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文化記憶

石屏文化記憶

石屏,文化記憶

作為雲南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經濟特元”,袁嘉穀有著太多的傳奇故事。自袁嘉穀後,袁氏家族的子孫一直活躍在國內的文教與科技領域,堪稱我省著名文化世家之一。

根據袁嘉穀後人的介紹,袁嘉穀的祖籍是江蘇溧水縣,始祖袁會元於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從軍隨平西侯沐英入滇,隨後定居在了石屏,袁嘉穀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飽讀詩書,他自幼受著祖上中原漢學的薰陶,也寄託著這個家族多年的期望,終於在1903年金榜題名,高中經濟特科狀元。

袁嘉穀的祖先跟隨著明朝軍隊,來到了石屏,也把中原文明的血脈傳給了他的後人,並在石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而在石屏這是一種個案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呢?

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明朝的三十萬大軍在消滅了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之後,平西侯沐英率領數萬軍隊鎮守在雲南各地,其中有兩萬多士兵駐紮到當時只有六千多彝族人居住的石屏,而在當時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後的雲南各地,怎麼樣養活規模如此龐大的軍隊成為沐英將軍面臨的一個最嚴峻的考驗。

沐英為解決軍隊的糧食供給帶兵墾荒屯田,並讓無妻室的留守將士在當地娶妻成家,這種從聯姻開始的民族及文化的交融,也促進了當地的文明發展。朱元璋後來頒佈 “徙南京大姓以實西南” 的政策,即把南京的貴族大姓家族隨部隊移民西南,當兵的去了蒙自,士大夫和公子王孫到了石屏,蒙自成了有名的兵城,而石屏卻出了很多文化人。顯然,當年朱元璋的部隊來到石屏,同時也把現金的中原文化帶進了這裡,從此,讀書興學,蔚然成風,也影響著石屏的後人直到今天。

每一次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和交融都會帶來巨大的社會變革和思想文明的發展,兼容幷蓄的風尚也正是華夏文明能夠生生不息星火相傳的根源,人類的遷徙古來有之,我們在尋找歷史的足跡,其實也是在尋找著我們自己,正因為人類有著那麼多次的歷史遷徙,才有了我們今天豐富的文化和民族的交流,石屏也正因為有了歷史上的遷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不盡說不完的歷史傳奇。

歲月是古城的財富,石屏的獨特文化能夠讓我們透過歲月的滄桑痕跡,撫摸生命遷徙和歲月流轉的風華,而石屏這方秀美神奇的水土,正是以他博愛包容的胸懷,哺育著各種人民,並在彩雲南現之地打造出一個延續五百年之久名揚後世的文獻名邦。

石屏文化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