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1

近日,一個大消息傳來:又一大佬自殺身亡!

這一次故事發生在地產業。這個過去被認為“躺著賺錢”的暴利行業。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據報道,徐毓是一位擁有豐厚經歷的項目操盤手,而作為其職業生活最後一站的萬達茂,六一才剛才開業,總投資150億元,總體量120萬方。

起初傳出來的是這位萬達女高管墜樓身亡,是因不堪工作壓力而自殺,但直到目前,具體死亡原因仍在調查之中。

真實的事件我們暫時還不得而知,但外界還是不由將此與地產行業的壓力聯絡起來。特別是在風向鉅變之下,樓市往日風光不再、導致地產普通從業者壓力倍增的現實更是有目共睹的。

再了想打前段時間,紹興知名企業家周建燦跳樓身亡後,他的窮盡一生精力創建的金盾集團也將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周建燦控制的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已經進入破產程序。

那麼,是什麼逼死了這位市值近百億的企業家?

很簡單,鉅額債務,比市值還高的的鉅額債務!

2

其實,這兩起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背後,反映的很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次重大經濟的轉向!

先來看一下地產行業的危機:

這堪稱一場生死時速的狂奔!

高週轉,是房地產企業經營一個公開的秘密。其要義,就是一個“快”字:快拿地,快蓋房,快出售,然後再趕緊拿地......以快貫之,循環往復。

為啥要搞得這麼奪命狂奔呢?

因為,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無論拿地還是建設,大都來自銀行、信貸公司等貸款。很多項目每耽擱一天,便是一輛寶馬扔海里,這便是為什麼幾乎所有房企都在用生命在狂奔。

特別是前幾年,在那個地產行業躺著都能賺錢的“黃金年代”,太多的房地產企業在銀根放鬆、資金寬裕時候,由於沒有抵禦住金錢誘惑,盲目擴張,槓桿支得過高,戰線拉得太長了。

銀行委託貸款高速發展,5年激增10倍,總規模高達14萬億。大量的銀行理財資金最終投向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領域。

2018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34.1萬億元,136家上市房企負債算計超越6.58萬億元,平均每家負債高達484億元,這13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負債率為79.1%,有35家資產負債率超越80%紅線。

所以,別看房地產企業表面上風風光光、紅紅火火,其實背後,他們玩的是一場高槓杆、高負債、高週轉的、驚心動魄的遊戲。

然而,高槓杆必然帶來高風險!

當房企在資金寬鬆環境中盲目大幹快上的時候,宏觀環境悄悄改變——隨著金融去槓桿趨嚴,貨幣政策趨緊,加上打破剛兌導致違約事件頻發,房地產企業貸款和發債融資也不再那麼便宜了、那麼容易了。

“金融王氣黯然消”。反映在資金面上,是社會融資規模正在銳減。2018年1季度,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為3.8萬億,比起2017年、2016年同期直接銳減了0.96萬億、1.63萬億元。

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當“高週轉”再也週轉不下去的時候,房企的“存亡時速”來了。而對很多地產人來說,首先感覺到的,是無盡的壓力。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這一切,就像已經上岸的老王說的那樣,“自作孽,前幾年看著地產火熱,瘋狂加槓桿負債搶錢,最近政府對地產企業融資五花大綁,集中兌付期快到了,聞到風險的機構要跑了。”

3

如果說,在資金面松時過高加槓桿彷彿一種吸毒,那麼,去槓桿則類似戒毒,必然引發錐心刺骨的陣痛。

這並不是地產業的個例,實際上,整個宏觀環境都是如此。在監管趨嚴、融資渠道受限的大環境下,那些高槓杆、高負債的企業,要麼已經爆倉、要麼正在爆倉的路上!

從企業看,今年初至今,已經有19只信用債違約,違約金額合計171億。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就連曾經資質優良的發行主體都接連“爆雷”,富貴鳥、凱迪生態、中安消、神霧集團等民營上市公司接連出現違約,中科金控、天房集團等國營上市公司也出現信託貸款逾期或被提示風險。

不少企業家,因為資金鍊斷裂,和萬達女高管一樣,走上了絕路。比如陝西聖豐乳業法定代表人權天林,大名鼎鼎的浙江金盾集團董事長周建燦等。

這些悲劇,究其原因,既有企業本身發展路徑的問題,也有政府下決心去槓桿收縮流動性帶來的衝擊。一些高負債、高槓杆企業的覆滅,這是經濟肌體排毒、恢復生機所付出的代價。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這是一場刮骨療毒式的痛苦行軍,更是中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確保金融穩定的必由之路。其政策目的,就是用資金成本這條紅線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打破剛性兌付,釋放風險,並及時處置風險點、出血點。

4

今年越來越的企業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籌不到錢了!

我們都知道,融資分兩種,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通俗的說法就是入股和借錢。

根據央行公佈的數據,2018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58萬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33萬億,下降20%。

這5.58萬億社融資金裡面,除去1283億元的企業股票融資即股權融資,剩下的全是債權型融資,主要就是各種各樣的貸款(包括髮債)。換句話說,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隻能靠借錢來運營的。

實際上除了最傳統的銀行貸款,企業通過其他方式獲得的貸款規模,無一例外全都是80%以上的斷崖式下跌。問題就在於很多無法從銀行貸到錢的企業,都是通過這些渠道來融資,這樣的斷崖式下跌,會讓這些企業很受傷!

如果你接觸的企業夠多的話就知道,很多企業都是靠貸款續命的,如果突然抽貸,沒有新的資金進來,就像上述兩家企業一樣,要麼賣資產,要麼信貸違約。

而事實上,今年企業違約將成為常態!

5

今年企業將迎來償債高峰!

據媒體報道,今年公司債迎來償付高峰:2016年以前公司債年均償還量不到1000億元,2017年償債規模超過3000億元,2018年將超過4300億元!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其實,不光是4300億的公司債壓頂。看一下央媽1月份公佈的2017年的金融市場運行情況報告: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從圖裡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單單是官方認可的債務,就已經是一路攀升,如果算上民間和不合法不合規的債務,這個數字真不知道會有多大。

以前能夠還得起,並不是經濟有多好,企業收入有多高,而是搭上了央媽大放水的政策福利。

前文已經講了,今年企業的各種融資渠道都是斷崖式下跌,那就可想而知,今年會有多少企業扛不住債務的壓力而倒下!

當然,理性來看,為了去槓桿,刺穿信貸泡沫,是要淘汰一部分的企業,消除一部分不良負債,只是這個過程也沒辦法保證完全公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企業違約情況將會比之前更加嚴峻!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馬雲說過這樣一段話:“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夜裡。”

祝福中國企業家和投資者們!

感謝大家閱讀,最後給大家推薦幾件我的商品:

萬達高管自殺身亡!一場風暴或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