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文化记忆

石屏文化记忆

石屏,文化记忆

作为云南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经济特元”,袁嘉谷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自袁嘉谷后,袁氏家族的子孙一直活跃在国内的文教与科技领域,堪称我省著名文化世家之一。

根据袁嘉谷后人的介绍,袁嘉谷的祖籍是江苏溧水县,始祖袁会元于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从军随平西侯沐英入滇,随后定居在了石屏,袁嘉谷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饱读诗书,他自幼受着祖上中原汉学的熏陶,也寄托着这个家族多年的期望,终于在1903年金榜题名,高中经济特科状元。

袁嘉谷的祖先跟随着明朝军队,来到了石屏,也把中原文明的血脉传给了他的后人,并在石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在石屏这是一种个案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呢?

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明朝的三十万大军在消灭了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之后,平西侯沐英率领数万军队镇守在云南各地,其中有两万多士兵驻扎到当时只有六千多彝族人居住的石屏,而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云南各地,怎么样养活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成为沐英将军面临的一个最严峻的考验。

沐英为解决军队的粮食供给带兵垦荒屯田,并让无妻室的留守将士在当地娶妻成家,这种从联姻开始的民族及文化的交融,也促进了当地的文明发展。朱元璋后来颁布 “徙南京大姓以实西南” 的政策,即把南京的贵族大姓家族随部队移民西南,当兵的去了蒙自,士大夫和公子王孙到了石屏,蒙自成了有名的兵城,而石屏却出了很多文化人。显然,当年朱元璋的部队来到石屏,同时也把现金的中原文化带进了这里,从此,读书兴学,蔚然成风,也影响着石屏的后人直到今天。

每一次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明的发展,兼容并蓄的风尚也正是华夏文明能够生生不息星火相传的根源,人类的迁徙古来有之,我们在寻找历史的足迹,其实也是在寻找着我们自己,正因为人类有着那么多次的历史迁徙,才有了我们今天丰富的文化和民族的交流,石屏也正因为有了历史上的迁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不尽说不完的历史传奇。

岁月是古城的财富,石屏的独特文化能够让我们透过岁月的沧桑痕迹,抚摸生命迁徙和岁月流转的风华,而石屏这方秀美神奇的水土,正是以他博爱包容的胸怀,哺育着各种人民,并在彩云南现之地打造出一个延续五百年之久名扬后世的文献名邦。

石屏文化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