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那麼美女。黃承彥本人是荊州名士,妻子是襄陽豪門蔡家之女。而劉表在得到荊州之後正妻去世,就娶了蔡家的小女兒。也就是說,諸葛亮的岳母是劉表後妻信黃氏叫做黃月英,並且就是長的醜呢?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明亮,而妻子叫做黃月英,月亮的光華也自然是明亮的,名字的含義上一致。正和乎國人推崇的夫唱婦隨,琴瑟和諧傳統。

黃月英雖然長相醜陋,可是才華卓絕,曾經制作木牛流馬,並且在謀略上給諸葛亮很多的幫助。為何會有這樣的傳言呢?中國人喜歡中庸,喜歡講究平衡。既然你諸葛亮已經玉樹臨風、一表人才,並且有了經天緯地之才,怎麼著也不能太完美了。於是,給你一個醜女老婆。有時候殘缺才是生活,過於完美,就有點夢幻色彩了。

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而黃月英呢,雖然醜陋,卻有才華,又是一種平衡。國人,尤其是中國的文人,非常看重內秀。我們說一個男人虛有其表,沒有才學,叫做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女人呢,什麼胸大無腦,頭髮才見識短。我們稱那種長得很美,卻很弱智的女人叫做花瓶。既然黃月英已經當不成花瓶了,那老百姓們就賦予她完美的學識。並且,國人對於一個好妻子的定位,大多時候都和美貌無關。而黃月英正是這樣一位賢良淑德,能夠相夫教子,放在家中,自己長年外出也絕對放心的女人。於是,真相被人們一點一點的淡忘,諸葛亮妻子黃氏是個醜女也就漸漸成為一種共識了。

諸葛亮一生只娶了一個女人,而且一生忠貞於她。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慎行穩重,戰無不勝,名傳古今。而他毅然決然地娶了一個醜媳婦——黃碩。這個醜媳婦成為他在生活和事業發展上一個強有力的支柱,不但使他一生出師必捷,無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他諸葛瑾遠赴東吳做官,姐姐諸葛惠遠嫁到南彰,家中只剩下諸葛亮和他的弟弟諸葛均。在古代,尤其是在黃承彥的女兒。有一段笑話,是調侃諸葛亮與黃碩的。笑話說諸葛亮與黃碩成親是黃承彥做的大媒,說黃承彥破除世俗觀念,自己找到諸葛亮門上,問:“聽說你正在選媳婦,我有醜女,黃頭髮,黑皮膚,想嫁給你,你同意不?”諸葛亮二話沒說,答應了。黃承彥敲鑼打鼓放鞭炮,親自把女兒送到隆中。

其實,諸葛亮對於黃承彥的道德文章,早已有所瞭解,而對於黃碩的基本情況似乎也略有所聞,所以,諸葛亮便答應了這樁婚事。也許,黃承彥看透了他的心思,認為諸葛亮對於大家閨秀與美貌佳人都毛遂自薦。

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話說回來,諸葛亮看似隨便的一答,實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事實上,不是黃承彥把女兒送過來,而是諸葛亮親自前往黃府提親。傳說,諸葛亮來到黃家,興沖沖破門而入。突然,堂屋兩廊間突然躥出兩條猛犬,直撲諸葛亮。裡廂聞聲而出的丫環連忙朝兩隻猛犬“叫停”,並上前用手拍打猛犬的額頭,霎時兩頭猛犬就停止了撲躍之勢。那丫環再把它們的耳朵擰一下,兩隻兇猛的獵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來。諸葛亮仔細一看,原來兩隻猛犬都是木頭做的機械狗,不禁哈哈大笑。

人們覺得很奇怪,史書上說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加之他學問又大,人品又好,簡直是“鑽石王老五”。中國人歷來講究“郎才女貌”“英雄美女”,當時的周瑜與小喬、呂布與貂蟬,都是傳頌千古的標準姻緣,為什麼諸葛亮非要娶一位醜女為妻呢?

據傳說,他們夫婦婚後的生活很幸福。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後,一直南征北戰,黃月英在家裡辛勤操持家務,撫養孩子成長。傳說這位女士還絕頂聰明,她發明了一個會磨面的木頭機械人,後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就是在黃月英的幫助下發明的。

儘管黃月英既聰明又賢惠,但她畢竟長得有點難看。古往今來,總有不少人替諸葛亮感到遺憾。不過,在黃月英的家鄉湖北襄樊,當地人為這位才女修建的廟宇裡,她可一點也不難看,當地還有關於她的動人故事。

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當地人:“黃月英小名阿嬌,長得花容月貌。聽說諸葛亮學識人品俱佳,就很傾慕他,於是託父親主動提親。她請父親在諸葛亮面前說自己很醜,看他是不是一個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沒想到諸葛亮很爽快地答應了。結婚那天,黃月英頭上蓋著一塊紅布,她想試探一下諸葛亮是不是真的心甘情願,毫不猶豫地去揭紅蓋頭。沒想到諸葛亮真的二話沒說就揭了蓋頭。面對花容月貌的黃月英,諸葛亮以為弄錯了。這時一臉喜氣的新娘才道出了原委。據說,後來人們結婚,姑娘的紅蓋頭就是從黃月英那兒學來的。”

結婚後,諸葛亮突然發現岳父一家的社會關係非常複雜。岳父和劉表是連襟,當年,荊州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人物蔡瑁把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也就是說,劉表現在不僅僅是諸葛亮叔叔的好朋友,還是自己妻子的姨父,關係更進了一步。而在荊州擔任重要軍事職務的蔡瑁則成了諸葛亮妻子的舅舅。

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不過,有了黃承彥這層關係,諸葛亮與荊州政界和軍界人士的接觸就更進一步了。通過這些渠道,身居隆中的諸葛亮能夠更迅速地瞭解時局的發展、朝廷和諸侯等各類人物的政治動向以及當時各政治集團的內幕活動等情報信息。這些情報信息對於正在密切關注時局、分析時局發展方向的諸葛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拿出的那份著名的策劃案《隆中對》,就是他此前對天下形勢進行充分的瞭解和正確分析之後而形成的一整套戰略思想。

名人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後出師表》原文翻譯及賞析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不能並存,帝王之業不能苟且偷安於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討伐曹魏。以先帝那樣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來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討敵人,是能力微弱而敵人強大的。但是,不去討伐敵人,王業也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點也不猶疑。臣下接受任命的時候,睡不安穩,食無滋味。想到要去北伐,應該先南征。所以五月裡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兩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愛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業不可能局處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著危險,來執行先帝的遺願,可是爭議者說這不是上策。

而敵人恰好在西面疲於對付邊縣的叛亂,東面又要竭力去應付孫吳的進攻,兵法要求趁敵方勞困時發動進攻,當前正是趕快進軍的時機呵!現在謹將這些事陳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謀臣見識廣博,謀略深遠,但還是要經歷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然後才得安定。現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而想用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勝,安安穩穩地平定天下,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點。劉繇、王朗,各自佔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輒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討,讓孫策安然強大起來,終於併吞了江東,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能謀略,遠遠超過別人,他用兵像孫武、吳起那樣,但是在南陽受到窘困,在烏巢遇上危險,在祁山遭到厄難,在黎陽被敵困逼,幾乎慘敗在北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後才得僭稱國號於一時。何況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點。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謀對付他;委用夏侯淵,而夏侯淵卻敗死了。先帝常常稱讚曹操有能耐,可還是有這些挫敗,何況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證一定得勝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臣下進駐漢中,不過一週年而已,期間就喪失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將領及部曲將官、屯兵將官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餘人。這些都是幾十年內從各處積集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擁有的;如果再過幾年,就會損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麼去對付敵人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點。如今百姓貧窮兵士疲乏,但戰爭不可能停息;戰爭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裡等待敵人來進攻和出去攻擊敵人,其勞力費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時去出擊敵人,卻想拿益州一地來和敵人長久相持,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點。最難於判斷的,是戰事。

當初先帝兵敗於楚地,這時候曹操拍手稱快,以為天下已經平定了。但是,後來先帝東面與孫吳連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淵掉了腦袋;這是曹操估計錯誤。看來複興漢室的大業快要成功了。但是,後來孫吳又違背盟約,關羽戰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遭到挫敗,而曹丕就此稱帝。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很難加以預料。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至於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預見的。

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作品鑑賞】

《後出師表》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

人的駁難上本文選自三國時期吳人張儼的《默記》,作於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比《前出師表》晚了一年。此時正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預期成果之時,為消除各方阻礙,在第二次北伐臨行之際,諸葛亮向後主劉禪獻上了這篇《後出師表》。因此較之前表而言,後表的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人的駁難上。《後出師表》作於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大臣們對再次北出征伐頗有異議。諸葛亮立論於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為了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

正因為本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表。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因為重點是駁斥反對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議論見長。既是議論,就免不了論點、論據和論證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圍繞著這三要素進行的。文章的中心論點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該如何進行上。為此,作者通過三方面的陳述來論證這個中心論點。首先,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此乃先皇臨崩寄臣以大事,這一論據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遺命來證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極具權威性。況且在當時那個才弱敵強的情況下,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將論據與當時蜀漢所面臨的形勢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空洞的說教,更見政治家之本色。

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後出師表》圍繞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進行的

為安定國內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為之復出的努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說明國家已做好充分準備,有足夠力量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時,曹魏政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腹背受敵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就為北伐勝利再添勝算。以上是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的論斷,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須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應。針對朝中可能出現的疑慮,文中舉了六個未解來辯駁。首先列舉了漢高帝劉邦,他雖能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司馬貞·《史記索隱》),在打天下過程中仍不免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然後是漢末割據一方的劉繇和王朗,只知論安言計,動引聖人,不敢奮起反抗,結果被吞併。這一正一反揭示了戰則生,不戰則死的道理。由遠及近,曹操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但也同樣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才獲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華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勝。再從兩國實力上作比較:軍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漸凋零,經濟上遷延不決必將導致民窮兵疲,攻守之間勞費正等的局面。《孫子兵法》中強調用兵宜速不宜久,這是亟須北伐的重要根據。清餘誠讀至此,曾喟然有感:頓挫抑揚,反覆辯論,似是平列,而文義實由淺入深,一氣貫注,這就是說文中的六個不解是按嚴謹的邏輯順序來的,是一個逐層深入的系列。

讓諸葛亮鐘愛一生的女人:後世為啥不相信諸葛亮老婆是個大美女?

《後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兩句話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質

行文至最後,又起波瀾。夫難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結果很難判斷,平同評,這裡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劉備為曹操所潰於當陽,奔走夏口。當時曹操額手相慶,認為天下一統指日可待。但後來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與曹軍決戰,大獲全勝。進而西取巴蜀,舉兵北上,消滅夏侯淵,奪取漢中,使興復漢室變為了可能,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漢國力蒸蒸日上之時,東吳卻背信棄義,攻取荊州,致使關羽敗死麥城。劉備為替關羽報仇,同時欲藉機一舉吞併東吳,卻在秭歸大敗而歸。世事無常,於此可見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結論:凡事如此,難可逆見。這段話,是讓蜀國上下有失敗亡國的準備,同時也要有統一全國的信心。在成敗利鈍還難以預知之時,作者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份表章作於漢室三分之際,表現了作者興邦建業,忠貞不二的品格。本文善於表達,通過舉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毫無呆板說教之嫌。通讀本文,諸葛亮那份為國為君鞠躬盡瘁的精神令後人景仰,一句死而後已將那顆赤誠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於本文是第一次北伐失敗後所作,為提升士氣,穩定朝局,作者在議論上氣勢宏偉,感情上慷慨豪邁。六個臣之未解將文章之氣逐層提拔以至巔峰。與此同時,說理上義正詞嚴,間接地將苟安之心駁斥地體無完膚。氣生於理,理又藉助氣則更見立論之高遠,雖無驚人之筆,但仍很具說服力和震撼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