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夏天来了这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看这里→

注意!夏天来了这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看这里→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和湿度升高

部分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

尤其是少儿容易中招

那么,该如何预防?

今天,广仔就给大家分享

一份常见的夏季传染病防控小贴士

宝爸宝妈们要认真看啦↓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强,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3~6月份

注意!夏天来了这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看这里→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红色斑丘疹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中耳炎、腹泻、肺炎、脑炎等合并症,甚至危及婴幼儿生命,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的飞沫传播,也可由衣服、玩具等间接传播,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

常侵犯2~15岁的儿童,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为非化脓性,触之有弹性和疼痛感,民间称之为“猪头肿”。

注意!夏天来了这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看这里→

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腮部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而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

水痘

传染性很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注意!夏天来了这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看这里→

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注意!夏天来了这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看这里→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以上几种传染病如何预防?

往下看

↓↓

1、接种疫苗

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合理安排运动量。

4、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5、衣、食细节要注意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

6、切莫讳疾忌医

另外,还有这些夏季传染病要注意防范:

细菌性痢疾

痢疾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里急后重”,患者常“急不可待”要去排便,便后多“意犹未尽”。菌痢大多起病急,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脓血、黏液,患者常有不洁饮食或菌痢接触史。

注意!夏天来了这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看这里→

疾控专家提醒: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这需要卫生、食品、环境、教育等社会多部门的共同努力。

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要做到六个“要”↓

1、食物要新鲜、要煮熟煮透。

2、食具(碗、筷、汤勺等)要煮沸消毒。

3、要消灭苍蝇。

4、不喝生水,饮用水要消毒,生吃瓜果应洗净。

5、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病毒病,主要由雌性埃及伊蚊传播,也可经由雌性白纹伊蚊传播。常见症状以高热、皮疹、全身疼痛为主,

春夏季高发,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随着夏季气温的逐渐升高,蚊媒密度亦将持续上升,且东南亚等国家疫情均已进入流行季节,应警惕登革热输入疫情的发生。

注意!夏天来了这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看这里→

来看看预防小贴士↓

1、及时清除蚊媒孳生地。

2、防止蚊虫叮咬。

校核:黄璐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