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未成功先鬱悶

四月的風溫暖而乾燥,吹在臉上卻有一絲苦澀的味道,這是李思(化名)來雄安的第三個月,他的眼神裡,有一絲激動,更多的卻是疲憊和失落。

從985畢業的李思,沒有按照家人的預想進入國企,老老實實的混個北京戶口,而是在外企打拼了幾年,又去上海漂了一年多。看似風光的經歷背後,卻是懊悔和失望,同齡的小夥伴有的已經拿穩了北京戶口,在大企業裡指點江山;有的踏上互聯網創業的浪潮,拿到股權身價百萬;雖然還是都買不起房,卻顯然已經在同學面前高人一等。

當聽到雄安新區的消息時,李思心裡有一絲波動,經過大半年的思考和決定,他還是踏上了赴雄安的火車。他想,這可能是又一次命運的垂青,能在有生之年趕上中國的新浪潮。

這是很多去雄安的年輕人共同的想法,創業、拼一把、撈金,各種想法撞擊著李思的大腦。90後,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伴隨著這一代人的成長,餓了麼、滴滴、小黃車,給予了年輕人無限的活力,餓了麼張旭豪賺走馬雲600多億,摩拜胡瑋煒,短短三年套現數億元。一個個造富奇蹟的背後,是無數創業者屍骸累累的墳墓。IT天才茅侃侃資金鍊斷裂,35歲自殺;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過勞猝死,年僅44歲。

創業者,都想獲得巨大的財富,卻不是人人都能承受與之而來的痛苦,李思的創業之路還未開啟,就遭遇了各種挫折,高昂的租金,嚴控的條令,好不容易接到第一單,儀器卻出現了故障。他選擇了來雄安,卻每天都在猶豫是否要離開,三個月,近百天,關注了雄安建設這麼久,卻遲遲沒有具體的消息,身邊的朋友來來往往,不少人扛不住時間的折磨,悻悻而去。

夢想之城,卻成了牢籠,據統計,曾經的中關村電腦城,一夜之間90%商戶關門;風靡一時的創業咖啡廳,巔峰時的三百家也只剩個位數,創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的創業者才能體會比自殺更痛苦的感覺。

對於雄安的創業者而言,比缺乏業務更讓人焦慮的是官方信息的發佈,始終不敢有大動作,始終不知道創業的起點在哪裡,在不斷的侃侃而談,喝著茶,吹著雄安的小道消息中,消磨著自己創業的信念。

雄安每個創業者身上都揹著三座大山:

一、無照經營,封停了工商註冊,讓李思這樣的創業者苦不堪言,誰不想在陽光下奔跑,誰不想大大方方的掛起一份營業執照,且不說證件上的雄安二字多麼光彩奪目,就是上個美團、淘寶,沒證都很尷尬。

二、業務方向不明,來雄安的都是奔著國家的高起點規劃,說句實在話,誰都想蹭個熱點,最好是獲得政府的創業扶持,沒個官方消息,業務想靠也靠不上,可一旦規劃出臺,那些強有力的競爭者又會爭相湧入,進退兩難,是新興創業者的最大焦慮。

三、賺的不多,花的不少,現在雄安人流量雖大,卻不穩定,消費導向也極其不明確,更多的公司是隻掛牌,不營業,市場不繁榮,哪來的源頭活水來;回頭一看,後方著火,財務告訴你,老闆,房租又漲了,賬上沒錢了,難受不難受。

現在的雄安,創業真的太難了。

找不到投資人,連第二天怎麼吃飯都犯愁,找到了投資人,又擔心干預太多;明明自己拿著3000的月薪,還要被拿6000的員工吐槽摳門;不能有一點負能量,即使被現實打的鼻青臉腫,也要笑著給合夥人和員工畫大餅;不敢生病,不敢有事,公司消失三兩天,回來亂成一鍋粥。

像李思這樣的雄安創業者還有很多,都在各行各業忍受著,前行著,指望著隨新區的崛起,成為第一波上岸的人。

上岸前,冰冷的水會讓你迷失方向,黎明前的黑暗,往往能殺死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未成功,先抑鬱,好像成了不少創業者的畫像。

可是,夢想還在,若不行動,就只剩夢和想,請雄安的創業者們牢記: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

創業,未成功先鬱悶

(更多資訊請關注:大雄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