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人間三千年”——何文豪胡楊魂繪畫專題展即將開幕

“守望人間三千年”——何文豪胡楊魂繪畫專題展將於2018年6月16日下午2:30在上海市政協書畫院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策展人何鸝博士主持,政界、商界、藝術界的藝術家、評論家、收藏家等嘉賓應邀參加了這一藝術盛事。據悉,此次展品涵蓋了藝術家50多年創作的170餘件精品,此次規模展品具有極高的系統性和代表性,觀眾可以從中瞭解藝術家的風格特色與藝術成就。

一幅幅孤寂的畫作、一棵棵大漠胡楊、一片片茫茫沙漠、一座座巍巍山峰、一隊隊昂首的駱駝,組成的一張張雄偉壯麗的西域風情圖,大氣磅礴、雄渾蒼涼、厚重雄強,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角衝擊。 何文豪先生和他的同代人在中國傳統山水走向現代新中國畫過程中是做出過特殊貢獻的,李可染,周韶華等都是這一代人的代表,他們都深受林風眠徐悲鴻的思想影響,借鑑了蘇化了的歐洲寫實風景畫的表現方法,突出了透視和光影效果,衝破中國宋元山水的模式化藩籬,在二十世紀世界和中國風雲變幻的過程中,因為藝術家特殊的經歷和多變的生活環境,造就了藝術家各自獨立的浪漫主義風格,感情化和情感化的胡楊樹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何老先生移情的鏡像,而胡楊也通過何老先生的藝術再造成為了一代屯墾戍邊人的集體塑像。 主辦方在展示時重點考慮展廳集中展示何文豪大漠胡楊力作,成為本次觀展中的最大亮點。這是藝術家幾十年的創作展現,這是一種精神力量和對大自然世界的一片深情。他將生長在浩瀚沙漠中稀有的樹木、將特色鮮明的地貌、山川、水流、動物熔化在自身豪放的審美情感之中,用聰明睿智向著雄偉闊大的空間開拓,融會萬象,化為筆墨,傳諸於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間。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找到一個融合點,創造出一種既有東方文化色澤,又有現代藝術風采的新型山水畫。

“守望人間三千年”——何文豪胡楊魂繪畫專題展即將開幕

何文豪先生

何文豪曾用名“大山”、“苦樂丹青”,1943出生於四川瀘州,祖籍湖南永州零寧縣石橋腳。畢業於新疆石河子大學師範學院第一屆美術專業,師從著名美術教育家、畫家劉文西、劉國松、全山石、周韶華、張文俊、杜為廉先生。 在新疆建設兵團工作26年,當過軍墾戰士、美術教師,因改灶節能,曾先後七次立功授獎。 在四川達州長期從事藝術師範、高師美術專業教學、教研活動。曾任美術教研室主任、四川省美術學科中心組長、國家規劃教材編委。因創辦美術專業、組織“巴山藝社”,教學成績突出,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其成就收錄人事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編撰的《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教育教研成果大典(概覽)》。 退休後居蓉城,謝絕一切外事活動,潛心研究中國畫論及中國畫傳統與現代技法,探索中國畫形式語言和繪畫風格的突破。歷經50餘年思考,五進胡楊林、魔鬼城採風,收集創作素材,十年磨一劍,完成了“胡楊風骨”、“鬼城神韻”的大型組畫,融雕塑、版畫、油畫的特點,首創“螺旋皴”,或叫“萬毫皴”,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張力,深刻描繪了大漠雄渾、蒼涼、粗曠、荒寒的原始生態美,彰顯了“三千年不朽的胡楊精神”,藉以表現兵團人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 劉國松,周韶華,杜哲森稱其是一位新時期寫實性“創新畫家”、有“大家氣派”。其畫風“既大氣又文氣”,秉具審美特徵和市場潛在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