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人故事」從事農業技術工作35年,曾獲國家發明專利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付德明

於1957年10月,1982年畢業於四川農學院園藝系(今四川農業大學園林學院)果樹專業,隨後被分配到豐都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做技術員,一直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成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研究員,2017年10月退休。期間,他先後獲得市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市農委豐收獎二等獎,以及縣政府“振興豐都突出貢獻獎”提名獎等,近日又被縣裡評為科技先進個人。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培育優質果品助農增收

龍眼是我縣六大特色優勢產業,現已被納入“1+6+X”產業體系,長江沿線龍孔、高鎮、興義、名山、十直、湛普等鄉鎮(街道)低海拔區域均有種植。但由於生態環境與沿海龍眼主產區差異較大,以及採用種子繁殖,優質龍眼極少。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果樹修剪示範

針對這種情況,1986年至2005年,付德明對豐都本土龍眼樹逐一篩選鑑定,在數萬株中選出一株9月中旬成熟的中熟優良單株和一株10月上旬成熟的晚熟龍眼優良單株,通過對兩株樹進行嫁接,培育出了果大、品質極優的龍眼品種,為縣政府打造“中國內陸最大晚熟龍眼基地”目標奠定了優質種子資源基礎。

“在完成選種、生態適應性和遺傳穩定性系統研究後,我於2010年指導建立豐都本土龍眼良種繁育體系並組織推廣,至2017年全縣龍眼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年產果0.8萬噸,受益農戶近2萬人。”付德明說。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果園除草

我縣的紅心柚開初也存在良莠不齊現象。1986年,付德明在組織開展柑橘選種工作時根據農民提供的線索,對三元鎮廟壩村四組江廷培家植於房側的一株紅心柚進行觀察鑑定,初步認為系實生紅心柚變異株,綜合性狀明顯好於當地栽培的普通紅心柚,便將此作為母樹標記,最終培育出“豐都紅心柚”馳名品牌。目前,全縣種植面積達到7.21萬畝,產量2.82萬噸、實現年產值2.45億元,讓5.1萬多農戶因種植紅心柚實現增收。

助推栗子大米發揚光大

栗子大米是豐都縣特產,獲得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種植歷史悠久,以其“一家煮飯,四鄰聞香”的獨有品質特徵,遠近聞名,民間流傳在清朝即作為貢米。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檢查秧苗

為提高栗子大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2年,縣政府引進重慶禾匯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著力栗子有機大米打造。付德明兼職任該公司技術總監,負責技術開發與指導實施,公司所生產的栗子大米獲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認證,認證面積3339畝,帶動1200戶農戶每年每畝增收800元以上。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查看水稻長勢

“近幾年來,我主要從源頭上抓了栗子大米的種植,要求農民必須施用人畜糞便等有機肥,採取物理原理殺蟲,堅決杜絕施用化肥、農藥,從而有效提高了栗子大米的品質。”付德明說,栗子大米也因此獲得了很多獎項,在市內外都非常暢銷。栗子大米還成為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指定的專供產品,更是讓其聲名遠播。

致力有機農業發展規劃

“有機農業是農業的最高境界,是縣政府著力打造的繼肉牛之後第二張名片。”付德明說,為此他主動承擔起了總體設計(有機種植、養殖、加工、廢物循環利用)、技術研發、指導實施等系列任務。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電動枝剪使用示範

據瞭解,由他編寫的《豐都縣高山生態有機農業發展規劃》於2014年12月通過了重慶市農委組織的專家組評審。主持的創建“全國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縣”項目,歷時3年創建成功,並於2016年通過農業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在付德明的不懈努力下,迄今,全縣有機認證總面積達到6197畝,其中有機大米5308畝、玉米523畝、大豆523畝、糯玉米264畝、蘿蔔102畝、鴨10000只。

與此同時,付德明還主持研發與有機農業的配套技術3項,分別是:低膽固醇富硒土雞蛋的生產方法、富硒有機稻米的生產方法、養殖種植循環結合種植有機水稻的方法,該成果於2016年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目前已進入實質性審查階段。他是第一完成人。

平凡崗位演繹精彩人生

“他這個人和藹可親,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培訓,現場示範解決我們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採訪中,凡是認識付德明的農村群眾都對他予以好評。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發酵飼料製作示範

“付德明以踏實的工作作風,突出的工作業績,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贏得了上級和同事的好評。”唐代賢說。

「丰都人故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