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姜昆的相聲愛聽的人多嗎?

中國夢201006387


我覺得20幾年前姜昆表演相聲還是挺不錯的,現在他表演相聲大不如以前。除了春節晚會聽個開頭,現在幾乎不聽姜昆相聲了。

姜昆相聲表演大不如前,也許年齡大了,他的腦子不好使了;也許江郎才盡,創作部不出優秀作品。

相聲名家只要還能張口說話,就能表演一段精彩相聲。2001年12月8日晚上,馬三立從藝八十週年暨告別舞臺晚會在天津市人民體育館舉行,容納五千觀眾的體育館,不但座位全部坐滿,連走道和其他空隙地方也被擠得水洩不通。八十八歲的馬三立上臺來作揖報名,為廣大觀眾表演了精彩的告別演出。姜昆,1950年11月19日出生於北京,至今不到68週歲,難道他的腦力退化都不如八十八歲的馬三立?

我覺得姜昆沒有優秀作品推出,導致表演不受歡迎。以前相聲演員要想表演一段好相聲,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提煉相聲表演所需素材,反覆推敲琢磨每句話每個包袱。相聲大師馬季曾經在農村蹲點創作,下鄉走路時擔心飲用河水壞肚子,每次都嚼一瓣大蒜。花費心血的相聲作品,才深受觀眾喜愛。姜昆不深入百姓民間採集素材,相聲作品脫離群眾生活。他所表演相聲感覺不到針砭社會醜惡現象,又沒有花錢看相聲人所喜歡的“三俗”內容,自然聽他的相聲人數下降了。

相聲現在有病了,但是有病亂投醫,沒有對症下藥。相聲偏離諷刺初衷,會逐漸沒落。


429方寸世界


坦率的說,現在喜歡聽姜昆老師相聲的人應該不多。但是如果姜昆老師是慰問演出,應該會有很多人去看,就當是看一場懷舊經典的演唱會,追尋一下逝去的青春歲月。如果商業演出有人贈票,也會有人去,不捧場不夠朋友。但是如果真的是實打實鑿的售票的話,估計劇場上座率到三成都困難。


小編蹭蹭上海交通大學李宏燁博士的熱度,總結姜昆老師的相聲,就如同上圖李宏燁博士的語錄。“我覺得姜昆老師的相聲不行”,“姜昆老師應該學李博士的公式”,“姜昆老師的相聲都是廢話”,“姜昆老師就覺得他是最棒的”,另外小編覺得,李博士的“只要我沒笑就算都沒笑”,是最畫龍點睛的,小編覺得“只要姜昆老師沒把我逗笑,就算觀眾都沒有笑”。

我之前寫過一篇類似的問答,是說哪個年齡段的觀眾喜歡姜昆老師的相聲。客觀的說,與共和國同齡的一代,應該是聽姜昆老師相聲的主力軍,因為這一代人聽不太懂滿是網絡流行語的郭德綱德雲社的相聲,而且他們與姜昆老師都有類似的人生經歷,他們對姜昆老師的相聲能感同身受,他們能聽懂姜昆老師的包袱。

出生於60年代的觀眾,也應該也有一部分人喜歡姜昆老師的相聲,但是出生於70年代以後的人,很難找出喜歡姜昆老師相聲的觀眾。這從姜昆老師的演出現場也能看出來,叔叔阿姨們佔大多數。


姜昆老師是特殊時期具有特殊貢獻的相聲藝術家。他的相聲在70年代末,整個80年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當年的熱度不比如今郭德綱差。如今欣賞姜昆老師的相聲的觀眾越來越少,只是因為姜昆老師的相聲未能與時俱進,未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才導致了年輕一代的相聲觀眾不喜歡他的相聲。


靖逸軒主


馬季 姜昆的經歷是比較像的,都是建國後培養的兩代相聲演員,郭德綱是他們的晚輩,但對郭德綱的態度卻完全不一樣,按理郭是晚輩,郭出道的時候,馬和姜已經功成名就,對馬和姜的地位完全構不成威脅,馬季先生對郭的態度,確實有大師氣度,反觀姜作為前輩也好,作為行業領導也好,對晚輩的寬容氣量就顯得小點,枉為其獲得過的德藝雙馨的榮譽,從相聲發展史看,相聲藝人雖地位低,但解放前也形成了江湖門派,潛規則也不少,其內幕遠不是外人所能知道,姜於2004年擔任中國文聯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副主席,如以此身份對晚輩郭德綱進行提攜 幫助,至少也能為自己博得 伯樂之美名,按常理,人都說欺老不欺小,郭做狗不成,最終成龍,也是姜把相聲毀了導致的結果,那幾年 姜去搞網站,還有些相聲演員去演小品,演電影,當縣長,沒一個幹正事的,不想吃這碗飯,還要霸著鍋,讓別人也不能吃,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姜,怎麼就那麼多江湖做派呢?


一墨齋


姜昆的表演人氣早已不復當年。只能這樣說,曾經聽姜昆相聲的人非常非常多,但如今已經非常少了。

現在的年輕人提起姜昆總是不屑一顧,但姜昆也曾在一段時期內引領相聲風潮,可以說是當年的相聲界領軍人物。所謂的“領軍”並不是說他是相聲界曲藝界的領導,而是當年憑藉表演贏得業內外口碑。

姜昆26歲插隊的時候與師勝傑搭檔表演相聲,參加全國調演一舉成名,後來被調入中央廣播說唱團,並拜馬季為師。進團後姜昆與李文華合作,1979年兩人表演《如此照相》風靡一時,觀眾們已經十多年沒有那樣開懷大笑了。而後姜昆和李文華的老少配又表演過《詩歌與愛情》《時間與青春》《想入非非》等作品,樹立了相聲表演的一代新風。

其後姜昆與唐傑忠合作,聯合相聲作家梁左創作表演了一系列荒誕體相聲,達到了姜昆相聲文學品味的高峰。《虎口遐想》《捕風捉影》《特大新聞》直到今天仍是不可逾越的經典。

九十年代後梁左不再創作相聲,姜昆與戴志誠合作後就不再有佳作出現,加上他個人開始走向仕途,相聲創作和表演進入長期的低谷。

對於聽過姜昆藝術巔峰期相聲的人來說,八九十年代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經典,而今回頭再聽也還是有滋有味。不過近20年來姜昆的相聲都不夠精彩,無法再超越當年的自己,哪怕這兩年推出相聲專場,吸引的大都是出於情懷去看看他本人的老觀眾們,年輕人是不大願意進場聽的。

高峰期特別高,低谷期特別低,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鄭捕頭


很早以前是喜歡姜昆的相聲的,特別是剛剛撥亂反正的年代,他的幾段相聲比如:如此照相之類的,讓人耳目一新,把那些個愚昧年代做的荒唐舉動用誇大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讓老百姓開懷大笑。可後來越來越不喜歡了,聽著他那個帶著點嘶啞的嗓子發出的喊叫感覺是一種折磨。而且內容也沒有什麼吸引人的,無非是弄點網上的熱門段子拿來說說。郭德綱就不一樣了,老天爺賞飯,給了他一幅好嗓子,再加上個人的勤奮,每次看都會帶給你驚喜,你完全的不知道他還會什麼!沒比較就沒傷害,你說喜歡姜昆相聲的人會多嗎?

個人條件+高高在上的主流相聲的約束+沒有任何曲藝功底=姜昆相聲的沒落

個人條件+勤奮+艱辛+于謙=郭德綱和德雲社的成功


醜妞懶妞肥妞


這個要看觀眾的文化素養和欣賞水平,就象維也納金色大廳的音樂,可能聽的人不多,或懂的不多,但聽小蘋果的可能比較普遍!喜歡姜昆的相聲是需要有一定欣賞水平的。而郭德綱的相聲三俗(美化的說可以稱通俗相聲),基本上沒有什麼實質內容和主題思想,但拿無聊當有趣倒是很能!比如什麼五環之歌這類弱智的東西,什麼褲衩遮住臉,或者放屁拉屎都可以做為創作元素,實在上不了檯面。公平的說老郭的相聲這種趨向也是為了商業效果所以放棄了相聲作品的質量,甚或根本就沒有水平和能力創作象樣的東西。這與德雲社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是有關係的!所謂瓶頸皆緣於此。而姜昆的相聲則信手拈來都是經典,因此三俗的東西要少一點。但為什麼網上老有攻擊姜昆相聲的不合諧聲音呢?估計一為綱絲;二為水軍,三也是最主要的就是網絡魚龍混雜,客觀的說比較下九流,所以網紅全是些奇葩怪誕,比如馬絡、幹露露等毫無底線之流!而英雄卻沒有人關心,社會發展和弊端更無人傾力作為,哪怕是聲音的力量!四是高素質人群根本無閒暇去上網評論這些無聊的事!所以網上對郭的三俗相聲相對支持高一些?!其實不喜歡,或者聽姜昆相聲少實際是個偽命題,聽姜昆相聲或喜歡的未必比郭德綱少,只是姜昆現在作品少了,能聽到的渠道也不多!


天儒3


這個不是愛聽不愛聽的問題,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潮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也不能說姜的相聲就不好,但是關鍵是現在不同往時,也不能說郭德綱德雲社的相聲就全都好,但是現在時代變了,人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出在一開始郭德綱想發展傳統相聲,小劇場相聲,但是投師無門,處處受排擠,後來通過宣傳,讓愛聽相聲的人耳目一新,再後來侯耀文慧眼識材,收為弟子,情況才有好轉。聽的人也多了,也開始賺錢了,這使得很多人心裡不舒服,加上師父的突然離世,沒有人罩著了,所以才出現了很多事情。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讓很多人坐不住了,他們不能正確對待,這才是悲哀。


不一樣的煙106219851


除了老虎洞那事兒,我想不起來姜昆還說過哪些相聲了,《五官爭功》那是他師傅馬季的大作,他也算一份子吧。

說實話,姜昆的相聲讓人聽著有點捉急,我是想哈哈一樂,可是真的樂不起來。馬三立的相聲讓你聚精會神聽半天,最後一下笑到抽筋;牛群馮鞏的相聲充滿了智慧和笑料,讓人笑得好開心;郭德綱的相聲更是挽狂瀾於既倒,真正拯救了快窮途末路的相聲。

可惜啊,無論書協、曲協、乒協、武協等等大家喜聞樂見的行業,掌舵人都是任命的,是否大家公認的泰斗級人物,一目瞭然。


richkerry


有比較才有鑑別,一種歌功頌德似有溜捧之嫌,一種調侃生活針砭時敝之舉,一種宜謀求地位,一種宜結大眾之心。

二者反調之行,諂媚者,虛於禮而其心狹妒;剛直者,臭於行而其懷蕩蕩。

藝術發展,與時俱進,應多樣紛呈,兼容包並。小溪分流,其水不浩;以老自居,難成大家。

若前者有虛懷,則應下士;後者去剛直,直當禮賢。莫以觀者少而自詡陽春白雪,休看捧者眾而汙下俚巴人。當其位應為自彰所愛之藝術謀求發展,勿分流而鬥,且言涇渭分明,此不智也!



狼主1970


姜昆說的不是相聲,準確的說是一種特殊歷史時期為政治需要而誕生的藝術表現形式,也可以說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脫口秀。姜昆早期和李文華和說的脫口秀《如此照相》《詩歌與夢想》《打針》……清新幽默,還是很被廣大聽眾所喜愛的。姜昆自己知道什麼是相聲,自己也知道論功底和郭德綱的差距有多大。身為曲協主席的位置,對曲藝作品的內容有責任批評指導。但是他沒有把握好,把指導變成了打嘴架,沒有理論水平,沒有政治高度。導致全國聽眾一邊倒的支持郭德綱。要怪就怪姜昆自己,郭德綱註定會成為中國相聲史上的一代宗師,姜昆應該急流勇退,別再繼續自取其辱了,做好的能沾郭德綱個大光,留個美名,做不好就是歷史上的小人、小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