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誰稱得上“偉大”?

確定這個命題,首先我們要為“偉大”定義:不以個人利益為目的,為推動人類歷史走向文明的一切行為!

從這個定義上來說,這個“偉大”的意義在於,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文化傳播是否具有歷史性,是否推動中華文明走向深化,是否對中華民族大國統一有突出貢獻。

根據以上理念,秦始皇的主要貢獻就是,七國統一書同文、車同軌和皇帝名字的確立;孔子的儒家思想源遠流長,但其的主導思想就是恢復周公的禮樂制度。以上,可以確定他們並不具備中國歷史上最最“偉大”稱譽。筆者認為是周公旦。

中國歷史上有誰稱得上“偉大”?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一、 周公的武功

克殷建周,孟津觀兵大會天下諸侯 。周武王在周公等人的幫助下,統率戰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渡過盟津。約前1027年二月甲子凌晨,武王在商郊牧野集眾誓師,殷朝滅亡,周朝取而代之,武王為天子。

其後周武王英年早逝,管叔、蔡叔勾結紂王的兒子武庚,並聯合東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舉兵東征,寫了《大誥》。周公順利地討平了三監的叛亂,誅斬管叔,殺掉武庚,流放蔡叔。收伏殷之遺民,封康叔於衛,封微子於宋,讓他奉行殷之祭祀 。周公討平管蔡之後,乘勝向東方進軍,滅掉了奄(今山東曲阜)等五十多個國家,把飛廉趕到海邊殺掉。從此周的勢力延伸到海邊。平定淮夷及東部其他地區,二年時間全部完成。諸侯都宗順周王朝。武王克商只是打擊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直到周公東征才掃清了它的外圍勢力。周公東征象疾風驟雨席捲了大河下游,攪動了原有民族部落的格局。徐國一部分逃到江南(今江西);一部分東夷被趕到淮河流域;嬴姓西遷;楚國逃到丹水流域。這造成了民族大遷徙大融合。正式開啟鞏800年周王朝。

二、 周公的文治

周公提出了各方面的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

(一)宗法制度。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宗子)。大宗不僅享有對宗族成員的統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後來,各王朝的統治者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漸建立了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封建宗法制。

(二)分封制。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分封的對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異姓功臣貴族、同姓王室貴族、先代帝王后代和遠氏族部落首領)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建立諸侯國;被封諸侯的義務是:要服從國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貢獻財物,要派兵隨從周王作戰;周王先後分封的重要諸侯國有:魯、齊、燕、衛、宋、晉等;分封的作用是:鞏固了西周的統治,拓展了疆域。

(三)嫡長子繼承法。嫡長子繼承製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長子繼承,而其他的庶子為別子,他們被分封到全國各重要的戰略要地。由嫡長子繼承的王位可以確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對嫡子的大宗來說,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內又為大宗,其繼承者也必須是嫡長子。西周的嫡長子繼承製目的在於解決權位和財產的繼承與分配,穩定社會的統治秩序。

(四)井田制。周朝施行井田制,既作為諸侯百官的俸祿等級單位,又作為控制庶民的計算單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準買賣,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關係去繼承。所謂“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規劃、畝積和疆界的方塊田。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畝積為百畝,作為一“夫”,即一個勞動力耕種的土地。

(五)禮樂制度。“禮”簡單地說,它是一種社會等級制度,或是等級制度的代名詞。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甚至到衣食、住、行無禮不定,各人都有相應的儀禮。周公的目的是力圖將西周宗法制度所規定的各宗封建貴族通過等級制來構成王、卿、大夫、士的等級地位,周公自制訂一套完整而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儀禮制度亦將文明用政權固定下來,還運用這套制度來確保周天子的天下共主的世襲地位和平衡諸侯以下封建貴族之間的權力分配。為此,周公更對祭祀、出征、會盟、飲宴、婚娶等等,也都規定了相應的儀式和不同的樂舞。

三、其他功績

(一)定都洛陽。洛陽開啟了自己十三王朝古都歷史。

(二)傳位於周成王。為後世的凌駕於皇權的權臣,開了一個好頭。

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華民族在3000多年裡仍就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國,即使在衰落王朝出現分裂,但仍能整個中華大地都有一個共識,我們是一個應該統一的民族國家,在世界上任何地域、文明都沒有出現,歐洲在羅馬帝國後就在沒有統一,現今的國人仍就享受著周公所創立制度背後的“大國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