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北京人的印象是怎樣的?

極限拓易俱樂部


現在說的“老北京”大多是居住在南城的漢人貧民,流民後代。

所謂的一些講究都是過往的窮講究(沒有貶義),將那些因為貧窮,不得已而為之的舉動冠以儀式般的說辭,當然窮人,戲子,玩雜耍等等三教九流的哏,相互幫扶的習性也繼承下來。。。而比較正統的打江山坐江山的北京人大約有六批,

主要居住在內城,北城

第一批 蒙古人,波斯人。。

被第二批 報仇而來的江蘇人,安徽人,浙江人趕盡殺絕。

其後,滿人入關,佔院分房,崇禎自盡。

住北城的南方精英大部分逃往南方組建南明政權,一部分遷住南城庶民區隱姓埋名,一小部分歸順清廷,謀得一官半職繼續住北城。

光緒年間開始,清廷風雨飄搖,八旗子弟有不少從內城遷出或回東北或躲到河北,歷經八國聯軍入城,馮玉祥將清帝驅逐出紫禁城,袁世凱稱帝,北洋軍閥執政,奉系軍閥入城,等一系列大事件,到了民國初年,“驅除韃虜”運動使得滿人人人自危,隱姓更名逃離北平到他處避難,待到“五族共和”時,北京城內、滿人已絕跡。聚居著來自中原,東北一帶的漢人。

但是,官僚及其家屬,文人,雅士,名流,商賈住北城,平民住南城的規矩沒變。

這麼規劃是因為,北平沒自來水,居民用水主要靠井,北京城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下水,汙水,由高向低滲流,燒火做飯取暖用木炭,難免烏煙瘴氣,而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的風向是由北刮向東南或南,只有夏季短暫時間刮東南風,

有權,有勢,有錢之人 搶佔上風上水 。

其後,江浙,湖南,四川,廣東一帶的漢人伴隨新政權的隊伍入京,在北城和西部形成部隊大院,部委大院,官僚四合院,群眾大雜院。

愛新覺羅溥儀被特赦後,一部分皇族滿人悄悄回京改姓金,查,梁等姓低調居住在南城宣武,豐臺,還有一支住在妙峰山一帶守墓,大多數八旗子弟的後代因祖先避難定居在河北,內蒙,東北,廣東,香港等地。1994年,愛新覺羅家族正脈傅傑(傅儀弟弟)之女捐出護國寺房產,定居日本。

就此,一個朝代的所有牽掛徹底斷絕。

因此,北京城雖保留著濃濃的滿、蒙、藏,薩滿教風格建築。

內裡,天子腳下,皇城根文化底蘊早已蕩然無存。現在北京是湖南人,四川人,安徽人,山東人,浙江人,江蘇人,東北人,山西人,陝北人,漢人夾帶滿人遺留的灤平腔特混出的假想共同體。沒有所謂的北京土著文化。

只有先來者定的規矩。



seibu


橫向比較,北京人比很多外地人素質高,心地善良,守規律,很少能做出大惡之事、特不要臉的人少些、特無懶的人少些。例如機動車道中間敢停車的,有一個是一個都是外地人!高鐵占人座就不起的,北京人一般幹不出來!北京人特要臉面。


154534106


剛到北京的時候,人生地不熟的,在東大橋十字路口附近向路邊長椅上坐的一個北京人打聽路,我說師傅,請問朝陽醫院怎麼走,他似乎在想,就是不回答,我用手指了指又問,是不是往那邊走?他看了看我指的方向,還是沒說話,於是我對北京人印象很差。工作中生活中也接觸了一些北京人,感覺北京人都特別雞賊,生活條件比我們外地打工的有天然優勢,不過北京人還是愛佔小便宜,挺會算計小錢的。媚上欺下的功夫也挺嫻熟。如果與北京人不涉及利益糾纏,他們才會真正放開了和你交往,才能看出他們的一些實誠。這就是人的多面性吧。


月迷心


北京人講禮貌,愛面兒,講規矩,比較“貧”,直率,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大部分北京人踏實穩重,不愛跳槽,這一點在很多人眼裡是沒本事的象徵。因為出生在首都,北京人被貼上了“優越感”的標籤,其實北京人還真優越不起來。全國有錢人都來北京置業,您去二環內那些高端住宅小區裡轉轉,絕大部分業主來自祖國各地。您想見見老鄰居?抽空兒去趟天通苑,東西南北二環內拆遷搬過來的老熟人多著呢。

北京人愛聊天,而且越熟越能聊,您見過幾個真正有優越感的人,有空跟您這“逗咳嗽”?聽過北京人說話的都知道,即便是北京大妞兒,她們聲音不大但也不嫩,音調懶懶的。話一從她們嘴裡說出來,都有那麼一點兒“垮”,還有那麼一點兒“損”,那種好像什麼都不在乎的“慵懶勁兒”。也許在其他地方的人眼裡,這就是傲。其實不然,跟她們做朋友,時間一長你就會發現她們熱情,爽朗,不計較。北京人吧,得意的時候自誇兩句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露了怯了就大大咧咧自嘲一番。

當然,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我說的只是我對絕大部分北京人的印象。不孝的、雞賊的、無惡不作的北京人肯定也有。我相信,哪兒都是好人多。


法制晚報


我感覺有些北京人,兼具“能侃”和“能嘮嗑”的雙重特性!你想聽“玄乎”的,北京哥們能給你侃起來,你想聽“家長裡短”,北京哥們也能給你往心裡嘮!

原來我們北京總部裡,北京本地的年青人講北京海淀的明星場、外國妞、北大、清華、出國留學、電影學院、中央美院;本地中年人說馬未都、王朔的“大院故事”,外加上老北京口味的特色菜,初高中特級教師,再配上一套“頑主”大案秘聞;本地老年人講皇城根舊聞和各路奇人異事,有事沒事聊聊革命事蹟,說說文物、博物館、國醫、中藥、大醫院。

他們說的事情太多了,我幾句話難以完全概括!以前一個南方的哥們說:在北京編輯部裡聊上半天“勝讀十年須(xu)”!在北京聽北京人講北京的故事,挺過癮!

如果有人在天安門廣場隨地吐痰、扔口香糖,讓北京人看見了,他敢當面“啐你”:怎麼這麼沒素質呢?這是天安門,中國人的臉!那些個隨地吐痰的、扔口香糖的都該罰款!這些話我聽過很多次了,每次聽都感覺說的好!

我有一次在北京胡同裡問路,實在找不到地方了,有一個遛鳥的老大爺,愣是陪著我走了兩公里,把我送到地方。我說給人老大爺買盒煙感謝一下,人家一個勁的說:趕緊走吧小夥子,辦事去吧!

有很多北京人生活特講究,吃的東西不多,但是很精緻,穿衣服也是闆闆正正、有模有樣,說話辦事精氣神十足。北京的“朝陽群眾”名氣特別響,只要有危害社會的,都統統舉報抓起來!

我以前在北京租房子住,天稍冷的時候一到晌午,就看見幾個老太太揹著手拿著馬紮聚到一塊。每次看到她們,我都會想一下交房租的日期,時間一長看見北京拿馬紮戴眼鏡的老太太,就想“交房租”!

北京有錢人特別多,北京人也特別“愛面子”。北京人出國的特別多,出國留學、旅遊對很多北京人來說,早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北京文化人多,有好幾次編輯部的大哥,帶著我走街串巷去看望幾個老先生,那些老先生看起來特別普通,但是一開口,說起來字畫、文物、文學聽的我一愣一愣的!我感覺自己那點文化,太皮毛了,讓我汗顏!北京人真的“臥虎藏龍”!

北京有些小青年辦事也很有自己的一套,就跟《老炮》裡演的差不多,北京街頭也有些“頑主”。北京本地人小打小鬧尋釁滋事的這些年減少了,因為他們都有北京市戶口,犯不上因為一點小事動手。但是如果你惹上北京青年了,他又感覺你“沒理”又不“給面”,就敢給你整的“下不來臺”。

跟北京人,別吹官大,別吹有錢,別吹文化高,別吹見過大世面,別吹能打架,其實不光跟北京人不能吹,在中國跟誰都別吹!


紅色雄起


我是四十年前的北京人。那時候北京四百萬人口,大多也是各地移民來的,三代以上是北京的人口微乎其微。記得那時候大雜院各家是不鎖門的,家有兩磅牛奶,早晨出門的時候跟李奶奶打聲招呼,你就放心吧。院裡就一個自來水籠頭,晚上大家都急著做飯,也是你謙我讓,溫暖,親近!可惜啊,再也見不到了。


小龍兒65678


我家從清朝起就在北京居住,應該算是老北京了。小時常聽老人唸叨一句話“在北京城生活,錢壓奴婢,藝壓當行,不然混不住。”錢壓奴婢當然說的是官宦人家,藝壓當行指的是平常人家。也就是說不論幹哪行,想在北京站住腳,一定是出類拔萃的。即便是在街上給人剃頭,磨剪子磨刀,甚至要飯,也要比同行突出,讓人注意,讓人待見。外地人常說北京人有優越感,因為不論當京官還是耍手藝,能留駐北京都是最優秀的。北京還有個特點,無論你從哪來,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你就是爺,就能受到尊重。


馬老漢


我們是怎樣的,是在我們家裡,由我父母跟身邊,講著屬於老北京的老理兒。榮,我們自己高興著,辱,由父輩,從小長大的朋友提醒著。我壓根不在意你對我印象怎樣?包括我們北京人自己之間,合則相聚是緣分,不合一拍兩散,各回各家,各自珍重。所以也不希望誰大老遠來這兒堵著家門碎嘴子。

同理,您在千里之外,是勤奮上進,是偷雞摸狗,是人見人愛,是過街喊打,自有您那邊父老鄉親管著,哈呼著。我們一、也沒那閒心和傳統操心著。二、我們也瞭解一個地兒有一個地兒的規矩和風土人情。就算我們時常也聊聊家長裡短,也是聊自己的,出不了四九城。絕不會堵您家門逼著您改規矩,更不會去您那裡,逼著您守我們老北京的規矩。

有天若是出去了,犯了您的忌諱,直言相告。放心,我會盡量入鄉隨俗,受了的我呆,受不了我走人,絕不跟您面前礙眼。同理,您來了,犯了我的忌諱,也甭玻璃心,要麼展現點兒骨氣。

這就是我,也是我眼中的北京人。我指的是老北京人。


HeavyMetal瓷器衚衕


首先,如何定義是"哪裡的人?"→人與人(人與父母、所謂的"老家"!!、人與祖先)的關係與人與區域(故鄉母語出身其實就是自己夲人的生長地、人與城區)的關係本來就是【兩組關係】,卻被許多許多人們混淆攪在了一起!!"臺北城紐約城人們"又是哪裡的人呢?!→歸根結底:小農意識,N言難盡……


安康年華


北京人講個理兒,所以你會認為較真兒。北京人見識廣,所以你會認為天南海北太能侃。北京人懂禮貌,所以你覺得光練嘴太虛。我從小在北京長大,我喜歡北京,不因為她是首都,只因為她是我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