事情,要做就做難以被複制或者一時半會學不了的事情。

——東方英才CEO林鋼

40歲創業,他用80後的思維走到今天

文 | HRO情報局 Xiu

採訪嘉賓 | 東方英才CEO林鋼

但遇見林鋼先生5分鐘後,我就已經“變心”,如果變老後能成為林鋼先生一樣的人,也是件不錯的事啊。

40歲創業,他用80後的思維走到今天

1

人力資源圈最老的創業“大爺”

人力資源圈內很多同行都叫他大爺,他自己調侃說是因為他歲數大行動力不夠好(並! 沒!有!!)。作為一名“骨灰級”的人力資源從業者,林鋼32年前就已經在這個圈子裡摸爬滾打了。2002年決定創業時,他40歲,與兩男一女組成了東方英才的“四人幫”。

那時,中國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剛剛起步,沒有產業鏈,只有招聘和培訓,林鋼和他的團隊募集了100萬不到的資本就迫不及待開始新的征程。但團隊缺乏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更沒有品牌的積澱,唯一有的,是這個創業團隊的激情和打硬仗的能力;林鋼說,那種開支大於收入的日子每天都很煎熬,他一過就是3年。

2

創業路上突然的“分手”

2004年,林鋼找到了一個契機,與南方衛星合作開展衛星遠程培訓。課程內容提供商來自國際知名的培訓機構,那時候,實時遠程授課的形式非常罕有,更別說是國際知名品牌課程。所以,林鋼和團隊憑藉這次合作一炮走紅,獲得了“安徽金牌市場”的美譽。

2005年,正當林鋼準備在培訓領域內加大投入時,南方衛星突然宣佈不再培訓,這場突如其來的”分手“讓林鋼意識到:過去的他們沒有代理商保護意識,過分依賴上游,一旦斷水,給自身的市場和品牌帶來的損失很大。以至於如今,仍有許多落地企業不願意接受林鋼團隊在新業務上的輸入,可謂是代價慘重。

3

創業就要堅持

在培訓領域內的大起大落,讓林鋼開始思考,現有的團隊涉足人力資源服務業到底有沒有優勢?

2005年之前,大家都是靠搞資源整合,搞定講師、場地和宣傳,就可以坐等收費。因為門檻低,所以競爭也激烈,奔著賺快錢來的同行也確實都大賺了一筆,卻誰也不比誰長久。主要是因為大家一擁而上,沒有自己的細分產品和講師,這樣的培訓就像旅行社。

再回頭看看自己的團隊與資源,林鋼決定一條道走到底:培訓要繼續做,但得做細分市場,專業技術人員這個坑就很有戲!明明是個大爺,卻比年輕人還敢想!

但他的堅持有自己的依據:

1、自己的團隊有資質;

2、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是中國人才評價機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有固定的需求市場;

3、團隊已經積累了一批各種細分專業的講師團隊。

除了已有的技術和服務,林鋼還意識到,高質量的內容服務才是靈魂。

敲定了發展方向,林鋼還把東方英才網的多種業務模式跟培訓結合在一起,整合出一條“培訓→測評→人事考試→職業轉換”的完整流程,賦予培訓人才更多頻次的服務。

相比於以往同行利用單一產品進行培訓的方式,這條全新的模式能夠更高效地激活整個市場,對於同行也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4

創業與夥伴都是永遠的

很多創業者都會說,最相得益彰的合作伙伴一定是性格互補的,我想,東方英才的總經理蔣磊就是這樣的夥伴。作為計算機大拿、在美資企業擁有高薪職位的他,因為對人力資源行業的熱愛,從林鋼創業之初就始終堅持與他攜手前行。

東方英才的網站、信息化、測評系統開發、新業務研究和開發都離不開蔣磊。林鋼笑說:公司發展到今天,雖然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與品牌影響力,但我仍感覺自己還在創業。很幸運有他,工作上我主外他主內,配合非常默契,他屬學者型管理者,溝通都是及時性的,一般不開會。東方英才還有每年固定的務虛會——只談問題不談成績,只聊發展,不說過去。不僅是我們倆,公司的管理層都可以交流想法,相得益彰,互補得很好!

5

我要做無法被複制的事情

多年以來,東方英才不斷調整發展模式,直至形成今天的傳統業務+創新業務的多元化佈局。東方英才核心發展產品,一是林鋼在金融行業十幾年的人才測評業務數據積累,二是互聯網+就業(畢業邦)迅速積累的大量B端+C端用戶。這兩樣產品具體有多重要?舉個簡單例子:東方英才用大量的測評數據分析出安徽幾大金融企業幾乎所有崗位的能力素質模型;畢業邦在商業模式設計上的獨到渠道使我們的獲客成本和日活量保持穩定。

同時,互聯網時代是“打群架”的時代,傳統企業更需要與互聯網平臺的有效鏈接,那麼東方英才與點米科技、三茅網、夥伴聯盟的充分合作,並首批拿下2號人事部的安徽省總代理,這些前瞻做法讓東方英才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中尋找到了新的發展契機。

接下來,東方英才網還打算在大學生最後一公里技能培訓上,啟動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不做大家都會的事情,要做就做難以被複制或者一時半會學不了的事情”,說這話的林鋼,語氣可一點都不像個老者,完全就是個少年吶。

林鋼說,他敬佩這樣一群人,那些紮紮實實做實業的企業家;那些有戰略思考和早人一步的佈局者;那些以自身正能量去賦能的人。而林鋼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40歲創業,他用80後的思維走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