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貫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並不是戚繼光或俞大猷等名將消滅的?

提起明朝,就不得不提起在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倭寇之亂,大家自然會想到戚繼光、俞大猷兩位抗倭英雄,確實,他們在平定倭寇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但是,細析研究倭寇之亂,就會發現其發生到消亡,都與明朝的“海禁政策”息息相關。倭寇興起,源於元朝侵日之後,貫穿元明,而又在明朝達到高峰。“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這句話是抗倭名將戚繼光說的(選擇《止止堂集》)。詩句中的“但願海波平”,所指的也是希望平定“倭寇”之患。

倭寇之患,史有前期倭患(真倭)和後期倭患(假倭)之說法。前期倭寇是指元朝及明初一段時期的倭患,以日本海盜為中心,主要攻擊範圍為當時朝鮮、中國沿海各地和南洋,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從事中日走私貿易 。14世紀初,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戰,爭權奪利。在戰爭中失敗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劫燒殺的海盜活動,歷史上稱之為“倭寇”。

為何說貫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並不是戚繼光或俞大猷等名將消滅的?

至於後期倭寇,實質由於日本國內政治形勢轉變,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搶掠船隻事件已經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來自中國和朝鮮的海商與海盜,他們依從過去倭寇搶掠的方式繼續為禍於東海,也被歸於倭寇之列。明史《日本傳》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盜大概只佔三成;而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亦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

明成祖發動叛亂,奪取政權,遷都北京後,據說建文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與日本海賊合作,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報復性侵擾,由於這些南方人體形上比北方人矮小,所以沿用“倭寇”一詞來稱呼由日本人與南方明朝人所組成的海盜集團。

明成祖晚年,由於陸上北方威脅未除,南方鄭和下西洋以後,激增的海陸來往也帶來了漸盛的倭寇侵擾,遂實行“海禁政策”,只開放勘合貿易,嘉靖二年(1523年)爆發了爭貢之役,此後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機,大明朝廷遂宣佈中斷一切貿易 ,期望以圍堵的政策來減輕倭寇的威脅,但也斷絕許多自唐朝以來整個貿易產業鏈相關從業人員(漁業、手工業、造船業、貿易)的生計,致使貿易地下化,商業糾紛無從解決,遂轉成武力報復,倭寇之亂不減反增,造成嘉靖倭亂。

為何說貫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並不是戚繼光或俞大猷等名將消滅的?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東南濱海地區地瘠民貧,從宋元以來,當地居民一直將出海貿易視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運加上種種服務,可以說大海養活了起碼百萬計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話叫做:“海者,閩人之田。”一紙海禁令無情地把當地居民的“田”給剝奪了,飯碗跟著也砸了。在廣東,潮州、漳州地區一向是通商出海的發舶口,“潮漳以番舶為利”,不許貿易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計。對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來說,眼前擺著兩條路:要麼忍飢挨餓,要麼鋌而走險落寇為伍。

正如當時負責海禁的趙文華所說的:“海上居民,近來海禁太嚴,漁樵不通,生理日蹙,轉而為盜”,“寇與商同是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始之禁禁商,後之禁禁寇。禁之愈嚴而寇愈盛。片板不許下海,艨艟鉅艦反蔽江而來;寸貨不許入番,子女玉帛恆滿載而去……於是海濱人人為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

為何說貫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並不是戚繼光或俞大猷等名將消滅的?

另一個學者謝傑則說的更為明瞭透徹:“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為中國患,皆潮、漳、寧紹人主之也;寇與商同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謝傑明白的指出,所謂的倭寇大部分都是江浙沿海的商人,如果海禁較松他們就是商人,如果海禁過嚴就轉為倭寇,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明朝已經過時的海禁政策。

雖然有如此多的有識之士為大明朝廷獻言獻計,但是明廷依然喪失了開放海禁的最好時機,當時大海盜王直主動向政府示好,提出了“開港通市”的建議,王直主張明朝廢除海禁,使海上私人貿易合法化,這樣,沿海的商人們因為有了合法渠道而不必落草為寇,朝廷也能靠收取關稅而增加收入。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但是由於保守勢力的阻撓和遵守祖制的慣性,朝廷依然命令胡宗憲將其斬首示眾,王直的死不但沒有平息倭患,反而讓倭亂更加猖獗,而且更糟糕的是,由於朝廷的背信棄義,再也不會有海盜會輕信朝廷了,這無疑使朝廷剿滅倭寇的行動更為艱難。

為何說貫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並不是戚繼光或俞大猷等名將消滅的?

明初時期,由於國力強盛,重視海軍、海運建設,政治較清明,人民尚能安居樂業,在少有內憂的情況下,能夠集中力量對付外患,儘管明初有倭寇騷擾,但範圍不是很廣,對社會也沒有造成很大的破壞。但明英宗正統以後,明朝政治日趨腐敗,貪汙賄賂之風盛行。

至嘉靖時期,隨著東南沿海一帶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沿海一帶私人經營的海上貿易也十分活躍。一些海商大賈、浙閩大姓為了牟取暴利,不顧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販賣貨物,他們成群分黨,形成海上武裝走私集團,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結日本各島的倭寇,於沿海劫掠。這些海盜商人如王直、徐海等,與倭寇勾結,使得倭患愈演愈烈。同時一些明朝官僚也與這些寇盜建立了聯繫。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朝派朱絝巡撫浙江,兼提督福建軍務,朱絝到任後,封鎖海面,擊殺了通倭的李光頭等96人。朱絝的海禁觸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他們指使在朝的官僚攻擊朱絝擅殺,結果朱絝被迫自殺。從此,罷巡視大臣不設,朝中朝外,不敢再提海禁之事。倭寇更加猖獗起來。

為何說貫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並不是戚繼光或俞大猷等名將消滅的?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繼光率戚家軍等在臺州九戰九捷,殲入寇台州之敵。此後,戚、俞聯合,基本肅清福建、浙江倭寇。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繼光與俞大猷二軍配合,擊滅盤踞在廣東、南澳的倭寇,東南沿海的倭寇最後蕩平 。

戚繼光、俞大猷在平倭戰爭中嶄露頭角,戰功顯赫,後人對他們表示敬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求證於史實,真正解決倭患的關鍵之舉並非戰爭,而是明朝政策的轉換。面對勢不可擋的國際貿易大潮流,戰爭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說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明朝中後期倭寇之亂的實質是海禁與反海禁的鬥爭,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明朝廷必須放棄海禁政策。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及其輔政大臣主張實行比較開放靈活的政策,取消海禁,准許人民航海前往東洋、西洋貿易,大量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刺激了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所謂倭患也就煙消雲散了。既然能夠合法的賺錢謀生,又有誰會去做犯法的事,落得個千古罵名?宜疏不宜堵,永遠是治國安邦的至理名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