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❶〕

世界著名的茶學專家、被譽為中國“一代茶宗”的陳椽教授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六十多年來,陳椽教授在茶業領域裡,辛勤耕耘,培養茶業人才,為發展茶業科學事業,提高茶業生產水平,著書立說,作育英才,桃李滿天下,不啻在中國茶業史,乃至於世界茶業史上,均增添了光輝的一頁。他親切隨和、平易近人的態度,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先後編著了《茶葉製造學》、《製茶管理》、《茶葉檢驗》、《茶樹栽培》等四部教材。一九四九年後,他四次主編高等農業院校教材《製茶學》以及《茶葉檢驗學》,出版了《茶樹栽培技術》、《安徽茶經》和《炒青綠茶》等專著,即使在文革中,也從未中斷過寫作,寫成了《製茶全書》。一九七七他夜以濟日地在病榻上撰寫了國內外第一部茶史專著《茶業通史》和《中國茶葉貿易史》、《茶業醫藥》等三部共一百多萬字的鉅著向全國科學大會獻禮,表達了一個知識分子對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之後他又編著《製茶技術理論》、主編《中國名茶研究選集》、《茶葉商品學》、《茶業經營管理學》、《茶藥學》、《茶葉市場學》、《茶葉貿易學》、《茶業經濟學》等近四十部著作,內容涉及“製茶學”、“茶樹栽培學”、“茶葉檢驗學”、“茶史學”、“茶葉經濟學”,為創立上述五個茶學分支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建立完整的中國茶業教育體系、制定教學大綱和各專業的主要教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陳椽教授畢生致力於茶葉科學研究,推動茶業科學和茶葉生產發展,先後發表各方面的研究論文近兩百篇,有些被譯成英法日文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在國內外引起強烈的迴響,具有深遠的意義。在發表的論文中,論證了中國雲南是茶樹原產地,確立了科學的茶葉分類法,提出了製茶的變色學說,探討了茶樹栽培技術,研究了茶葉檢驗理論,茶業發展史和中國茶文化,探討了我國茶業經濟,並就各個時期我國茶業生產的形勢,國際市場的變化及存在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他首先倡導發展名優茶,並在八十高齡時仍深入茶區,指導茶農、恢復和創至名茶,足跡遍及全國主要茶區,對推動我國茶葉科技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❷〕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莊晚芳,茶學家、茶學教育家、茶葉栽培專家,原名莊友禮,筆名莊友、莊驥、挽風、茗叟。1908年出生於福建惠安。1934年畢業於入中央大學農學院後,在安徽祁門茶葉改良場工作。1938年在福建福安農校講授茶葉課。1939年任福建省茶葉管理局副局長,曾到崇安籌辦省示範茶廠,並在武夷山下組織開闢數千畝新茶園,至衢州協助吳覺農籌辦東南改良總場。1943年任福建省農林公司總經理,他吸收僑資,改善經營,取得很大成績,為閩茶復興打下了基礎。1948年,他先後赴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考察,訪問了陳嘉庚,嚮往革命,做了不少有益於人民解放事業的工作。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莊晚芳學術論著數量多、內容廣、針對性強、有獨特見解。他編著的《茶作學》在1959年就被譯成俄文,他撰寫的《中國的茶葉》及主編的《中國名茶》和《飲茶漫談》均被譯為日文,1978~1979年,他撰寫的《一日千里的祖國茶業》及《龍井茶香憶總理》在香港《大公報》上連載。1961年、1979年和1988年還曾3次受農業部委託,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茶樹栽培學》。

〔❸〕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吳教授振鐸字英,福建省福安縣人,民國七年(1918)十二月生於福建省福安市東門雙井巷,幼年多病,承其母親與祖母細心撫養,始得長大成人。

從民國26年(1937)年算起至民國84年(1995),與茶界接觸58年,民國37年(1948)一月臺灣省政府為使試驗單位與公營事業配合,將茶業分所業務歸省營農林公司茶業分公司接管,為及一年原任所長辭職,吳氏於五月接任副技術師兼所長,吳振鐸接任後,除主辦評茶及製茶試驗工作外,全力策劃茶樹育種業務,併兼茶業分公司各廠的眉茶生產總督導工作。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吳振鐸教授自民國36年(1947)八月一日,接任平鎮茶業試驗分所製茶系主任,至民國73年(1984)八月一日任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首任場後研究員退休,連續服務37載,前後在各學術雜誌及報章上發表達100篇。吳振鐸教授於40年前發表的文章中,已列協助者或主要參考文獻,足見其尊重前人的研究,殊為稱許。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吳振鐸教授曾往印度尼西亞、韓國、印度(當時因邦交關係該期中途折返) 、新加坡等國參加國際性茶葉學術會議多次。亦往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歐洲荷、德、英、比、雅典、丹麥、日內瓦等,以及美國主要城市考察茶業的生產及市場消費情形。當時茶試所或茶改場的員工雖不多。但保送往國外留學、進修、或考察以及國內大學或研究所進修或修碩士或博士學位者不下十餘人,以求學術研究水準的提升。

〔❹〕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吳覺農(1897~1989年),原名榮堂,後更名“覺農”,以示為振興祖國農業面奮鬥之志,曾用筆名有詠唐、池尹天、施克剛等。浙江上虞人。

“覺農先生畢生從事茶事,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態度嚴謹,目光遠大,剛直不阿。如果陸羽是‘茶神’,那麼說吳覺農先生是當代中國的茶聖,我認為他是當之無愧的。”陸定一在《茶經述評》序言中對吳覺農所作的評價是中肯得當的。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吳覺農還幾十年如一日地從事茶葉史料的蒐集和研究。40年代他組織中國茶葉研究社集體翻譯了美國《茶與咖啡貿易》雜誌主編人威廉·烏克斯所著的《茶葉全書》,由他主編出版了中譯本。對我國各產茶省、縣有關茶業的資料,尤其致力蒐集。60年代至70年代間,相繼發表了《湖南茶業史話》和《四川茶業史話》。1979年起,歷時五年,主持編寫了《茶經述評》。

吳覺農稱得上是現代“茶業泰斗”,又是一位出色的社會活動家和知名愛國民主人士。

〔❻〕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張天福先生1910年生於福州名醫世家,1932年金陵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即從事茶葉的科研和教育工作,1934年東渡日本、取道臺灣考察茶業,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他為創立、發展、繁榮福建的茶業科研和教育事業而奮鬥不息,並作出卓越的貢獻。

1935年,張天福在福安社口創辦福建省第一所茶葉科研所(時稱茶葉改良場)和省立福安茶校(任校長),填補了福建茶業史上的兩項空白。40年代初,他創辦並任廠長的福建示範茶廠(後更名崇安茶葉試驗場),引進國外先進製茶設備,擁有機械初、精製茶廠及4000多畝優質茶園,開展茶樹品種、生態環境、栽培技術以及茶葉製作等多項科研與試驗工作。該廠下設福安、福鼎分廠和政和、武夷山、星村等處製茶所,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條件最優越的集茶葉生產、科研和銷售為一體的示範茶廠。在此期間,他痛感於中國茶葉製造方面的弊端,設計出國內第一臺簡便手搖揉茶機,並經前後六年的試驗研究,“雖點滴之微,無不專心加以檢測”。此機1953年、1954年兩次經張本人改進,在省內茶區普遍推廣,促成了福建制茶業從手工到機械生產的過渡。

我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茶人”你知道嗎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1982年,在獲平反昭雪剛剛兩年,為發展福建茶業,他以古稀之年,毅然離開省城,受聘到僻處閩東山區的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任技術顧問。在生活條件十分清苦的福安社口山區,一干就是八年。此間,他還把大半生珍藏的數百冊茶葉書刊、資料無償貢獻給研究所。他主持的省科委重點課題——烏龍茶做青工藝和設備研究,經過8年的努力,分析研究數千個數據,實現了烏龍茶利用人工氣候環境做青,解決了長期以來阻礙烏龍茶品質提高的關鍵技術難題。此項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與此同時,由他主編的《福建烏龍茶》一書,還榮獲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